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天业电厂135WM汽轮机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2-04-18范春安

企业导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激振力

范春安

【摘要】文章针对天业电厂#8机#3瓦与#5瓦振动原因进行了分析、查找,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负荷重,不可长时间停运),对可在短时间内所存在的故障隐患处理的方案、处理的过程及处理后的结果进行了论证和阐述,从而改善了机组运行的状况。

【关键词】激振力;基础共振;支承动刚度;轴瓦负荷分配

天业热电厂#8机组为135WM机组,中间再热型,高中压转子与低压转子是两轴三瓦刚性支撑,发电机有两瓦,本机组共有5道球形瓦衬轴承。在投产运行11个月时,经测量#3号轴振124um(已报警),#5瓦轴承轴向振动达到150um,#3瓦轴承座顶盖振动达到62um。成为机组安全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

一、故障现象

对#3瓦轴承座底部螺栓连接处4个角进行测量:东北角台板振动86um,对应轴承座螺栓连接处振动70um,东南角台板振动66um,对应轴承座螺栓连接处振动62um,西北角台板振动76um,对应轴承座螺栓连接处振动53um,西南角台板振动42um,对应轴承座螺栓连接处振动35um;测量#3瓦轴振124um,轴承座顶盖振动62um。在对#5轴承座测量时,发现台板振动分别是;45um,55um,61um,54um,螺栓连接处分别是;38um,49um,56um,48um,轴承顶部垂直振动盖38um~41um,轴承盖中分面垂直振动39um~41um,水平振动20um,特别是轴承盖中分面轴向振动达到150um,同时测量振动速度为6.6mm/s,轴振96um。对其它各轴承进行测量,轴承座振动及台板振动均小于18um,轴振42um以下。根据当时故障现象,在运行中将台板地角螺栓全部复紧后再次测量,#3轴承箱台板振动分别为;东北角台板振动76um,螺栓70um,东南角台板振动61um,螺栓处振动58um,西北角台板振动46um,对应轴承座螺栓连接处振动43um,西南角台板振动42um,对应轴承座螺栓连接处振动35um,轴承顶盖振动49um,轴振124um。#5轴承将台板螺栓打紧后,轴承盖顶部垂直振动32um~35um,转轴振动没有变化。

二、原因分析

分析影响支撑系统动刚度的三个主要因素:一是连接刚度:转子支承系统一般由轴承盖、基础台板,基础横梁等部件组合而成,这些部件连接的紧密程度,对刚度的影响,称连接的刚度。检查部件连接的紧密程度,有检查连接螺丝预紧力,连接部件之间的受力间隙(紧力、压铅丝)等。通过运行中对外部部件的检查来看,附近螺栓后变化不大。但隐藏部分在运行中无法动态检查。二是差别振动:是检查连接部件动态下连接紧密程度简单有效的方法。差别振动指相邻的连接部件振幅的差值。对于一般的轴承座来说,在同一“轴向”位置。三是共振:从轴承顶部振幅和基础振幅之比分析,据查阅的相关资料,轴承顶部振幅与基础振幅之比小于1.5~2.0时,表明支承系统存在共振,若是支承系统存在明显共振,其比值应接近1。

三、处理过程

停机后,将全部轴承解体进行检查,发现#4瓦下瓦有轻微磨擦痕迹,其余各瓦完好无损。分解靠背轮检查中心数据;高中压转子靠背轮中心与安装时数据未发现变化,低压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靠背轮中心偏差较大,上张口0.15mm,发电机转子(#4瓦)比低压转子(#3瓦)高0.07mm,左右偏差0.02mm。经调整,在#5瓦轴承座下加1.5mm的垫子,使发电机转子上张口0.02mm。调整#4瓦轴承座,使发电机转子(#4瓦)比低压转子(#3瓦)高差在0.01mm范围内,左右偏差0.02mm范围内,连接靠背轮后测晃度在0.01mm之内,同时在发电机定子下加垫子,调整发电机转子空气间隙至合格范围内,最后使#3瓦轴承箱顶盖紧力为0.10mm。调整完毕后开机冲转到带满负荷稳定运行,经测量:#1瓦,轴振21um,瓦振6.8um;#2瓦,轴振19um,瓦振27um;#3瓦,轴振84um,瓦振17um;#4瓦,轴振33um,瓦振26um;#5瓦,轴振27.6um,瓦振25um。台板及螺栓连接处振动测量值:#3瓦轴承箱东北角台板振动0.052mm。轴承底部螺栓连接处振动0.056mm;东南角台板振动0.036mm;轴承底部螺栓连接处振动0.031mm;西北角台板振动0.013mm;轴承底部螺栓连接处振动0.013mm;西南角台板振动0.016mm;轴承底部螺栓连接处振动0.016mm;瓦轴承箱轴向振动0.027mm,速度3.3mm/s。#5瓦轴承座东侧台板振动0.012mm;轴承底部螺栓连接处振动0.018mm;北侧台板振动0.009mm;轴承底部螺栓连接处振动0.009mm;轴承座中分面径向振动0.015mm,轴向振动0.081mm,轴向振动速度8.7mm/s。

由此实践证明,检修后机组运行状况有明显改善,却依然存在共振现象,若从降低激振力入手,则机组会处于更好的运行状态。待以后再择机处理。

参 考 文 献

[1]赵常兴编著.汽轮机组技术手册[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陆颂元著.汽轮发电机组振动[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2)

猜你喜欢

激振力
振动成型工艺对阴极炭块裂纹的影响分析
大口径机械快门驱动曲线优化及激振力抑制
浅谈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轴-艇耦合系统的力传递特性分析
SI –FLAT板形仪工作特性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