让诗词诵读成为无上妙“品”
2012-04-29褚志艳
褚志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现行的河大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编著者特意安排了诗词诵读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古代诗词,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在教学安排中,主要以课下读背的形式为主。但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中考诗词赏析内容的要求,对诗词加强教学,特别是赏析学习,非常必要。
应该说,每一首诗词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其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首诗词都如一杯杯特色各异的香茗,需要师生之间用心、用情、用生活仔细烹制,细细品味,在品读字词、品读语境、品读意象方面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诗词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读者品读出每一部作品的色、香、味来,让诗词诵读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一、品读字词,感受用语之妙
每一首诗词,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诗词中的闪光点,抓住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比如学习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为何用“敲”而不用“推”?就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环境、诗人的身份和表达的效果上体味,看看二者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就会知道,当时夜深人静,家人可能已经关门闭户了,“推”不见得推开。二是诗人是位僧人,深夜造访,敲门更显客人的礼貌,符合人物身份。再者,黑夜中“笃笃”的敲门声,反衬了夜的寂静,一动一静,意境也很美妙。
仔细品味和推敲诗词中的精词妙语,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力可以说是不无裨益的。
二、品读语境,体悟情感之真
借景生情,情由景生,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法。让学生仔细品味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如在学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学生能明确重点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能知晓诗人的情感是“愁”。可是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又有何作用呢?我引导学生体会:杨花,实际上是指柳絮,它随风飘零,此景是不是和王昌龄漂泊不定的贬谪之路很相似呢?子规,即杜鹃,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它的叫声,是不是让李白想起了王昌龄的不幸遭遇呢?杨花落尽,漂泊无定,烘托友人发配蛮荒,离恨天涯,颇有隐喻身世飘零之感。子规啼鸣,泣血含冤,更是诗人为友人鸣抱不平的体现,也渲染了离别之恨、相思之苦,为后文的直接抒情做了浓浓的渲染和铺垫。这样,学生对诗人的“愁”理解的就更为深刻了,李白和朋友肝胆相照的真挚友情就躍然纸上了。
三、品读意象,领悟意境之美
要想使学生真正把诗词读好,读出诗词的滋味、读出诗词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体悟诗歌,感受诗歌描绘的意象,体验诗歌描写的意境,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
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作者的身份乃漂泊他乡的游子,而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又无一不指向萧条寂寞悲凉的情思,它们相互映照、相互加强,把愁苦思乡的情致推向了高潮。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三分诗,七分读”,要使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品读。就像品茶一样,教师只有让学生观其色,闻其香,品其柔,以“品读”为核心,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从而使诗词诵读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迁西县兴城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