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类切口手术150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2012-04-27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罗亚妮代引海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罗亚妮 刘 欣 代引海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降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率,但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升高,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起点高,是目前国内抗菌药物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2]。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对我院2010年8~12月,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50例,骨折内固定术46例,乳腺手术33例,甲状腺手术25例,疝气修补术31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15例。男79例,女71例,平均年龄39.2岁。所有病例术前体温、白细胞计数正常,无感染指征,抗菌药物均为预防性用药,切口愈合全部为甲级。
2 抗菌药物种类与使用频次 见附表。从附表可见,第3代头孢菌素用药频次较低(9.33%),克林霉素用药频次亦较低(3.33%),第2代头孢菌素用药频次较高(60.67%)。
附表 抗菌药物种类与频次
3 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 术前未用15(占10%),0.5~2h应用135例(占90%);术后未用4例(占2.67%),应用时间≤48h121例(占80.67%),应用时间>48h15例(占10%),应用时间>3d10例(占6.67%),平均用药时间1.78d。
4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单一用药132例(占88%),二联用药18例(占12%),无三联用药。
讨 论
1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 Ⅰ类切口手术为清洁手术,其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性反应,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更不主张联合用药[1]。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预防用抗菌药物应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敏感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2]。我院预防用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用药频次较低(9.33%),克林霉素预防用药频次亦较低(3.33%),克林霉素虽然对各种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感染有很好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后的厌氧菌感染,但可引起伪膜性肠炎,因此不宜应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我院预防性用药虽日趋合理,但还是存在用药档次过高,应该引起重视。
2 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和疗程 最佳预防给药时机是术前0.5~2h或在麻醉诱导开始时给药,过早给药会造成术中体内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术后再给因错过了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3]。另外长时间应用并不能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反而增加不良反应、产生耐药菌株、二重感染、毒性症状等危险[4]。我院术前0.5~2h应用135例(占90%);术后应用时间≤48h121例(占80.67%),应用时间>48h15例(占10%),应用时间>3d10例(占6.67%),平均用药时间1.78d。还是存在有些医师术前0.5~2h未用药,而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故应加强医师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学习。
3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多采用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用。我院的单一用药率88%,二联用药率12%,无三联用药。Ⅰ类切口手术单一用药已足够,不必联合用药。虽然硝基咪唑类有较好的抗厌氧菌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手术部位都有厌氧菌,不必联用硝基咪唑类预防感染。我们体会Ⅰ类切口手术无联用抗菌药物指征,单一用药已足够,不正确的联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浪费卫生资源。为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更规范合理,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和法规的定期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措施,并将其作为医疗质量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实施,才能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控制病人的医疗费用,避免国家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
[1] 唐荣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用考虑的几个问题[J].医药导报,2006,1:76.
[2] 杜小莉,徐小薇,李美英,等.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266.
[3] 张鑫奎,张延霞,袁 康,等.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附1 561例分析)[J].腹部外科,2003,13(3):141.
[4] 杨小娟,宋军燕.640例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100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