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邓小平的政治胆略和科学发展思想

2012-04-14戴育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科学

戴育滨

论邓小平的政治胆略和科学发展思想

戴育滨

邓小平在历史转折关头,以无私无畏的政治胆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地解决历史发展问题,实现建国后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拨乱反正,把建国后的冤假错案纠正过来,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邓小平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胆略,统一党内外思想,完成不朽杰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全过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政治胆略;科学发展;实事求是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举国哀悼。同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举国欢腾。在悲喜交加之际,摆在中国人民面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必须对国人和世人作出明确而又科学的回答。邓小平在这历史转折关头,以无私无畏的政治胆略、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科学发展思想,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的伟大转折,亲自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党的指导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达到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目标,并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邓小平的政治胆略

1.解放思想,坚决纠“左”,实现建国后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1973年,毛泽东在“文革”内乱中起用邓小平时,称赞他“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从严重的政治挫折中崛起,主持中央党政军日常工作。但他立即实行全面整顿,纠正“左”倾错误的做法为毛泽东所不容,于1976年4月被毛泽东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第三次遭受沉重的打击,然而他毫不气馁。由于邓小平的整顿思想和业绩大得党心、民心和军心,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

众望所归的邓小平,又由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老同志的努力,排除“左”的干扰,恢复其中共中央各项领导职务。邓小平义无反顾地决心纠正“左”的错误。可是,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以毛主席的继承人自居,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造成1976~1978年党的各项工作两年徘徊。显然,当时不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人民的思想就不可能解放,中国就不能前进。

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于1977年5月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列主义……一个人讲的每一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1](38)面对“两个凡是”,他明确表示:我不出来没关系,但“两个凡是”不行,我们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这是何等政治勇气和政治胆识。他大力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并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1](141),并尖锐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143)因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这个讲话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接着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了全局性拨乱反正与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胆略,将永远鼓舞我们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2]。

2.拨乱反正,把建国后的冤假错案纠正过来

从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6月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全国各条战线展开拨乱反正的时期,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所谓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首先在思想意识方面,坚持解放思想,打破了在干部群众中盛行的个人崇拜和左倾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使党内外思想活跃起来;按照有错必纠的原则,把建国以来特别是“文革”中受到打击、诬陷、迫害的党政军干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上至刘少奇、邓小平、彭真、彭德怀、杨尚昆、陶铸、薄一波等,下至一般干部群众恢复其应有的名誉,还给予经济上适当的补偿,其人数达300多万人。此外,还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及其他劳动者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分出来;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侨务政策、宗教政策等。这一措施医治了几千万人的创伤,正确处理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有效地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我党实事求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优良作风得到了恢复和发扬,把党和毛泽东在人民中的崇高威望重树起来,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错误的光明磊落的风范。

正当党中央下大力气纠“左”,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一股右的思潮,他们歪曲“解放思想”,公开打着“民主”和“人权”的旗号,诽谤和攻击社会主义、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和毛泽东思想。他们利用林彪、“四人帮”时期遗留的社会问题和一些人一时思想上的混乱,蒙蔽或煽动他们结成秘密或半公开的组织,甚至与台湾及国外的一些反动势力和“四人帮”的党羽进行一系列破坏活动。对此,邓小平高度警觉,保持清醒头脑。他明确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就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他在1979年3月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对“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彻底地批判了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并坚定地指出:“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173)。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邓小平带领全党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冲破重重难关,把一个混乱的国家变成一个有秩序地进步很快的国家,顺利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强调不仅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而且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3]。

3.科学决策,完成不朽杰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在“文革”刚结束3年多的时间内,要正确总结建国30多年特别是“文革”的经验教训,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1](298)人们一时搞不清为什么?难道在“文革”前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不对的?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歪曲和篡改,弄得毛泽东思想面目全非,是非难辨,党内外有一些人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持否定态度,有的人说,我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如何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科学面目?如何正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同林彪、“四人帮”的歪曲、篡改区别开来?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为了从根本上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三中全会路线上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必须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必须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否则,党内外就会发生严重的思想混乱,迷失前进方向,就不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1979年11月起,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党中央开始起草《决议》,邓小平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和非凡的政治智慧,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先后发表过9次谈话,始终正确地指导《决议》起草工作。《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对“文革”作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方面和错误之处,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因素。《决议》总结党在建国以来的历史,总的来说,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同时指出,由于对形势和国情的认识有偏差,犯过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上的急躁冒进的错误,特别是深刻分析与总结了“文革”这样的全局性错误及其原因与教训。最核心的是《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从而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决议》明确肯定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尽管毛泽东一生中犯过错误,特别是晚年的严重错误,但就他一生来看,功大于过,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关于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决议》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了科学的概括。这就正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与林彪、“四人帮”的歪曲、篡改区别开来,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决议》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决议》,充分体现了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上的高度成熟和邓小平的政治胆略,证明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重新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

以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停止了“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还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宏伟新局面,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揭示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构成的科学体系。

1.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前提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1](143)这段讲话,比较完整地反映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思想。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唯上,不唯书,敢想敢说,敢闯敢干,勇于探索,不畏风险,从不囿于已有的结论,从不满足已获得的成就。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重视中国的全面发展,始终致力于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始终努力纠正“左”、“右”两个方面的干扰和妨碍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种种错误倾向。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里讲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4](371)这无疑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总结,它不仅强调了这一思想是“全方位的”,而且强调这一思想在“各个方面都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表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全面科学发展的思想是明确而一贯的。

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国情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论断,在当时是要有理论胆略和实践勇气的。他说过这样三句话:实践证明做对了的就坚持,做得不够的就补充,做错了的就赶快改。他还说过,客观实际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政策也要随之相应地变化。这些都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因为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出现思想僵化,就会固守经验或本本;思想一旦僵化就不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就无法实现;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出现主观主义的或盲目的发展,科学发展同样不能得到实现。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都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因子[5]。

2.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理论品质

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他着眼于对时代、形势发展的新认识,在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方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而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倡导“先富论”,又提倡先富带后富,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目的。1986年,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时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4](166)

抓住机遇,快速发展。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方讲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4](377)邓小平把“发展是硬道理”同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还是丧失时机等联系在一起,这是极具战略眼光的远见卓识。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否敢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包括是否敢于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的改革和发展,在一些干部和群众中,认识并未统一和解决,以至于在实践上有些同志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地向前闯。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鼓舞下,全党、全国人民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高潮,思想的解放迅速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充分体现科学发展思想的理论品质。

3.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内在动力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全国各族人民在发展中得到实惠,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群众。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体现在“三个有利于”思想、“三步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4](372)。“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包括了生产力标准,而且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大多数人,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全民的共同富裕,这都体现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

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256)。2000 年,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三步走”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邓小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相协调。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为,良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求人们放弃需求来保护环境是不可能的;同时,以牺牲环境、滥用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也不是真正的发展。根据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更高水平的发展意义[6]。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了苏共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经验教训,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以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使全党全国人民摆脱了思想混乱的局面,达到了高度的团结,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继往开来中开拓前进。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不仅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为今天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胡锦涛.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R].2004-08-22.

[3]唐洲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对党的建设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9):7-1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书林.探究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基本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2):21-24.

[6]卞 敏.论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13.

Deng Xiaoping’s Political Courag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deology

DAI Yu-bin

Deng Xiaoping has selfless and fearless political courage and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He can advance with the times,therefore,he solved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alized the great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He brought order out of chaos,corrected the wrong justice and realized the great change of CPC’s work center.Deng Xiaoping united the ideas of inside and outside of party,completed the immortal masterpiece“the resolution to CPC’s history problem after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H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Deng Xiaoping;Political courage;Scientific Development;Seek truth from facts

戴育滨,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64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广东和谐社会”(05A-02)

(责任编校:彭大成)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科学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点击科学
“实事求是”定乾坤
科学大爆炸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科学拔牙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