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

2012-04-23黄志豪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环保管理施工阶段公路工程

黄志豪

摘要:只有将环保管理工作落实到公路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中,不但要使公路工程的施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也要将公路工程对周边环境带来的破坏尽量减小,确保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互为制约、互相促进。本文探讨了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环保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公路建设施工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以便找出更好的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减少生态损失,这是现阶段公路建设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噪声污染

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长,从开工到通车要一年以上时间。在这期间许多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会辐射出较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公共场所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施工噪声有其自身的特点,这表现为施工噪声的随意性和无规律性;施工机械的噪声较大,但它们之间声级相差仍很大,有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可高达110分贝左右;施工噪声源与一般的固定噪声源及流动噪声源有所不同,施工机械往往都是暴露在室外的,而且它们会在某段时间内在一定的小范围移动,这与固定噪声源相比增加了这段时间内的噪声污染范围,但与流动噪声源相比施工噪声污染还是在局部范围内的。

2、大气污染

公路施工中所涉及的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工艺以及施工所用水泥、白灰、粉煤灰等建筑材料和灰土及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扬尘,并且沥青路面施工时沥青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烟尘以及营运车辆排放的尾气等均会对大气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

3、空气污染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和、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二是水泥、白灰、粉煤灰等建筑材料。三是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和粉尘。四是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沥青烟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水污染

公路施工中可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用水,该类废水的PH较高,一般可达到9~12,但该类废水一般用量较小因而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较小;生产废水还包括施工车辆及设备冲洗废水,该类废水中通常含有油脂类污染物及悬浮物,其排放后不仅可影响地表水同时一旦流入地下则会对地下水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活污水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及营地中产生的污水,该类废水若及时全部排放入市政管网则对水环境影响较小,而若流入或渗入地下则会造成水环境污染。

5、固废污染

公路工程施工中可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挖方所产生的土体,该类土体一般仅有少部分可重复利用,而大部分则面临存放和弃置的问题,若不考虑环境影响而任意丢弃则面临着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在拆除原有路面或建筑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进行场地平整时所产生的杂草等杂质,该类物质若随意弃置则势必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二、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措施

(1)根据实际填挖土质, 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

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 及时疏导雨水, 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 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 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 合理开采砂石料场, 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 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 当不得不外运时, 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 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 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和施工处理, 以便及早恢复植被, 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和施工, 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2、防止空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 适量洒水, 减少扬尘, 严禁随意抛洒而造成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采用礁渣、碎砖石、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 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面损坏的路面, 防止浮沉产生。

(2)在施工现场, 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 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 如露天存放应严密遮盖, 卸运时要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 现场搅拌设备, 必须设封闭式围挡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

(3)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 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车斗上沿, 运输车辆驾出施工现场前应将车斗和车轮冲洗干净, 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遗撒渣土在路途中。此外, 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 配合洒水设备, 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3、防止水污染措施

对施工现场所产生的生产废水好生活污水应采取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后,并在其符合排放要求后方可排放;对施工现场应尽量避免污废水同雨水混合,未经污染的雨水在进行简单处理后则可排入市政雨水管路;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线,若施工现场离市区较远则应采用化粪池或渗透井等措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对施工现场食堂所产生的污水应设隔油池对其进行隔油防污处理后方可排放;对施工中混凝土养护等所产生的废水应经过沉淀等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至市政管网;若条件允许则应尽量采用移动厕所、微生物处理机以对污水进行酸碱中和等措施以保证污水达到排放要求。

4、土体污染控制措施

应保证公路施工中取土场内土质符合施工要求,并应保证取土、弃土场地尽量选择在荒山、荒地或经济作物林地,并应尽量将取土场作为弃土场或选用公路沿线两侧冲沟、凹地等作为弃土场,以免由于取土或弃土场地失控而对环境带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由于土质问题而产生变更及施工方在弃土场地内乱堆乱放现象,由于该类行为可打破设计阶段所考虑的环境平衡并加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5、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1) 合理选址。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和施工场地以及水泥、沥青混凝土拌和场、砂石等原材料料场的选址时,应尽可能远离学校、医院、居民住宅区等环境敏感点,最好在200 m 以外,如果达不到要求,可对强噪声源采取隔声、消声、减振及阻尼等措施; 应适当安排施工机械在白天尽量完成施工作业,避免夜间施工对居民休息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 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工艺。用钻孔灌注桩代替冲击桩,用少量炸药代替大剂量爆破。

(3)对于环境敏感点附近的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隔声围护。

(4)夜间避免高噪声作业、爆破作业,包括打桩和放炮。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的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几乎是必然的,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保管理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因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环保管理应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将环保管理工作落实到公路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中,不但要使公路工程的施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也要将公路工程对周边环境带来的破坏尽量减小,确保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互为制约、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 何宁,兰荣,赵倩瑜.公共交通——可持续交通的支柱[J]. 城市交通. 2005(04)

[2] 王京元,张彬,戴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交通[J]. 交通科技. 2006(06)

[3] 陈芬,郁麒昌.试论公路交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猜你喜欢

环保管理施工阶段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基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要点
“一企一档”建设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浅谈移动通信宏基站的环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