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提升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的思考

2012-04-18孔黎兰

关键词:大学语文母语文学

孔黎兰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大学语文提升母语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的思考

孔黎兰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这一点已是学界共识。大学语文转机的出现,使得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具体问题一一显现出来。让母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需要有精品的教材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而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对母语的领悟力、感受力直接关系到他们表达水平的提升,因此人文性应融注在知识性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从而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大学语文;母语学习;人文情怀;个人修养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国家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关注,使高校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有所提高和重视,并且学界对“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已达成共识,使“大学语文”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由此带来的是大学语文的“热”的转机。但在这种“热”的背后,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新时期语文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大学母语教育的规律以及变化,从而找到理性的、符合我们自己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模式。这几年围绕着大学语文的地位、处境等问题所展开的争论和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就是“公共必修课”这一共识的达成,认为母语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及其经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大学语文”指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即立足于更高层意义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注重突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 纠正基础教育的弊端,提升学生的母语表达水平

中国的文化传统深深地留存在汉语之中,我们的母语文字作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史传承的主要工具,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母语不仅是每一个国人所必需掌握的语言工具,更是一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母语教育对培养一个人的民族情操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母语高等教育①母语高等教育:见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研究文集《母语·文章·教育》——南开大学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一文,“这里所说的“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全体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亦即近20年来所习称的“大学语文”及其他相关课程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小的说它关系到语文技能的提高,从大方面讲,它是关系到一代人文化素质的提升及人格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重视母语文教育的根本因由[2]。

语文对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课程了,中国的学生在迈进大学门槛之前就已经接受了12年或者更多时间的语文教育,有人说小学语文是语言和文字,中学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大学语文是语言和文化。这只是一种语言游戏,代替不了认真的理论思考。有些人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其实大学语文决非是简单地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补充和延续。它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无论修养还是能力,都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获得提升。比起基础教育来,更加着重于书面语即‘文’的一面。”[3]大学语文是一门将汉语的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语言的高级情感交流和文体感染能力综合起来的母语能力的教育。

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已经让学生对母语的情感淡漠甚至麻木了。汉语本身的美完全被割裂开的字词段的解释掩盖了,或者侧重于某些作文的技巧,或者侧重于阅读分析的诀窍,而完全忽视了对语言本真的体察和感悟,至于人文情怀则是浅层的、功利的触摸,语文已经成为应试的工具而不是心灵的归宿。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80后、90后,他们是改革开放后长大的,他们的兴奋点在现代化和西方文化,在母语学习及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上比较消极,以为是先天具有不必太过用力,而语文视野狭窄、应用技能低下就是这种不良接受心态带来的恶果。因此大学语文课对重新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至为关键,在矫正基础教育之畸中,大学语文应有所担当。《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本课程“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网络浏览、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激活、强化、重组学生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在更高的层次上研习较复杂的语文材料,提高对优秀汉语文章的鉴赏力,体认文章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改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语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使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4]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无论在知识的传授还是技能的训练上,都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系统化学习和训练,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适应学生高层次的文本阅读和书面写作要求这方面。大学的知识点的要求不同于中学,应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注重整体性、深度和广度。

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让学生通过好文章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人生,逐步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美好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与人生观,这样才能实现‘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专家。’”[5]所以,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通过母语经典作品的导引和研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悟性,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人文修养,形成高雅健康的审美心理和情趣,使学生的语文表达、交流与沟通得到进一步改善,也就是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成人”。这应该是中学与大学母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实现以上任务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经典示范,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以教材为中介,通过诵读、讲授、思索,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审美陶冶、艺术感染、写作借鉴等综合效应。为此,大学语文的范本教材应是知识与人文水乳交融的整体。

二 以古典文学为中心内容,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大学语文课程篇目的选定上,现代文与古文的比例究竟应该是多少,有人以为,古文枯燥难懂,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合拍,应该减少分量。其实不然,恰恰相反地古代文化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成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具体体现,古典文学实为一种个人修养。然而目前的教育现状正如北京大学谢冕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正在远离那种由辉煌的古典文学作品培养的优美的文笔、高雅的谈吐以及端庄的举止[6]。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的古代文学遗产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从《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代的小说、戏剧。几千年来,文学的发展从未间断。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中说:“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的“一代文学论”中除汉赋及六朝骈语有待商榷外,其余均已成定论。对如此浩繁的文学知识掌握得多少,可看出一个人文化内涵修养的高低。中国的上古神话、 《诗经》、历史散文、诸子之文及《楚辞》共同构成了先秦文学,这光耀千古的初期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部分除要了解文学发展简况外,文言文阅读也是一关。对学生而言,学好此段实非易事,而这一段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汉代文学成就以散文、诗歌、汉赋为主,其中散文成就最高,而司马迁的《史记》为汉文之最;乐府诗的兴盛、文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成就了汉的诗坛;汉赋这一褒贬不一的文体显现出汉帝国的气魄与声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因而在文学史上赋名永留。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的发展,佛教的输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趣味随之变化,文学因此摆脱了经学等的束缚,更去关注社会人生,更加注重文学自身的特征,一举从其他史学、哲学等门类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专门学科,走向文学自觉的时代,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坛群星璀璨,异彩纷呈,既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这样具有世界文坛地位的“大明星”,也有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韩愈、孟郊、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中小群星,熟读和记诵一定数目的古诗文对一个人古文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宋代的词引人注目,其他诸多文体充分发展。柳永的一曲《望海潮》描写了杭州的美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词句曾诱得当时金国的国主进犯宋朝。词的感染力、影响力由此可见一端。婉约、豪放两派各以轻柔缠绵和豪放激昂的特色而见长,引无数文人墨客千百年来吟咏不止,追随不及。元明清的小说,戏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窦娥冤》、《西厢记》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代表了它的辉煌,《红楼梦》则是此期古典小说的登峰造极之作。

从以上极不全面的文学勾勒中不难看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中漫步,实在是一种丰富自我、充实自我、陶冶性情的好途径。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所蕴含的“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带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它能启迪心智,提升境界,净化灵魂,促成人格境界的升华。它对有教养,有性情,有含蓄,有风度的理想人格的塑就至关重要。许多传世佳作思想深刻,富含哲理,寄情高远,实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对学生的心灵塑造、人文情怀的培养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知识积淀的深厚与否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质高低的标志。古典文学实为一种个人修养。一名中国人或许你能在现代高科技的网络上自由出入,或许你在某方面卓有建树,但如果没有坚实的中国文化的根基、功底,终究会显出你的苍白无力。一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止对个人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提高个人的内在素质,振兴国民的民族精神,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出优美动听的话)我们可以把它扩而广之:接受传统、积淀文化,会使人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在道德品行、文化趣味、人生态度、人格意志甚至性格禀赋方面都会向更高的境界升华,从而谈吐文雅、举止文明,自身修养与气质得到重塑。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三 对母语高等教育进行深层思考,进而提升教育观念

当前教学存在着一个倾向性的问题令人堪忧。那就是功利性教育造成的人们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另外是受外来语的冲击。功利性教育其实是一种短视教育,以为自然科学直接与生产力挂钩,可以立竿见影地获得经济效益。因此更多地将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实用和回报上,过分强调实用性,重视技术,急功近利,这其实是不懂教育,不懂语文,完全忽视了语文对人的质素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造成了人才内在质素的缺失,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流行的实用价值取向的影响,学生在思想上迷惘彷徨,精神上萎靡不振,行动上麻木不仁。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切以实用实惠为出发点,抱着功利的目的对职业、课程予以取舍。大学语文课似乎与他们将来的就业相距太遥远,没有直接的功利关系,所以不大青睐,加之这门课不象专业课要求那么严格,更没有立竿见影的成就感,所以学习与否无足轻重。(尽管文学功底深厚会促进其它相关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不良的接受心态极不利于这门课的教学。从一些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我们更感到了母语教育提升表达水平和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并非是传统文化束缚了人们的手脚,而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知道得太少,弘扬和承续得还很不够。与文化素质相关的文学课有着深刻的社会性和历史感,它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充分的理论说服力,它对于适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肯定会起到积极的良好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集中了中国文学的精华。优秀的名篇,众多的文化精英对学生所构成的极大吸引力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可以这些名篇、名人来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这门课的学习。在教学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文学语言来教育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受到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人格和品质也得到升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国人的思想品德、文学修养、意志情操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倡导的入世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对文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中国文化的宗师——孔子,以他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思想文化赢得了自天子到平民的尊崇敬仰,更以自身的坚持不懈、积极入世为文人树立了榜样;孔子的追随者司马迁,用全部心血和生命谱写出了一部爱的颂歌,恨的咒曲。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以超人的顽强意志,伟大的人格力量,最终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大汉帝国对人才的压抑,但更多看到的是不畏强暴、积极进取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司马迁的作品确实令人振奋;建安文学洋溢着一种活跃的生命力和奋发向上的气势。

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充沛气势、向上情绪和大胆吸收外来文化同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由它所产生的感染作用会使学生在人文品质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大学生自觉接续母语优雅传统,提升自己的母语品味和人文素养,从而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现实的需要,加强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经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大学语文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着严重的人员不足,师资素质和水平不能满足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其实教师资源的短缺、师资队伍的整合与提升是制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早在前几年,华东师大谭帆教授就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这一提法旨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那些在文学类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力,他们尽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塑造独特的教学风格,给这门课程以示范作用,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期待着那些学识渊博、学业精深的教授、学科带头人走进我们的行列,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科研上引领方向,榜样示范。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 [J].中国高等教育,2008(4):34-37.

[2]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 [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7(1):33-36.

[3]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 [J].中国大学教学,2007(6):62-65.

[4]南开大学文学院.本科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EB/OL].(2009-08-28)[2010-08-18].大学语 文 研 究.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4537

[5]张静.大学语文应落实文本本位 [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7,(1):38-41.

[6]谢冕.珍爱母语就是珍爱家园——读朱竞编《汉语的危机》[N].文艺报,2005-11-3(3).

(责任编辑:孙永泰)

Consideration in Raising Native Language Expression Level and Humanistic Feeling in Teaching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KONG Li-l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Learning of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the native languag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acknowledg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Consequently,teaching of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xtricates from the crisis and presents a sign of great opportunity.However,the language educators are facing some specific issues.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lifelong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native language,we language educators need not only the competitive textbooks,but also the advanced and modernized teaching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ds.In teaching,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to their native languag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expression level.Therefore,humanistic idea should be taught through knowledge input,and only in this way can make the students“gentlemen”and gain extensiv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tive language learning;humanistic feeling;individual cultivation

G 40-05

A

1671-6493(2012)03-0050-04

2011-10-26

孔黎兰 (1962—),女,陕西咸阳人,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母语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母语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母语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