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研究

2012-04-18仲宗亮荀丽英王树荣

福建中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药性中医药中药

仲宗亮,荀丽英,战 旗,王树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升降浮沉理论最早起源于《内经》,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理论[1]。主要针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以纠正脏腑机能[2-3],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后经历代临床实践总结后,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在金元时代得到完善,使之成为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某些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1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 理论的形成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起源于《内经》中的气机升降出入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表明清阳与浊阴有规律地升降出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在病理状态下,因阴阳反作,气机升降出入紊乱,导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的病证。《素问·六微旨大论》更明确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4]。可见《内经》所强调的是人体内气机升降出入的生命活动,未明确提出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但其对升降浮沉之理及其作用的认识已相当深邃。

1.2 理论的发展 汉唐时期,升降浮沉理论被实际应用于临床[5]。东汉的张仲景根据《内经》的基本理论,虽没有明确提出升降浮沉理论,但在《伤寒杂病论》中论及由升降失常所致的病证颇多,可以说他是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最早实践者,代表方四逆散就是应用药物升降浮沉药性的范例。

金元时期,医事大兴,出现诸子争鸣的鼎盛局面[6]。张元素结合《内经》理论,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学说阐述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势的道理。这一创建,充实了药性理论,成为药性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7]。张子和心肾水火相济理论,升肾水、降心火,临床上善用升浮涌吐和苦寒泻下之品以求“一吐之中,变态无穷;一下之中,神清气快”。李东垣的升降以《内经》、《难经》为发端,专意脾胃,独成理论,从升降浮沉角度,阐释脾胃,独具灼见,对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始终,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朱震亨强调“一升一降,无有偏性,是谓平人”,在其所创治六郁的越鞠丸中有言:“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把气、血、痰、郁归于一气之升降,注重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明清时期是升降浮沉学说普及和推广运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本草著作,大多都将升降浮沉学说作为辨证用药的说理工具,成为中药药性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6]。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陈嘉谟在其《本草蒙筌》中指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4]。汪昂继承李时珍学说,归纳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在进一步概括药物性味与升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8]。补充了“性味说”之不足,丰富了升降浮沉学说。

正是由于各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中药升降浮沉已成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 中药升降浮沉的影响因素

2.1 四气五味影响中药的升降浮沉 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升,阴则沉。”温热性药物多主升浮,如防风、黄芪;寒凉性药物多主沉降,如牵牛子、龙胆草。从药物酸苦甘辛咸五味来看,辛甘味多主升浮,酸苦咸涩味多主沉降。

2.2 气味厚薄影响中药的升降浮沉 《本草备要》:“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说明质地轻虚者多升浮,质地重实者多沉降。清代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也指出:“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这些论述指出了升降浮沉与药物厚薄的关系[9]。但也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由此可见,药物既有一般共性,又有不同个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炮制影响中药的升降浮沉 具有升浮与沉降双向作用的中药,炮制后往往增强一种作用趋向,而削弱另外一种作用趋向。如麻黄功能发汗、平喘、利尿,具有升浮与沉降双向作用,蜜炙后平喘镇咳之沉降作用增强,而发汗之升浮作用减弱[10]。明代医药学家李中梓日:“酒制升提,盐制润下,姜制温散,醋制收敛”。李时珍指出“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古代医药学家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炮制对药物作用方向的改变规律[11]。

2.4 配伍影响中药的升降浮沉 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然有升降合用的意图,但终成润下之剂;又如牛膝为引血下行的沉降药,配伍柴胡、桔梗等行气药之后,也随之上升。一般来说,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之中也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也随之升浮[12]。

2.5 煎法影响中药的升降浮沉 如大黄久煎后,泻下攻积作用减弱;钩藤久煎后,平肝熄风作用减弱,均为沉降之性降低。说明煎法亦可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此外,药有药性,饮食亦有其性,故饮食亦可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13]。

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3 理论研究的不足

3.1 中药作用趋向的不明显性 中药升降浮沉特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变,即升浮转变为沉降,沉降转变为升浮[1,14]。因此很难用升降浮沉去准确归类,加之炮制与配伍的结果,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不明显,使得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甚少,故还需要对升降浮沉的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15]。

3.2 理论来源的限制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16]。加之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和升降浮沉理论的来源限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医药界对升降浮沉理论的把握欠缺较大。

3.3 概念的抽象性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是抽象的、概括的、模糊的。概念多为医家经验所记载,缺乏具体数据的阐释,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理解或分歧,使得该理论更加模糊不清。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来认识中药的药效成分,并为其精确定性提供依据。因此,阐明中药升降浮沉的物质基础-药性-功效-药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突破升降浮沉抽象性的关键。

4 展 望

升降沉浮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思维和现代方法被用于中药升降沉浮学说的研究中。但到目前为止,对记载升降浮沉理论的这些文献汇总,我们还很难彻底揭示升降浮沉药性的本质。因此除了继续进行文献研究外,更需要多学科交叉探讨,借助药理学、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及现代机能学科研究方法,分析特定物质的作用趋势,明确其作用靶点与机制,才能将升降浮沉之研究提高到现代化水平,为阐释中药升降沉浮理论提供经得起验证的、可为临床服务的坚实数据[17],对中药升降浮沉学说的认识必将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更上崭新的台阶,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及中药现代化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刘群,杨晓农.中药升降浮沉之现代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2(6):1215-1216.

[2]刘磊,秦华珍.浅析中药的升降浮沉[C]/ /2009年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2003:93.

[3]李水昌.浅议中药的升降浮沉及影响因素[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1):27-28.

[4]秦修成,张亮,姚瑞华,等.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源流与发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0):625.

[5]游能鸿.中医升降理论的内涵、发展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14.

[6]陈继岩.浅谈中药的 升 降 浮 沉 学 说[J].河北中医,2005,27(12):928-929.

[7]朱焕平.升降浮沉内涵及临床指导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3):532-533.

[8]崔建敏.中药基础理论浅识[J].光明中医,2003,18(5):44.

[9]郭建生,胡还甫,李钟文,等.论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087-2088.

[10]张永清,王鹏,纪玉佳,等.中药药性影响因素研究—炮制的调控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5-6.

[11]包延军.中药性能与炮制的关系[J].新疆中医药,2010,28(3):39.

[1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27.

[13]苗彦霞.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发微[J].陕西中医,2007,28(5):598.

[14]杨晓.从升降浮沉看中药功效的双向性[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19.

[15]王蓓蓓.中药性能的现代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91.

[16]胡爱萍.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6,21(10):20-21.

[17]王伽伯,金城,肖小河,等.中药药性研究回顾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574.

猜你喜欢

药性中医药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