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部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2-04-27西安财经学院医院西安710061严文英周岩芬
西安财经学院医院(西安710061) 严文英 周岩芬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持乃至提高心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2]。但是即使成功施行了PCI治疗并及时开通IRA,仍有部分患者有再发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性,本文旨研究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90例,按梗死的部位分为两组,前壁组49例,男41例,女8例,平均年龄59±13岁,梗死面积(36±14)%;下壁组41例,男例35例,女6例,平均年龄58±11岁,梗死面积(17±7)%。两组患者在梗死面积、入院心功能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Killip分级、胸痛至PCI时间、冠脉病变支数及闭塞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 法 急诊PCI术前,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毗格雷300mg,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术;确定犯罪血管进行干预治疗,PCI治疗临床成功标准参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3]。
3 评价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随访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次要心血管事件,心功能、6min步行试验。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s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出院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比较 前壁组较下壁组的心源性病死率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入院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比较
2 两组出院12个月心功能比较 下壁组较前壁组的LVEF及6min步行试验均有明显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壁组较前壁组的LVDd有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12个月心功能比较
3 心功能LVEF值、梗死部位、梗死面积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LVEF<40%,(or=6.59,P<0.05),前壁梗死(or=11.60,P<0.05),梗死面积(前壁>40%,下壁>30%),(or=8.65,P<0.05)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
讨 论
大量的临床试验已证实,直接PCI治疗可迅速、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再闭塞率、心肌缺血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及远期预后[4]。在本研究中对A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前壁患者较下壁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心源性病死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入院率显著性增加,这是可能系前壁心肌梗死对左室功能损伤大,与其他供血区域相比,前降支的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左室功能降低、心肌灌注受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增加[5]。LVEF是长期生存率的有力预测因子,在预测PCI后的长期预后时,LVEF可以认为代表着左室损害的最终共同通路[6]。本研究中前壁心肌梗死面积≥40%,下壁心肌梗死面积≥30%,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性增加。因此除心功能LVEF值、梗死面积外,前壁是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预后重要影响因素。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10-725.
[2] 刘培光,齐向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9,36(2):94-96.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中华心管病杂志,2009,39(1):4-6.
[4] Armstrong PW.Moving proximally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process and thecontent of care i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Eur Heart J,2005,26:1937-1938.
[5] Kandzari DE,Tcheng JE,Gersh B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infarct artery location,epicardial flow,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revasculariz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Heart J,2006,151(6):1288-1295.
[6] van der Vleauten PA,Rasoul S,Huurnink W,et al.The importance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for long-term outcome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