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功利主义的若干观点及其反驳

2012-04-18赵勇峰殷少伟

企业导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现代修正

赵勇峰 殷少伟

【摘要】功利主义是为了捍卫和鼓吹自由主义价值而生,自其体系化的理论诞生以来,其以政治论辩的方式回应那些批判的声音,而其他批判者的声音也因对功利主义予以回应而日渐壮大。从自由资本主义建立之初到现代,基于不断的理论批判于修正,政治哲学界产生了若干不同的功利主义版本,与古典功利主义相同的是,它们也面临着不断的质疑和反驳,对于质疑,现代功利主义是否做出了成功的回应,本文将予以探讨。

【关键词】功利主义;现代;修正;反驳

与18、19世纪相比,人们思想以及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各种相关学科的也出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时代、新的境况决定了旧的功利主义理论已经无法满足作为自由主义民主主导的西方国家政治治理和社会控制的需要。人们的道德价追求更趋向于自由、平等、人权、公正等价值,因此功利主义在今天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批判。

自边沁系统提出功利主义之后,该理论就饱受批评和诘难,直至20世纪中后期,随着新自然主义、规范伦理学以及后果论研究的中心化等理论上的进步,新的功利主义观点再次成为伦理学争论的宠儿。为此围绕功利主义进行的讨论产生了两个阵营,即支持和修正功利主义思想的一派和不断从自身观点回应和批判功利主义思想的一派,而现代功利主义的产生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应对各种批判的过程,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一样的是,功利主义也在现代社会出现了并存的若干观点,其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古典功利主义的困境和缺陷,首先是努力对于“效用”的内涵进行定义,其次是努力寻求从个人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逻辑论证,最后是对效用最大化路径的选择方面的努力。

一、对于“效用”内涵的修正努力及其反驳

(一)传统的享乐主义以及非享乐主义的努力

传统的享乐主义对于“效用”的定义是快乐体验或者快乐感觉本身是人的首要目的。其通过一种个体有数种不同体验的模型来展现出,人们会选择更高级别的快乐体验,用来解释人们偏向于某些行为而不偏向另一些行为的原因,这种对效用的定义是值得怀疑的,为此诺切克针对这种解释进行了反驳,他设计了一种“体验机器”:假如快乐体验是人的最大利益,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我们都会愿意被关进一种可以基于药物使我们总是快乐,而没有其他感官体验的机器,这与我人性是相违背的,这种生活反而没有价值,有些人认为这种简单的快乐体验说简直就是在糟蹋我们的生活。

基于上述反驳,功利论者又转向了非享乐主义的路径,该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各种有价值的经验和心理状态,而非快乐一种,相比快乐而言,其他心理体验也是效用的一部分,但这个路径依然被诺切克的“体验机器”所驳斥,因为这个机器亦可以创造出坠入爱河的甜蜜、成功后的狂喜、写诗的缠绵等感官体验。因此上述两种解释都对效用的内涵确定没有具体阐述。

(二)偏好功利主义的努力

偏好功利主义观点认为尽最大努力满足人们的最大偏好才是功利主义的使命,无论该偏好是什么。其中以黑尔最为著名,因为偏好这一概念比较上述努力更形式化,更为中立。黑尔试图用“偏好的满足”这一表达客观情势的概念来替代“幸福”、“真”、“爱”等实体性价值概念,将人们从原地踏步于“到底什么才是最终的善”的深渊中救赎出来。这种观点要求我们平等地满足各种人们的偏好,但是批评者言道:满足各种偏好的不总是有益于我们的幸福,如果信息不对称或者不足,则会可能导致一项错误的具体行为的得失计算,因此满足当下的偏好并不能代表我们利益的真正的所在。而另一种针对偏好论者的最有力反驳,即有些偏好是不正当的,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偏好追求所谓的效用最大化而将那些不正当的、没有理据的偏好纳入到效用计算中,这是与我们的日常道德相违背的,因此偏好功利主义所做出的效用定义也是有漏洞的。

二、对于从个人幸福到普遍幸福的逻辑努力及其反驳

功利主义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认为是为“自私”辩护的理论,但功利主义的原理其实在阐释促进整体幸福的要求,更加偏向于整体利益的满足,这样看似是极富有道德正当性的理论,而且体现了一种仁慈或者博爱的精神:让尽量多的人的幸福能够实现。与古典功利主义一样的是,现代功利主义各派观点无一例外地在坚持这样的追求和逻辑推理,而这也饱受批评,主要反驳是从逻辑学上予以回应的。其逻辑上有两方面的论证困难:现代性具有自由主义的个人本位特征,功利主义也在尽其最大努力在实现这种个人本位,其如何从个体自然地按照形式逻辑推演出反个体的结论,如何将反个体和谋求他人及整体利益相衔接,这样的逻辑论证是否充分甚属重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的快乐及追求同社会大多数人利益追求并不一定一致,而直接功利主义以及偏好功利主义等均表明要实现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常常需要牺牲个人的幸福和利益追求,且不论逻辑上的鸿沟如何,这与日常道德是相互违背的。

这种从个人幸福到普遍幸福的逻辑努力是失败的,因为其不可能跨越将个体的人到整体的社会的“事实判断——价值判断”的逻辑鸿沟,在这一点上,功利主义从古典版本开始到现代版本,也没有解决,其具有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三、拓展效用最大化的路径之努力及其反驳

(一)直接功利主义与间接功利主义

按照功利主义原则而运行,有两种版本的不同解释,即直接功利主义和间接功利主义,前者认为主体应当能动地进行效用最大化的计算,应该努力比较不同的行为如何影响着能为人接受的偏好的满足,以决定如何作为或者不作为;后者则认为,使得功利主义实现其目标的理念和办法只能是间接地进入主体的决策程序中,按照后者,只有遵守非功利主义所提倡的原则或者习惯,而不是遵从功利主义的幸福最大化理论,主体才有可能使幸福最大化。

但是上述两种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路径都未能解决功利主义的根本缺陷,即使得效用最大化必须不能以牺牲社会个体为代价,而且必须将个体的特殊关系以及权利诉求考虑进去,而上述两种理论没有将这些考虑进去,这种功利主义在现实中并不能具备稳定的长期支持,或许这种支持是短暂的。

(二)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

按照效用计算本身的功能来被分为两种解释,即行为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这两种解释主要是在于效用最大化原则到底被作为一种行为决策程序还是被当作一种正当标准。前者认为效用主体(U-agent)通过计算自己各种行为对于效用总量的效果,来决定如何支配自己的资源。其主要的反驳在于行为功利主义的据测方式排斥了我们对于特定个体的特殊义务,例如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诚信,对妻子的忠诚等;再者行为功利主义的决策方式把本来不应该被纳入的偏好纳入到效用计算中,例如将强奸的偏好或者猥亵的偏好等不正当偏好纳入效用计算中。此种设置的效用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与人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使得个人的生存只是为了机械的使得效用最大化唯一的意义,使得个人的偏好以及个人的自由没有被充分考虑,因此这种路径也是不成功的。

后者为准则功利主义,这种解释认为按照行为论者的观点会使得普遍的社会价值观的崩溃,反而掩杀了效用的最大化。如果在行动中诉诸于具体的道德准则,一方面更符合理性和道德的逻辑;另一方面温和的手段更有利于人们采取积极回应的态度,进而对社会的有序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样比诉诸于具体行为更能够符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该种解释认为功利主义原理的适用不在于使得个体决定采取何种特殊的、具体的行动,而在于确定遵循何种良好的规则。这样,规则功利主义既坚持了功利主义原则,又避开了对于具体行为进行快乐和痛苦进行量化的缺陷。但是按照规则功利主义的观点,歧视少数族群的错误在于允许歧视行为的规则会使得人们变得普遍不安,反驳者认为歧视族群的行为之所以错误,是由于被歧视者不应该被他人的偏好而遭受痛苦,而且规则功利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观点一样,将所有的的偏好考虑了进来,而不论这些偏好正当与否,是否与现实道德有所违背,其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悖论。于是,作恶多端者的快乐越多,其行为错误就越小,这与我们的日常道德是完全违背的,因此其解释也是不成功的。

四、结语

功利主义,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经是欧美自由主义者反封建,确立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有力武器,当时具有开理论先河,具有锐意革新的气质,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其又渐进保守,成为自由主义理论的捍卫工具,失去了开始时的革新气息,一度从高潮陷入低迷状态。二战后,功利主义被人从理论仓库拾起,成为新的福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实践以及新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支撑,其衍生了若干个现代版本,与其母理论面对相同的境况是,这些现代版本也受到抨击,其试图建立一种更为抽象的普遍解释一系列伦理价值的目的未能成功,这也是本文予以探讨的意义所在。

参 考 文 献

[1]宋希仁.当代西方伦理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81~282

[2][澳]J.J.C.斯马特,[英]B.威廉斯,牟斌译,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7~38

[3][美]M.斯戴克豪思著,包利民译,现代性价值辩证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91~95

[4][加]威尔.金里卡著,刘萃译,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43~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基金自由探索项目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HEUCF20111305)。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现代修正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这一天
合同解释、合同补充与合同修正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软件修正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