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雷尔的城市自然主义——以《春夜》为例

2012-04-18■范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乔治杰克意象

■范 云

当代美国作家詹姆斯·法雷尔一生中创作了200多篇颇具艺术感染力,思想内涵深刻的短篇小说,其中有不少被认为是当代美国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法雷尔最显著的才能是用语言来模仿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数以百计的短篇故事中,《春夜》是一篇表现城市自然主义主题的佳作。故事讲述两名处在社会下层的青年人在一个春天的傍晚一起散步,从他们之间的对话引发出他们头脑中对生活环境的反映等一系列流露出城市自然主义主题的内容和意象。本文从文本入手,分析作品中用文字建筑的意象、人物因环境而产生的反应以及作品的主题,从而对作品表现的城市自然主义主题进行探讨。

一、城市意象与生存环境

法雷尔被划入自然主义行列,而他自己对这个划分也供认不讳,但其自然主义主要是一种被发展的、经过了创新的城市自然主义,因为其作品描写的环境和人物都是与城市息息相关的,如芝加哥、纽约是他经常在小说中选用的场景,其目的是要表现城市人生活的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主题就是要关注美国的生活方式”[1]。在《春夜》中,法雷尔用其独特的语言来描写城市的意象,从而勾勒出作品中的城市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描写总是伴随着人物的行动而出现在文本之中,如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法雷尔就写到主人公乔治和杰克沿着欧几里德大街行走,接着在其中穿插了对这一条街的描述:

那是一条林荫大道,在渐渐退色的暮光之中显得宁静。街道两边排列着引人注目的美国郊区建筑的样板,主要是红砖建筑,像是升起在整洁的草地和修剪过的灌木丛中。人行道上停满了汽车。睡意浓浓(困倦)、穿着拖鞋的人们站在房屋的门厅和坐在长凳上。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个大腹便便的人,当他用软管给草浇水而湿了的草闪闪发光时,他站在那儿在沉思;喷水的龙头发出汩汩的声音。[2](P176-177)

乔治和杰克行走在这样的大街上。从这一段简单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所处的场景,同时还可以感知到这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居住的区域。这就是法雷尔用文字描绘出来的城市意象,而这样的意象又折射出了美国社会的富有,行走在其中的人物却是两名属于社会下层的青年人。在此,环境与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明显,为了更加生动地塑造人物,法雷尔用自然而简洁的语言创造了一个环境,即中产阶级所在的美国城市郊区。对法雷尔来说,城市与战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作品中描绘城市的意象是把美国人生活与生存的环境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对现实客观的描述,这正是自然主义所追求的效果。

在《春夜》中,读者跟随人物的移动而感受人物所在的城市意境。法雷尔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始终遵循的是自然主义将环境看作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这一宗旨,对城市意象的刻意描写也是为了在作品中表现一个人物所处的环境。

故事中提到杰克逊公园附近的景象。“乔治和杰克来到杰克逊公园,他们走进灌木丛中的一条小径,来到高尔夫球场。夜幕已经降临,除了几名路过的打高尔夫球的人之外,场地已经空置了。有四名球员路过,朝回家的方向走去;其中有两名是女孩,乔治和杰克认为她们是打扮时髦的女人。他们慢慢沿着草地行走。回过头来一看,他们能够看到第六十七街骚瑟茅旅馆耸立的躯体和斯通尼岛,再往前,可以看到六十三街巴拉班那丑陋的尖塔和卡兹塔剧院。”

用寥寥数语,法雷尔将一个城市的意象建筑起来。通过对空间的叙述、对人物动态的描写,法雷尔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城市的风貌。

故事是由一个全知叙述者来讲述,叙述者用过去时态对乔治与杰克在街上行走的过程和对话进行转述。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的并不是对过程事件描述的感受,而感觉到的是现在和眼前的城市空间,法雷尔用过去时态在读者脑海中留下的是一种现时的空间感受,这正是法雷尔讲故事艺术的高明之处。正是用这样的写作方式,法雷尔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城市空间。

法雷尔生长在芝加哥,后来在纽约从事创作,对城市的环境和生态链了如指掌,非常熟悉城市的人文环境与城市地图,擅长于捕捉城市的意象和描写城市人物,城市对他来说就是各式各样的风景画。自然主义写作的主旨是表现各种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在各种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社会是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在战后的美国社会中,城市是人类栖息最密的区域,因此也是法雷尔所关注的焦点。在法雷尔眼中,“城市就是一个社会”[3](P119)。将人物与这城市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其最终旨归是在故事中描绘一个社会,这也是法雷尔城市自然主义的重要因素。在《春夜》中,法雷尔通过叙述者转述人物的对话和直接引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达到人物塑造的目的。作品充分地表现了城市中人物与城市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生态链。

二、人物、环境与城市自然主义主题

为了使人物与城市环境相一致,法雷尔在人物塑造时也十分讲究,他在《春夜》中塑造的两名处在社会下层的年轻人,他俩是故事的主体。乔治是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上班的职员,而另一人物杰克到底是否有份工作故事中也并没有提到。乔治和杰克是自中学时代以来就认识的好友。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到杰克是属于乔治同一类型的人物,他们有共同的情趣和志向。他们说话的口音和用语全都是用的俚语和当地同样的语言,而法雷尔惟妙惟肖地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将他们的语言捕捉,并跃然纸上,其目的还是为了塑造乔治与杰克这两名与城市环境相称的人物,并且通过人物对环境的反应来表现城市自然主义的方方面面。“乔治在散步行走时想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那是一间很平常、拥挤的房间,自己的书桌放在角落,他整天坐在书桌旁,打字机和加法机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伴随着市区喧闹的声音,灰尘从敞开的窗户拥进来。他汗流浃背,像在美妙的春天被关在笼子里一样,这种并不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驱使乔治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在头脑中萌生了放弃这个工作的念头。”自然主义创作者往往强调环境对人物行为的作用力,正是乔治所在的市井、他的工作环境以及他周边的噪声使他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从而也让他对大自然更加向往。“他想象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他渴望去乡村随心所欲地生活,或独自坐在树下,或在水边垂钓,或带上个女人走进森林,这样既安静,也不用带着女人去住黑暗而闷热的旅馆。乔治认为,乡村的阳光更加温暖,更加明净,更加灿烂;星星更加明亮,月亮更加圆硕,空气更加清新,让人胃口更好,身体更健康。”

乔治对都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厌倦情绪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憧憬、对浪漫生活的想象,都是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反应。城市作为一个乔治所在的社会,是他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而他的办公室是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是乔治天天都得面临的小环境。他在公司地位的低下、城市噪音的嘈杂、经济条件的不令人满意,都是刺激他产生各种厌倦和幻想的根源。尽管这座城市是他赖以生存的地方,而他所处的生态链既对他不利也使他无法摆脱。

也正是乔治所处的不利地位导致了他伤感和怀旧的情绪。在其思想的意识流中,乔治开始对过去的一切感到留恋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他和杰克一起回顾了往日的一些小事后便流露出了怀旧的心情。他们谈论自己如何找女人的经历、谈论过去的人物、谈论那些过去在学校恶作剧的英雄人物。杰克讲到了自己与一名女孩认识的经历,而接着他们坐在高尔夫球场边,遥望着星空,回忆着中学时代的人物,对话中流露出他们对成功人士的羡慕。乔治想到了过去的女友柯莱塔,并哼着失落的情歌。乔治回想起与柯莱塔相处的情景,乔治做着挣大钱的美梦。但这一切对他来说只是泡影,第二天他还得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桌前。

乔治和杰克过去同在圣·西里尔中学读书。杰克是和乔治同类似的人物,都是属于处在社会下层的青年,他渴望成为一名警察,杰克在对话中提到帕特·奥肖尼西,一名普通的警察,但能够养活一个六口之家,并在南方海滨拥有一栋六层的楼房,他有钱是因为他在红灯区敲竹杠并从非法酒商那儿受贿,这一切都是杰克的父亲告诉杰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他父亲帮忙把他弄去当警察的原因。杰克似乎对社会了解得比较透彻,他认为只要父亲花些钱他就能当上警察,同样我们可以看出杰克有着发财的梦。杰克透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所在的城市中的生活和社会环境,这也是法雷尔对城市环境描绘的一个侧面的反映。

瓦尔卡特指出:“自然主义这不是从永恒的抽象概念中去看世界,而是把世界看成是一系列具体问题的连续。这样的问题构成现实。自然主义者试图用一种思想开明的、冷静的运用一些可以得到的具体数据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当问题连续呈现在他面前让他作出反应时,他就会发现自己和自己的世界。”[4](P309)杰克从其对话中提供的一些细节,其实都是法雷尔所见到的问题。杰克话语中对社会现象的揭露,正是美国城市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是现实,而法雷尔只不过是借助杰克这一人物将现实揭示给读者。乔治和杰克是同类人,也就是说这两个人合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当代美国社会中的“凡人”或“普通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正如巴恩斯所说:“美国的生活条件创造了各种疏离的和残缺的人格。”[5](P30)

从乔治与杰克的对话、全知叙述者对两个人物话语的转述说明法雷尔是在用对话的方式进行人物塑造。从故事的风格看上去似乎有些单调,因而受到了不少批评家的低估。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并领会小说对话所创造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便不难发现,法雷尔对这种特殊的人物塑造正是其艺术创作的高明之处,他不仅用人物的对话塑造了两个活生生的美国青年,而且因此创造了一个代表美国城市的特殊社会环境和城市意象。正如批评家盖尔方特所说的那样:

尽管法雷尔的风格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但它是一个有效的赋予环境与人物生命的媒介。作为一名城市自然主义者,法雷尔敏锐地意识到了抒情的写作方式在描绘日常城市生活时存在的不妥之处。他采用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作为他的审美的媒介,并且他在风格上的多才多艺体现在他所重新创造的多种多样、特色鲜明的言语模式之中。[6](P217)

在此,盖尔方特强调的是法雷尔作品中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通过对写作方式的不断改造而表现出来的,而对法雷尔来说,用人物语言来创造环境,即通过人物对环境的反应来折射环境。

三、《春夜》中的城市自然主义主题

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功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艺术品质和思想深度。法雷尔是一位自觉的自然主义者,虽然深受杰克·伦敦、德莱塞等人的影响,但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小说中引进了城市人的语言,这是他对自然主义文学创造的发展。“法雷尔的另一贡献是把城市语言引进美国文学,这种城市语言与马克·吐温的乡土语言一样强烈、富有生气。主要是男人的语言、美国工人阶级的语言,是运动场、弹子房的语言。”[2](P31)可见,法雷尔对各种人物语言的模仿都是惟妙惟肖的,所模仿的语言差异因人物的差异而有所区别。法雷尔在《春夜》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城市意象、城市人生存的环境,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要在作品中表达自己所关注的主题。在意识形态方面,法雷尔是一名道德家。他认为改变社会的最好办法是行动,文学本身不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而他创造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揭露现实,从而唤醒大众采取行动。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那样:“文学本身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问题只能通过行动,通过社会和政治措施来解决。”[7](P93)道德家法雷尔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社会和政治措施。他用作品来揭露主题和现实是为了唤醒公众对自己所处的处境有所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采取行动。在《春夜》中,法雷尔用语言建筑城市的环境,表现人物在各种环境中做出的反应,其目的是要以此来表达这样的主题:即通过探讨美国的生活方式,表现人类如何看待人生意义以及人的价值观念问题。

如前所述,《春夜》中的乔治与杰克是美国社会中的凡人,但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团体,他们的言行能够代表城市社会中广大的处在同一阶层的工薪阶层。他们的梦想、愿望、希望和思想意识都具有相同和类似之处。乔治和杰克无处不在,他们带着属于自己的美国梦。法雷尔作品中描写的景象是战后美国复苏后的景象,在很多中产阶级中出现了不少暴发户,有钱的人也比比皆是,而且他们还引导着美国新的生活方式这样一个潮流,而这些人与处在社会底层的乔治和杰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也就被当作了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和效仿的目标。乔治和杰克在对话中表现了要发大财的愿望,买别墅、拥有小汽车、生活挥霍无度、能够随心所欲地周游世界。乔治和杰克把自己幻想成有钱的大亨,幻想着去佛罗里达州过冬,并时不时地开着飞机到伦敦股市兜圈子,再赶到巴黎和几个法国女人约会,在多维尔度过社交季节,最后跟一些西班牙少女嬉戏玩乐。对这两个人来说,这只是纸上谈兵,但当时美国社会中确有类似的情况,并且构成了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法雷尔的作品企图探讨的美国生活方式并不是用直白的描写来呈现,而是通过下层青年的对话一点点展示出来。所以法雷尔的《春夜》,尽管它只是关于两名青年在散步时的对话,却毫无疑问可以被视为城市自然主义的经典之作。

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主要是指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便成了生活中的目标,拜金主义思想在城市生态链中开始蔓延。从乔治和杰克的对话与幻想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似乎只要有了金钱,人就可以忘乎所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超越法律、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制约。乔治和杰克所幻想的美国生活方式深刻地体现了美国的价值观念。他们自己的所谓美国式的梦想,是因特殊生活的环境导致他们的特殊梦想,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美国梦”只是天方夜谭,只是无法实现的想象。乔治与杰克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已经被自然主义的法则所左右,他们在幻想中效仿国际大亨和金融巨头,其实是在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与中产阶级相比较。在法雷尔的所谓美国生活方式中,还包括各种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乔治和杰克就代表处在社会底层的这一社会组成,自然主义原则在各种组成部分之间发生着作用。

四、结语

正如法雷尔自己所指出的那样:“文学通常折射生活。它在事件后面跛行、甚至爬行。”[8](P620)其自然主义旨在揭露美国的生活方式,描写人物在城市环境中所做出的各种反应,也就是探究城市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各种影响。有人因法雷尔的作品缺乏德莱塞式的悲剧效果而认为他背离了自然主义的创造原则。事实上,法雷尔始终都是按照自然主义创作原则在进行创作,他不仅是德莱塞的真实信徒,而且对自然主义创作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法雷尔的《春雷》,用全知叙述者和人物对话来描绘城市环境,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城市社会,并反映出人物对人生意义和人类价值观的认识,充分显示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深刻哲理,是一篇反映城市自然主义主题的经典之作。

[1]Branch,Edgar M.James T(homas)Farrell.American Writers: A Collection of Literary Biographies.Ed.Leonard Unger.Vol.2.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4.<http://go.galegroup.com/ps/i.do?id=GALE%7CH1479001141&v=2.1&u=cnsisu&it=r&p=LitRC&sw=w>.

[2]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Fried,Lewis F.James T.Farrell:The City as Society.Makers of the City.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0.

[4]Walcutt, Charles Child.James T.Farrell and the Reversible Topcoat.Arizona Quarterly 7.4(Winter 1951).

[5]Barnes, Regina. Old Master.The New Republic 169.25(22 Dec.1973).

[6]Gelfant, Blanche Housman.James T. Farrell:The Ecological Novel.The American City Novel.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54.

[7]Grattan, C.Hartley.James T.Farrell:Moralist.Harper's 209.1253(Oct.1954).

[8]Farrell,James T.Literature and Ideology.College English, Vol.3, No.7(Apr.1942) .

猜你喜欢

乔治杰克意象
抚远意象等
杰克和吉尔
变成什么好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游乐场(上)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乔治和他的斧子
被冤枉的小杰克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