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2012-04-14冯成功
冯成功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第二工程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08)
浅谈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冯成功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第二工程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08)
介绍了项目质量成本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了消减质量成本的7项措施,并提出了质量改进成本投入与收益平衡分析的建议。实践证明,通过增加预防与改进成本,可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有效降低鉴定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最终降低项目总的质量成本,大幅度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质量成本 控制措施 油气管道工程 项目效益
当今世界变得越变越小,市场变得越来越大。而市场竞争则越来越激烈,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等现象表明了施工企业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面对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必须整合内部优势以求生存和发展。据统计,大部分亏损的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质量成本占项目收入的20%以上,显然高额的质量成本成为工程项目创收的最大障碍。因此控制和削减质量成本,提高工程项目效益已成为各企业的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是质量成本,怎样才能减少质量成本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1 质量成本的概念及内涵
从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或检测成本和因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所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是定量评价企业质量管理经济性的重要指标。预防成本和检测成本也称为一致性成本,是在项目开展期间,用于防止不合格工程而产生的费用。因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又称为非一致性成本,是在项目开展及项目完成后,用于处理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的一切费用。
(1)预防成本。在长输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中,质量的预防成本是为减少质量损失和检验费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包括质量文件编制费、各工序工艺评定费、质量培训教育费、体系审核费、各工序的预防措施费、质量创新改进费、质量信息统计费、各工序控制费等。
(2)鉴定成本。鉴定或检测成本是按照质量标准对各工序质量进行检测、测试、和评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检测仪器费、仪器效验费、原材料复检费、各工序检验费(如NDT、DT)、检测仪器维修折旧费等。
(3)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成本。因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所带来的损失可分为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返修费、返工费、复检费、让步许可费、停工费等;外部损失是在工程完工后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如索赔损失、保运行损失,企业名誉损失,业务流失的损失等,其中名誉和业务流失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非一致性成本。
2 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
企业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为施工质量不好造成的成本增加,因此要树立提高质量即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如何权衡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应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各质量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下:
(1)预防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成反比关系,因此适当增加预防和改进成本,可以大幅度减少非一致性成本。通常预防成本多发生于项目初始阶段,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发生于项目实施展开阶段,而外部损失成本则多发生于项目投产后的担保阶段。良好的质量是策划和预防的结果,而非检查鉴定的结果。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事先预防,事先预防优于事中、事后控制,因为对质量问题进行预防比返工、返修所花费的成本要少的多,因此提高预防成本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鉴定成本和损失成本,显著地减少总质量成本,则项目可获得更多的利润。这里增加的预防成本可由节约下来的一部分非一致性成本和鉴定成本来提供,从整体上看,并没有额外的质量成本的净增加。
(2)鉴定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成正比关系,因此应通过降低非一致性成本来降低鉴定成本。通过增加鉴定成本,实施较严格的检验把关,实际上是不能减低不符合产生的比例的。例如管道焊接工序,焊接返修率越高,需要复检的费用就越大,同时还会增加初检的比例,以确保更多的焊接缺陷被识别。目前在管道安装工程合同中,通常业主会要求管道焊接返修率小于5%,当超过5%时,承包商会受到处罚。通常管道自动焊环峰的无损检测比例为自动超声波探伤(AUT)100%、射线探伤(RT)10%,但当焊接返修率大于5%时,业主有权要求增加射线探伤(RT)比例至100%,而由此产生的费用则由承包商承担。这种现象是一个恶性循环,生产的缺陷越多,非一致性成本和鉴定成本就越大,因此必须降低质量不符合率,使鉴定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得到消减,这样总质量成本会降低,项目利润则会增加。
错误的观点认为,高质量和低成本是对立的,两者无法兼得,要有好的施工质量必然有高的质量成本,然而通过以上2点分析可以看出,适当的增加预防成本可使整体质量成本大幅度下降,降低的那部分质量成本,小部分用于预防成本投入,大部分则转化为项目所得的利润。
3 消减质量成本的主要措施
找到非一致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并加以预防和改进,同时积极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降低项目的质量成本,为项目赢得更多的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1)建立有效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项目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例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能使项目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质量预防与改进为目标、持续改进项目质量。
(2)建立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标准程序和目标,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方向。首先应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学习,使大家形成共识。再次要编制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程序和明确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质量成本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最后要对有关成本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并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适时控制。
(3)选择质量合格率较高的设备、工艺、材料等,依靠高科技、新工艺来降低质量不符合率。例如管道环缝焊接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各项目的实际情况,并考虑焊接速度、质量、劳动强度、操作的难易度、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最佳的焊接工艺。通常自动焊由于劳动强度小、操作简单、焊工干预少、焊接速度快、合格率高等优点,已成为长输油气管道焊接的首选。
(4)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降低质量成本。高素质的员工在生产力系统中起到决定性因素,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考核、激励和管理等工作。项目各工种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质量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如焊工管理,焊工上岗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培训、练兵,通过正式考试合格后上岗。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定期统计焊工实际的焊接返修率,对于焊接返修率高的焊工应停工,再次进行培训、练兵和考核。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仅提高了焊工的焊接技术水平,降低了焊接返修率,还会激励焊工不断钻研和提高自身素质。
(5)找到非一致性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针对该要因,制定改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消除要因后,非一致性成本则会大幅度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在寻找导致产生返修、返工、报废、降级等质量不符合事件的原因时,通常会发现,数量相对较少的一些项目反而导致了大部分质量问题的产生。正如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所提出的 “80/20原则”[1],即20%的主要原因造成了80%的质量问题,我们就应当试图将这20%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和预防,从而获得80%的质量问题不再发生,而剩下80%的次要原因应在考虑投资和回报比率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加以改正。例如我们对管道环缝自动焊焊接缺陷进行统计分析,会发现约80%的缺陷类型为“未融合”,针对此缺陷展开原因分析后,找到克服此缺陷类型的预防措施,有效实施后焊接合格率则会大幅度提高。
(6)普及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改进质量,以降低评定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应普及和应用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各工序质量控制时,选用质量管理新老7种工具、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方法,开展群众性强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采用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各工序质量合格率等。
(7)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为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氛围。伟大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认为,项目上85%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项目的管理环境和系统所造成的。项目经理作为质量问题的最终责任人,应积极的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氛围,为质量改进及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条件。只有项目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关注,项目全体施工人员才能积极响应、充分参与、共同把关。
4 质量改进成本投入与收益平衡分析
增加质量改进成本投入,可带来的收益包括提高项目各工序质量合格率,进而可提高生产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减少非一致性成本等。但当项目各工序质量合格率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次增加质量改进成本投入时,质量合格率将不再提高。这一规律符合质量管理学中的“边际理论”,因此我们应统计质量改进成本投入与收益情况,实施商业论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使质量改进成本投入与收益达到最佳状态。
5 结束语
项目质量管理时,应定期将质量成本统计并形成报告,以便项目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对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可将项目的质量成本由大于收入的20%减低到5%左右,由此可大幅度提高项目效益,为企业创收。通过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
(1)项目的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非一致性成本。
(2)应适当增加预防和改进成本,以降低非一致性成本,应通过降低非一致性成本,以降低鉴定成本,最终降低整体质量成本。
(3)可有效实施上文中建议的消减质量成本的7项措施,积极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以降低项目质量成本。
(4)应统计并分析质量改进成本投入与收益的比例,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使质量改进成本投入与收益达到最佳状态。
[1]菲利浦·克劳士比.消减质量成本[M].杨刚,林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quality cost are introduced,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and cost is analyzed.Seven measures for decreasing quality cost are put forward,and the balance analysis between quality improving cost and benefit is proposed.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projects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prevention cost and improvement cost,and that the quality cost of the projects can be decreas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projects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 by effectively reducing appraisal cost and non-conformance cost.
quality cost;control measures;oil/gas pipeline project;benefit of project
冯成功(1982-),男,中油管道二公司质量工程师。现负责长输管道安装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致力于管道、储罐安装工程焊接和防腐技术研究。
201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