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教学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畲族音乐进课堂浅探
2012-04-21陈芸
陈 芸
开发教学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畲族音乐进课堂浅探
陈 芸
福州市罗源县实验小学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整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充实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该文对畲族音乐进课堂的教育作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等进行了分析。
民间音乐 教学资源 教学特色
音乐新课标提出:“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的、乡土的音乐教育。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要善于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运用于学校音乐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要实现这一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校音乐教研组老师通过收集、整理、筛选本土音乐,开发、利用本土音乐资源,拓展封闭、狭小的课堂空间,将教学向课堂之外的广阔音乐世界开放,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感情,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音乐世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畲族音乐进课堂做了以下探索。
1 充分认识畲族民间音乐,发挥其音乐的教育作用
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最热爱的一种音乐形式,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它是畲族民众传授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曲调具有高亢、健朗、自由、抒情等山野风格。畲族舞蹈动作优美简洁,反映了畲族人民生产劳动、婚丧节庆、祭祀礼俗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畲族音乐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补充内容,将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营养,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 积累畲族民间音乐资料,编写校本教材
畲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但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对这些民间乡土文化我们这一代人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我们的学生。学生们对畲族音乐既陌生又好奇,当务之急是编写适用的教材。为了弘扬畲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了解、学习、热爱民间音乐,我校教研组老师积极开展寻访畲族文化采风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的音像、歌谱、文字材料,到畲民聚集地向民间歌手学习,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县文化馆的雷素菊老师是土生土长的畲族人,我们找到雷老师向她说明了情况,她也十分热心,从文化馆资料室里找出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以及创作的优秀歌曲,经过探讨研究,因地、因校制宜选编了十几首具有浓郁畲族地方特色、有艺术价值又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如《歌是山哈传家宝》、《青青竹子会唱歌》、《小小山哈本领大》等。教材的编写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规律,寓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欣赏性和科学性于一体,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与优秀的新时代畲歌作品近距离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间文化艺术。
3 研究学习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记得我第一次上欣赏畲族山歌的课,一走进教室我就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听原汁原味的畲族山歌对唱”,没有任何铺垫,我为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没想到学生一听到演唱畲歌那特有的腔调时就哄堂大笑,几个调皮的学生甚至趁机捣乱,整个课堂乱哄哄的,急得我不知所措。课后静心想想,我是操之过急了,课堂教学没有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到家乡歌谣的亲切与快乐。
我把收集整理的畲族山歌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电脑课件,与教材有机结合,结合方言、表演、欣赏等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真正成为畲族音乐进教室的主阵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我走进另一个班级,先向学生们展示了畲族的服装,介绍了“凤凰装”以及“三月三乌饭节”的来历,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住户,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多数民歌作品储存于畲民头脑之中,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他们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志,通过口头代代相传。接着,播放了“三月三乌饭节”对歌会录像,介绍畲族山歌的曲调、旋律、节奏等特征,风格独特,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歌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们品尝到了畲族音乐带来的欢欣和喜悦。
4 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4.1 了解文化背景,学习舞蹈
担任舞蹈队指导老师,我启发学生从畲族文化背景中去学习舞蹈,告诉他们畲族舞蹈是由习俗性舞蹈及祭祀性舞蹈演变发展的,其动作特点是“踏”、“步”、“蹲”,不仅造型独特,丰富多姿,而且技术精湛,难度较高,具有稳健、曲雅、灵活多彩等风格,整个舞姿和谐、优美。
4.2 多看多练,用心体验
我鼓励学生多看多练,深入浅出地讲述动作的规范要求与历史文化背景的联系,培养他们在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中用心体验、感受音乐,具有浓郁畲族风格的表演唱《海潮马》获福建省新童谣创作比赛二等奖,舞蹈《翠竹声声》在县首届中小学生科艺节获第一名,《快乐的小山哈》、《抬花轿》等节目多次参加市、县比赛。
4.3 参加畲族节日,亲身实践
我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畲族“三月三乌饭节”、“民歌节”,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真切体会畲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之情。
5 结语
把畲族音乐引进课堂,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感受畲族民间音乐的时空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音乐知识与素养不断得以积累与提高。挖掘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充实现行教育知识体系,对下一代加强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认识和启蒙,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2] 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3] 马长芹.开发课程资源弘扬民族音乐[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1):24,29.
[4] 姚媛. 教材与本土文化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2):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