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讨

2012-04-18郑翠玲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

郑翠玲,孙 杨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讨

郑翠玲,孙 杨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双语教学是学科专业教学,应当循序渐进推进改革,结合近年来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教改措施的实施,并指出目前改革中尚存亟待解决的双语思维障碍和师资配备两大难题,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双语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面向对象技术被称为是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一场革命,它已经逐步替代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开发领域的主流技术。该技术符合人们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对降低软件的复杂性,改善其重用性和可维护性,提高软件的生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专业人士都迫切需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面的指导和帮助。20世纪70-80年代,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对面向对象编程进行全面的研究,在整个过程中,它几乎改变了计算机科学的每个方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由此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并不算晚,但与国外同行相比,成果并不明显,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些高校才专门针对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了缩小在此领域中与国外技术上的差距,也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集美大学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改革。笔者承担了该课程的教改任务已三年有余,不断摸索、不断前行,在教学一线扎扎实实地付出,积累了一定心得。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该课程中收获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能进一步提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效果。

一 关于双语教学的认识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思想的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以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属于新鲜事物,严格意义上说也就是本世纪初才出现的。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这是双语课程在各高校全面推广实施的政策性标志。在2003年随之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而对于双语教学的界定,在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中也予以了明确规定,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 (外语课除外)。

在我国,目前双语课程所使用的外语主要是英语,而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几乎都是基于英语这个“世界语言”的平台开发的,这就为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推动条件。但有两点,笔者以为,应该要认识清晰:第一,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更好的掌握外语[1],本质上是希望借助外语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更深入一步。计算机双语教学不等同于通常的大学英语教学,它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进行本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各种知识和理论,但这不是专业知识加外语教学的简单算法,而应是二者的相融相合,是教师综合运用中英两种语言完成学科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以提高学生阅读外文原版专业学习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可以说,开展双语教学的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是为了迎合新潮教学形式的盲目追求。第二,我们在使用外文教材和外语授课时,按规定比例的理解要适当,并非超过50%越多就越好。在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双语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是最终目标,课程虽然对正确流利的英语有较高的要求,但并不绝对排除我们的中文母语,以避免由于语言理解的滞后性而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循序渐进。《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的提法就给了很好的提示。

二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中,紧密结合实际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了相应的实践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是知识传授的载体,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由所选择的教材决定的,这也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基础。很多人倾向于选择原汁原味的国外著名大学选用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营造“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2]。与国内教材相比,原版的英文教材固然有它的优势,例如能够体现本学科的经典内容,反映学科前沿问题,实用性强等。但这些经典教材往往是既厚且重,价格不菲,尤其是通篇的英文对学生的英文功底有极高的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因此,笔者结合课程定位和本校学生的特点,对原版英文教材进行细心筛选,最后选择了《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为教材蓝本,该书在美国、加拿大的大学中广泛使用,同时机械工业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的中文译本,对于我们国内的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提供较好的参考帮助。另外,该教材没有针对某种特定的编程语言来讨论面向对象的技术,而是介绍了对所有语言都通用的面向对象思想,不至于使教学偏向于某一种语言的介绍,能较好地满足课程定位,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由于采用的外文教材内容比较繁多,如果全盘讲授,教师、学生的负担都比较重,而且学时也不允许,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对涉及到本课程基本概念、方法、设计思想等重点内容、关键词汇、实用设计范例等投入更多双语教学课时,例如类和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等等,删减部分非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可使得授课更有条理性,也便于学生掌握主次。在课程程序语言的选择上,虽然所选用的外文教材没有侧重于哪一种,但Java语言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是现代主流的程序设计语言[3],具有纯面向对象的特性,它比过程、对象混合的C++语言能更好地体现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4],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以Java作为主要的语言工具,训练学生的面向对象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面向对象设计、开发能力。而对C++语言则辅以适当的介绍和操作,部分英文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为主。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

当前,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授课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可称之为初级双语教学;第二类采用英文教材,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讲授,可称之为中级双语教学;第三种采用英文教材、英文讲授,可称为高级双语教学[5]。由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点相对抽象,就我校目前的学科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来说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课程开始阶段我们主要采取的还是初级模式,尤其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用中文讲解,便于学生对课程有个总体印象,对于重要概念、术语,则进行英语提炼,以培养学生的接受习惯。到课程中段,逐步加大英文讲授的力度,穿插使用中文,中英文交替板书,全英文的PPT课件,再辅以英文教材的阅读和中文教材的参考,并且训练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据笔者对所任课学生的随机访谈和学生期末对该课程的质量评价中,均能发现,所采取的由初级过渡到中级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们普遍乐于接受的,而且从课程测试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我们选择的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

1.基本教学手段。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讲授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板书推导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原理和概念定义、图解类说明等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同时也能加大教学信息量、保证教学进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课件内容的制作上,并不仅局限于从选用的外文教材中摘取内容,而是广泛参考有利资源,让课件承载的课程知识更为丰富。

从现实世界到程序世界的抽象过程中采用板书推导,在类的分析设计中边讲解边板书,学生思维和老师书写同步;运用交互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真实的开发环境中完成编码工作。另外,笔者为该课程建立了课程助学网站,网站提供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的浏览和下载,学生登录后可以对不易理解的章节反复学习,还可通过测试对所学知识进行考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答疑平台和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案例法实践教学手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很强,课堂教学必须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如果教师单纯使用双语讲授,学生被动式接受,未免显得单调和枯燥,久之必使学生失去积极性。因此我们强调从实践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上尝试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有意选择一些与企业应用相近、实用性更强的中小型程序让学生尝试设计,同时也尽可能地提高程序的趣味性,并加强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的联系,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的方法上,借鉴北大青鸟培训的“在线培训课”的实施方式,教师提前将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发给学生,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并督促完成实验,通过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学生能深入领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功能和作用,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程概念抽象,却又讲究应用,这看似不好调和的一对矛盾,在案例法实践教学手段的采用下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或实际情境为素材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6]。我们在上课之前往往先布置一些经典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完成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当然,在选编案例时需要兼顾案例的典型性和启发性[7]。例如网络资源中就有很多优秀的Java语言教学案例,如贪吃蛇、五子棋、扫雷等游戏,我们在既有的案例中寻找功能拓展点,让学生进一步加以完善。同时,我们还和学生一起挖掘自己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鼓励学生组成开发小组,指导学生自主查阅中英文文献,群策群力来解决项目开发中的问题,提高程序的可应用性。这对于课程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三 双语课改中问题的发现

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具有创造性意义的系统工程,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必须考虑前文所述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外,还需要综合教学评价、考核方式等其他因素。任何事物的改革进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一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往往意味着距离我们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我们在双语教学的课改中也存在着部分困扰,其中有两个问题,笔者以为,尤为迫切,它们无法仅凭课改任务承担者的一己之力就能够很好解决的。

(一)双语思维障碍问题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原本只是一个几分钟可以讲清楚的知识点,如果使用双语交替或英语讲授,经常要花上成倍甚至数倍的时间。这一方面固然有英语水平局限的因素,例如教师无法自如流畅地讲述、学生无法理解英文意思。但本质的缘由,笔者以为,应该是中文母语潜在的影响力在起作用。长期以来,师生在学科教学中的思维都是建立在中文母语的背景下,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已经形成了母语思维的定势。而双语教学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这种定势,双语教学中使用英语不仅要渗透于词汇、语句的翻译,更重要的是尽快确立起用英语进行思维并表达的习惯,而不能停留在先母语后外文的转化过程。如果这个思维障碍不克服的话,那么我们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和创造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会造成学科知识本身的损伤和本末倒置的结果[8]。如何在校园中营造一个合适的语言大环境,而不是局限在某门课程里,是双语教学改革亟待思考的。

(二)双语师资问题

由于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外语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配备严重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甚至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9]。专业学科教师英文能力不全面,英语教师不懂得专业学科知识,这种尴尬的状况并不是各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中的个案。在本课改实践中,尽管笔者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这种尴尬,但总有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线双语教学师资,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已是摆在我们教育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是我校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本课程的教改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尚处在起步和推进的阶段,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所有参与其中的师生都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也许这种适应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但我们相信,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必将会为双语教学的改革带来成功的硕果。

[1]张建军.“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28-229.

[2]江爱华,关雯文.论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外文原版教材引进的本土化改造[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94-97.

[3]王玉英.“Java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现代计算机,2009(9):83-85.

[4]朱清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 [J].教书育人,2005(11):43-44.

[5]李石君,彭智勇,傅杰.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中的七个基本问题与解决途径[J].双语教学,2008(8):14-16.

[6]杨朝霞.以螺旋式案例实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的研究 [J].计算机教育,2010(5):116-119.

[7]万明,林秦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双语教学实践 [J].福建电脑,2011(7):206-207.

[8]霍奕,王喜年,段星光.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J].双语教学,2008(10):10-11.

[9]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0-51.

Study on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ation

ZHENG Cui-ling,SUN Yang
(Computer Engineering Institut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bilingual education must be the disciplines teaching and should be reformed step by step,combined with the lessons of accumulated experience in the"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bilingual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ans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bilingual thought disorder and teacher equipment lacking,which exist in the current reform and remain to be solved,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and hope to giv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form of bilingual educatio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practical teaching

G 642

A

1671-6493(2012)03-0125-04

2011-08-12

集美大学教改项目 (JY09141)

郑翠玲 (1975— ),女,福建龙海人,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嵌入式开发、数据结构与算法,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

(责任编辑:上官林武)

猜你喜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
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研究与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面向对象Web开发编程语言的的评估方法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