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的书籍装帧与“民族性”体现

2012-04-17张圣兵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装帧民族性

张圣兵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传媒艺术系,江苏 南京 210036)

鲁迅的书籍装帧与“民族性”体现

张圣兵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传媒艺术系,江苏 南京 210036)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方面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不仅对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深有研究,还大力引进了西方好的书籍装帧形式。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关乎民族文化根本性的问题——“民族性”,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正是他勇于引进西方文化而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中“民族性”的体现。

鲁迅;书籍装帧;“民族性”

如果从我国秦汉时期的简册书籍就开始算起的话,中国书籍装帧的历史已相当久远。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等出版技术的发明,中国书籍装帧的形式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变化,先后出现了卷轴装、散页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不同的装帧艺术形式。但是,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鲁迅的贡献功不可没。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员,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方面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不仅对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深有研究,而且大力引进、介绍了西方好的书籍装帧形式。在进行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尝试与革新中,鲁迅不仅身体力行,从书籍的封面、版式、插图、纸张、印刷等各个环节亲自参与书籍的装帧设计,他还扶植了一批年轻的书籍装帧设计家。如陶元庆、孙福熙、司徒乔、钱君等人就是在鲁迅的直接鼓励和支持下,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书籍装帧艺术作品的。鲁迅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注意到了一个关乎民族文化根本性的问题——“民族性”。鲁迅提出的“民族性”不仅在当时的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体现,书籍装帧这一鲁迅经常接触的艺术领域自然也是他吸收外来文化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验场地。

鲁迅在很早以前就已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并意识到“民族性”问题。早在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出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佥事时,鲁迅就开始大量搜集并研究中国古籍中的插图和各种石刻碑拓,如《汉画像》、《六朝造像目录》和其他许多金石拓本。鲁迅当时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的主要职责就是保存祖国的历代文化遗产以及为发展社会教育服务,这为他接触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同时,这一稳定的工作及优厚的待遇也为鲁迅收集与研究碑拓艺术提供了经济上的来源。在1915年至1918年这几年时间里,鲁迅搜集、购买了大量的碑帖拓片和古籍插图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研究中国的历史与文字,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鲁迅不仅临摹汉魏六朝的碑帖文字,甚至把墓志上的纹饰也临摹下来。他曾对许寿裳说过:“汉画像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所采取,即使是一鳞一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如何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固于我国的汉画呢。”[1]在鲁迅的日记里,也经常能够看到“录碑”、“整理拓片”的记载,并将不同的拓片作对照。钱君在《忆念鲁迅先生》一文中回忆1927年11月的一天,他和陶元庆一起拜访鲁迅时说:“我们跟他上楼,大家随便谈了一些闲话,因为元庆常为鲁迅先生设计封面,不知不觉谈到这个话题上,并提出民族化的问题来,鲁迅一听,认为很有意思,便想到他所收藏的画像石拓片,于是取出来大家探讨,提醒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些东西中吸取养料……这些精美的画像石拓片,对我启发很大,后来我在许多封面中运用了这些画像的构图和技法,如《民十三之故宫》和《东方杂志》等书刊装帧。”[2]由此可见,鲁迅多年来倾力搜集大量的画像碑拓,并不仅仅是为了爱好而收藏,而是要通过研究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并从中探寻出中华民族的“魂”,即文化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也就是鲁迅后来经常提到的“民族性”。鲁迅建议钱君和陶元庆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上要多运用一些民族形式,认为如果把青铜器、画像石等优秀的图案纹样运用到封面设计中去,会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出现。由此可见,一方面,鲁迅积极推动我国的书籍装帧通过学习国外优秀作品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希望能够创作出具有我国自己独特面貌特征、不同于别国风格的书籍装帧艺术作品。

鲁迅在1927年12月所写的《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所要说的几句话》一文中说:“陶元庆君绘画的展览,我在北京所见的是第一回。记得那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陶元庆君的绘画,是没有这两重桎梏的。就因为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我想,必须用存在于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这才懂得他的艺术。 ”[3]549-550此外,鲁迅在致美术青年的信中也曾多次提到过“地方色彩”或“中国特色”的问题。如“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进知识的”[4]431-432。 “这幅木刻, 我看是好的,很可见中国特色。我想,现在的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4]4-5。“有些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4]80-81。 事实上,无论是“地方色彩”,还是“中国特色”,在鲁迅看来,就是要在艺术作品中保持“民族性”。这种“民族性”都是中国艺术所具有的不同于别国艺术的特点,或者说是中国美术所具有的民族性的特点。鲁迅笔下的“中国向来的灵魂”或 “地方色彩”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民族性”的体现。这种“中国向来的灵魂”或“地方色彩”的文化,充分地体现在鲁迅所设计的书籍中,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典范。

鲁迅于1922年设计、出版的《呐喊》一书,封面既简洁、朴雅,又能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该书可以说是从传统的书籍装帧形式向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过渡的代表之作,也是鲁迅所主张的 “民族性”、“中国向来的灵魂”在书籍装帧上的充分体现。鲁迅在设计《呐喊》一书的封面时以深红色作底色,沉重有力而又鲜艳醒目,它既象征着受害者的鲜血,又昭示着斗争和光明。在一个黑色的长方块上像是用利刃深深地镌刻上去一样地写着两个很有力度的隶书字体——“呐喊”,字体舒展,犹如两个被关在铁屋子里的人正张大嘴巴竭尽全力高声“呐喊”。而在“呐喊”二字四周的黑方块上又“镂刻”上一圈方形的框线,犹如一座牢笼囚禁着“呐喊者”。黑色的方块衬托着“牢笼”和牢笼里的“呐喊者”,象征着旧社会的黑暗在无情地困扰着人民大众。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意思是挣扎着死去比昏睡着死去痛苦得多。但正如金心异(钱玄同)所言:“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3]419-420这“呐喊”就是要唤醒那些正在黑暗的“铁屋子”里昏睡的人们,起来反抗,起来战斗,共同毁坏那囚禁人们的“铁屋子”,推翻那吃人的黑暗的旧社会。

鲁迅《呐喊》一书的封面设计既包含着现代意识,又富有民族特色,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含义。大面积“中国红”和隶书字体等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地成功运用,既简洁醒目,又稳重朴雅。与其说作者在设计书籍封面,不如说作者就在呐喊、在召唤,在传达他自己内心的焦虑与忧患意识,也寄予了他的希望。这些正是鲁迅的改革思想在书籍装帧上的体现。

《桃色的云》是鲁迅最早采用古典图案来装饰书籍封面的作品。它是鲁迅翻译盲诗人爱罗先珂的童话集,1923年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白色封面上,用红、黑2色套印,书的上半部分是由汉画人物、禽兽及流云组成的红色带状纹饰,这种红色纹饰不像《呐喊》封面中的红色那样沉重,带状纹饰像朝霞,又像流云,给人一种飘渺、流动之感。设计者正是利用这种飘渺、流动的纹饰图案,既点明了“桃色的云”这个主题,也告诉了读者:这是一本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书。书的封面下边利用黑色宋体铅字排上书名和作者名,简洁明了,正好与封面的上部纹案形成上下呼应之势。白底、黑字、红色图案,封面总体上给人一种简约、素净的风格印象,又透露出一种浓郁的东方古韵。鲁迅把之前搜集、研习的汉代画像拓片开创性地运用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上,这是他在翻译作品的装帧设计上追求民族化风格的成功尝试,为书籍装帧设计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创下了成功的先例。这也是鲁迅所提倡的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 “古为今用”的思想体现。鲁迅亲自设计或题名的书刊中,很多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除此之外,鲁迅还采用过中国传统的线装书的形式来印西洋画册,以此来表现东方传统文化。虽然他采用这种方法来设计的书刊在数量上并不多,但却很有特色。例如,《会稽郡故书杂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等都采用此法。这些书虽是旧式线装,却又不显其旧,特别是对题笺的设计,意匠新颖,古雅清新,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民族装帧艺术的情趣。另外,1934年鲁迅编的画册《木刻纪程(一)》,“赭石色地,浅赭石色的横长方色块放在书的中间略偏上方,鲁迅所书五个黑色活泼、有力的行书名字,一条黑色的手绘线把这四个字上下隔开,‘壹’字放这四个字的右边;西式翻身,传统的装订形式”[5]。该书的装帧设计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内里却继承着明清时代线装书设计的那种简约、雅致的风格。封面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古雅而富有韵味,很有 “东方的美”,不失为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优秀作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当时很多国人都提出了向西方文明学习的要求,“西学东渐”之风日渐兴盛,大有冲击和动摇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之势。在此背景下,鲁迅面对当时一片西化的呼声,清醒地指出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不要忘了借鉴优秀的民族艺术。一方面,他提出了“拿来主义”,鼓励辨证地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他也再三强调了要在文学、艺术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和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正是他勇于引进西方文化而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中“民族性”的体现。鲁迅这种开放而又自立的文艺思想,不仅在当时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而且直至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间文化交流中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1]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5-26.

[2] 杨永德,杨宁.鲁迅最后十二年与美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5-26.

[3]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 杨永德.鲁迅装帧系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78-79.

Book Cover Designing by Lu Xun and his Embodies Of“Nationality”

ZHANG Shengbing
(Jiangsu Radio And TV University,Jiangsu,Nanjing,210036,China)

Lu Xun was not only a great writer,thinker and revolutionist,but had also made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modern book binding design.He had not only done deep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book binding art of China,but also vigorously introduced good book binding forms from Western World.Lu Xun paid attention to a matter of fundamental national culture—“nationality”while introducing Western excellent culture and fine arts.It is embodied to Lu Xun bravely introduce western culture,at the same time be able to keep this“nationality”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Lu Xun’s book binding design.

Lu Xun;cover designing;nationality

J524.5

A

1009-8445(2012)04-0045-03

(责任编辑:卢妙清)

2012-01-11

张圣兵(1969-),男,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传媒艺术系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装帧民族性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王华清、冯莎书籍装帧设计作品赏析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纪念币装帧卡收藏价值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