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个更加”显新意

2012-04-24胡尚峰

中国德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思想品德新课标

胡尚峰

新课标自始至终贯穿着全新的教育理念,我想从客观形势、指导思想、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八个方面做一下分析。

一、对课程面临的客观形势

判断更加准确

旧课标对课程面临的客观形势分析不够清楚,新课标具有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明确提出“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同时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宏大背景下,新课标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人类发展的问题、道德发展的要求、初中学生发展的特点,“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帮助”。

二、课程指导思想更加科学

课程指导思想中有课程核心内容的科学表述,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课程指导思想更有方法论的科学阐述,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品德课程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理念更加先进

新课标指出,“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品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课程理念始终坚持以初中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初中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直面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成长需要,克服思想品德课程“假大空”的现象。

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性质,始终坚持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核心任务,“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基础,“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强调初中学生生活的经验,明确认识、体验和实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四、课程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设计思路十分注意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综合性,避免知识和概念的堆砌。

五、课程目标表述更加准确

新课标指出,“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旧课标指出,“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二者相比较不难发现,新课标中“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表述更加科学、准确。

新课标对课程具体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更具有可操作性。如“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等,采用“感受”“养成”“体会”“树立”“形成”等表达方式更加准确地描述了课程具体目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六、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板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与旧课标课程内容相比,做了调整和补充。把“我与集体”由第三个板块内容调整到了第二板块内容,专门增加了“在集体中成长”一栏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等内容。

新课标课程内容直面学生成长的问题,如生理、心理、学习压力、情绪等问题。课程内容中指出,“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新课标课程内容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开放包容等特点,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等内容。

七、教学建议更加具体

与旧课标教学建议相比,新课标教学建议明确了“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新提出,“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在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议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八、评价建议更加明确

新课标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评价实施要求”,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标准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合理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除了上述八个方面的特点以外,新课标还在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如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在内容和呈现形式上要因地制宜,以适应不同地区及城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要因地制宜,充分重视学生自身资源和本土资源的开发,“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责任编辑/闫益佳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思想品德新课标
选择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