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2012-04-20欧阳斌杨兰
欧阳斌 杨兰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校课改工作已初具规模,构建了“课前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穿插巩固—反馈检测”六环节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然而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的自学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目的性不強,甚至不知如何学习,这样就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使自主学习的效果和优势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笔者个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真正提高在高效课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也就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下面笔者就如何落实物理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切实领会“高效课堂”及“自主学习”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如何理解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并不仅仅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与学得怎样才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而就物理课堂而言,具体体现在:学生学到了哪些物理规律,领会了哪些物理概念,实验探究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只有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了,真正领会到物理高效课堂的内涵,才不至于造成只追求课堂形式的热闹,而忽视学生的知识落到实处的状况。
“自主”是指“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1)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追求,实施时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质量观念。学习上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学生,才会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实现“自我实现”和“自主发展”。这种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培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内在动力
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变成自身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自学前的引课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仅仅是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部分,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比如笔者在讲到“杠杆”时,以前都是采用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适合的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作为课题的引入,然后以“铁棍撬石头”为例讲授杠杆的五要素。现在在构建高效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后,笔者把这一节课的结构加以调整,上课时,将一颗钉子用羊角锤钉入木板内,然后说:哪位同学能帮我把这颗钉子拔出;很快,会有学生想到用羊角锤将钉子拔出,这时笔者并急于讲解杠杆的五要素,而是安排自主学习内容,学习杠杆的五要素概念。思考:羊角锤是否是杠杆,若是对照羊角锤拔钉子时的杠杆五要素……又如“光的色散”一节时,以前都是通过彩虹的图片和三棱镜的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讲解其中的原理。现在仍然用图片和三棱镜的实验来引课,不过引完课程以后不再马上把原理讲出来,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安排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找到答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应在学生刚接触物理时就应指导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走进生活,善于探究身边的物理现象,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三、精心设计好导学案,为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在初次接触物理时,只要我们动心思讲好绪论,精心备好每节课的引入环节,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快会调动起来。可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物理,掌握自学物理教材的方法和技巧,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同学仅仅认为自学就是把老师要求的教材通读一遍,将《学案》上的题目完成既可。所以在学生自学之前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和难易程度,制定不同的导学案,以供学生学习时参考。导学案的种类可以很多,可以是探究型,也可以是问题型,可以是练习型,也可以是补充型;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导学案,它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罗列,而应有学习方法的点拨和指导。班级状况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注定导学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灵活处理。比如,同一个学案里同一道习题的引导,学情不同,方法的指导应不同。
虽然《学案》上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完成学案时,并不清楚如何操作。因此,在平时的课题教学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利用好《学案》完成课前预习。比如,“声音是什么”,学生在完成《学案》时,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完成的,看学生是否关注到方法的指导(平时可以问学生:你用上了学案的方法指导吗?这些指导方法对你有什么用处?),声音的产生条件是如何得到的,除了《学案》上提到的实验外,你还有更好的实验方法吗?这个规律的得出,你确实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还是依据教材和资料得出的?你认为《学案》上声速规律的得出方法好吗?你有其他的方法得出吗?只有学生根据《学案》在完成对教材的预习,并对教材内容有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弄懂了什么,对什么还有疑惑,哪些问题完全弄不明白时,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才有效,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四、还学生一点自由空间,让他们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有好的自学的指导及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提供了一盏明灯。但再好的方法,应该有足够的让他们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我校鉴借山东杜郎口模式,却有不同之处,杜郎口有专门的预习课,所以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教材的预习,教师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我校“高效课堂模式”融“预习、展示、反馈”于一体,自然,学生的预习时间大大减少,也缺乏教师的预习指导。学生实际的学习现状是:白天7节课教学任务安排的满满的,课堂中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分钟,晚自习仅有的2节课,常常被老师占1节。就算没有教师上课,学案、基础训练,学生自己买的资料,第二天要背的,这些任务的完成也许一个晚自习都无法完成,学生何以有时间进行当天学习的整理、疏通、总结呢?恐怕每一位教师都不愿看到高效课堂是这种状况。
因此,笔者建议:课堂上,还学生的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对教学内容多的,应提前做好课前预习),我们绝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环节的完整,而缩短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笔者情愿做到:没有做好充足的预习,不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或者安排一堂专门上预习课。
五、定期进行学生自学方法的展示与交流
导学案虽然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会经常传授一些好的学习物理学习的方法,但学生对这种方法的缺乏切身感受,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的这种传授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不明显。笔者女儿就经常说:你说得那么容易,可做起来太难。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展示(尤其是与他们自己在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因为他们觉得这确实可行,而不是遥不可及。所以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方法的展示与交流会”,其内容可以是学习物理概念课的,也可是探究物理规律的,也可以是家庭实验方法的介绍等等。在典型学生展示时,不应该只是优生的方法的展示,也应有进步学生学习方法改进展示。总之,应该让每位学生有所收获。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靠我们长期地、坚持不懈努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善于创设氛围,做足准备,并严格按一定的流程开展,最终使学生通过课堂的多次培养,达到学生能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结果的目标,从而打造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