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的启示
2012-04-14孙民
孙 民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当代中国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
——“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的启示
孙 民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从近期召开的“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可以预见当代中国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马克思主义应该在更加宽广的视域中研究,即增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划界意识,加强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比较意识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拓展;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深化问题意识和现实意识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觉意识。
马克思主义 ;比较研究;划界意识;社会现实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和拓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这是学术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法国思想家德里达说过:“反复阅读和研讨马克思是我们的时代责任,没有这种责任感,也就不会有将来。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1]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理论,是真正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华,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在当代中国,真正地从理论和实践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学术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揭示或切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现实生活,从思想上发现并找到揭示社会现实的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因此,国外马克思主义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国外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彰显了他们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眼光,它所要解决的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不难看出,推进和深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应该在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的视域中,站在一个较高的理论制高点上,借鉴一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从而实质性地深化和拓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年4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和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在河南洛阳成功召开,这是第一次由五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会联合召开的学术会议,会议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参加会议的学者普遍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在开放的、比较的视域中展开,应该有深刻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无疑,这对于当代中国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展示了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方向。
一 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有自觉的划界意识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已经30多年了,从最初的否定性评价到今天的肯定性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已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显学”。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概念模糊,前提问题没有澄清等等。今天,我们如何进一步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对它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仍然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人所共知,马克思主义是宽容的理论,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固步自封、僵化教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的召开,本身就说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自觉,预示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有新突破,应该在理论自觉、研究方式、问题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不仅仅是资料的引进,观点的介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其价值做出合理的客观评价,弄清其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人们只是笼统地、宽泛地予以研究,问题仍然是问题。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认为,今天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我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显学”,进一步研究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他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有自觉的“划界意识”,“划界意识”不是硬划界,而是软划界,其内涵是:其一,弄清在什么意义上进行划界;其二,不要有意识划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划界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基础性“划界意识”。选择有学术影响力比较大的流派和代表人物,排除主观片面的判断。在划界时,要有客观的尺度,排除主观的想象,放在20世纪国际交流的大视野中,也就是放在国际学术界考量。比如,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要清楚它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及其它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要站在国际学术界评价,避免低估或高估,做到客观公正;第二是“深层次划界意识”。在“基础性划界”的前提下,要选择有较大影响力,与马克思有关的,或受马克思影响较大的学派进行研究;要把这些流派与马克思的真实关系做出客观的、真实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评价;第三是“现实逻辑”。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不仅要有理论文本,而且要有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统一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批判意识不能仅仅依靠理论逻辑,而更要依据现实逻辑。
在此基础上,衣俊卿教授进而引申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的思想性在于与当代世界对话,与今天人类对话,能够解决当代的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有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这两个逻辑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研究意识。马克思主义能更好地解决我们人类当前所面对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我们的研究要把事实评价和价值评价统一起来,真正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在这里,衣俊卿教授提出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第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有自觉的理论自觉,就是要处理好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第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与最前沿的国际学术界对话,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血液;第三,切实把握好社会现实,这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本质精神的关键。
我们知道,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理论形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首先要把握的问题。无论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据。南开大学闫孟伟教授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是从国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出发解决他们所处的具体问题;而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指导下研究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当社会处于激烈变动之中,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凸显出来,这更能激发理论自身的发展。应该把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兼收并蓄,创造性地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如何划界,闫孟伟教授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从新民主主义到今天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版本。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版本,它是在改造中国的实践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二是学术版本,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现了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实践版本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改造而获得的理论自觉,实践版本具有政治权威性。学术版本是对实践版本的学术反思,对其合法性的反思,需要有学术自由、学术理论内涵。学术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学术理论自身。学术版本是在学术交往中形成的,必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版本与实践版本保持必要的张力,不能用政治的权威干预学术自由,避免学术异化。任何压制学术,用权力干涉学术,都会造成学术的贫乏。实践版本应保持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近几年学术理论界争论较大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这不仅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解,而且还关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闫孟伟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版本与学术版本的划界,提供了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现实性与学术性的关系的视角。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学术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任何割裂二者的内在关系,都会脱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会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与现实的关系中,深化其研究。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今最富有生命力的理论,而且是最关注人类命运的理论,它的深刻内涵就在于现实与学术的本质统一。高校是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应在高校的师生员工中,从学术与现实两个维度创新马克思主义,真正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行动的主心骨。
二 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比较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的理论,它既有广阔的理论视野、深刻的理论内涵,又有现实具体的针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地在对话中彰显其当代意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只有保持必要的张力,在比较与对话中,才能实质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中国维度,世界维度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中国维度,又有世界维度,它们之间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
在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身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寻找理论资源,从而为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视角。应该说,研究的本身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强调,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维度,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结合起来,在比较的视域中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启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提升研究深度、提升学术水平的根本所在,这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理论自觉。比较研究的内涵是:从自然状态研究转向现实状态研究,从历史形态研究转向理论形态研究,从课题形态研究转向主题形态研究。
显而易见,梁树发教授的见解深刻地启示我们,实质性地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应该充分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而且成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源泉。任何主观或偏见,都不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共有的特点,更应该拓宽视野,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
前文所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在马克思主义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比较或更加切近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事实表明,之所以能取得这些重要成就,是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发,也就是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许多方面受益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这是不争的事实。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同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西方马3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价值。陈学明教授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当代中国命运是紧密相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经历三个阶段:第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使我们冲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本质。第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人们在不断地追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何在?我们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获知:苏东剧变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这对于我们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三,本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起点,如何解决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西方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生长点。无疑,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打开了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通道,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走向深度、广度的重要媒介。可以相信,当代中国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将继续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这对于我们拓展和深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不可缺少的路径。
本世纪以来,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潮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异军突起,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亮点,那就是后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尽管人们无法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我们承认,研究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身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资源。中国人民大学曾枝盛教授认为,我们在对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中,要吸取教训和启示:(1)后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主体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今天,工人由经济主人变为下岗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工人阶级继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体作用,值得我们深思;(2)后马克思主义针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出现的官僚主义、特权主义、腐败主义等现象,提出多元激进民主的社会主义策略,值得我们思考;(3)后马克思主义认为许多马克思主义概念范畴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当代,我们应该慎重对待。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认为,后马克思主义不是独立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外的思潮,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分支,后马克思主义作为借助后结构主义来解构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离经典马克思主义已经很远,与后现代主义有某些共性,表现出非马克思主义倾向。中共中央编译局周凡研究员探讨了卢卡奇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其实,中西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的共识,比如田辰山教授的《中国辩证法》就是一部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力作。在当代中国学术理论界,一大批知名学者站在中西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发展马克思主义,张世英、赵敦华、张祥龙等就是典型的代表。因此,当代中国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域会更加开阔,研究的问题域会更加完善,理论的深度会更加深刻。这也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就是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它既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又是对西方文化的发扬光大,更是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揭示。
三 应该拓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缺乏实质性的创新,抽象代替具体,意识形态代替分析论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没有显现出来。如何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如何切近或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探索。列宁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事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没有纯粹消极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2]因此,实质性地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必须在方法论上拓宽,方法论上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
因此,方法论创新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方面。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强调,应该运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他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分析的传统,缺乏西方分析哲学的视角,而更多的是大而化之的概念分析,缺乏实质性的创新研究。西方具有逻辑分析、数学逻辑的传统,而这正是我们的学术研究所缺乏的。如果我们与国际学术界对话,就必须借鉴分析哲学的传统。他进一步指出,对语词、文本要有逻辑的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区分开来,不区分,内涵就不明确。创始人是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是有差异的,马克思主张从实践出发,恩格斯主张从自然出发;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人的辩证法、实践辩证法,也是社会辩证法,而恩格斯的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强调自然界的自身运动,与人的活动无关,这样,异化、人道主义、社会革命就没有凸显出来。再如,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这样的概念也不明确,马克思的思想只能是成熟时期的思想。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也缺乏分析哲学的视角。比如劳动概念就缺乏系统的分析,作为自觉自愿的劳动与作为强制性的劳动是有区别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也是不同的。因此,引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避免概念的笼统、模糊,能够实质性地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不可否认,在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逻辑混乱、概念模糊,建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建立在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基础上,俞吾金教授的上述观点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学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现实性最强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真正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的有机统一,从而真正地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境界,就必须运用三形态分析框架。所谓三形态分析框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形态、学理形态和政治形态。本来马克思主义的三形态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但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三形态是处于分离状态。这样,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不能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
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有问题意识,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所出现的新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很难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理论逻辑以现实逻辑为支撑,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指导。要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思路。要区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中国元素就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逻辑地统一在一起,它具有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的统一,真正实现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化、学理化的有机统一。
不难看出,韩庆祥教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问题,就是学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应具有稳定性;作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应始终保持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但二者并不是分离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是有机地统一的。
四 立足于社会现实研究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可以说,至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关注社会现实。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是千年伟人,千年思想家,是因为,马克思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是为人类的解放而研究。因此,揭示或切入社会现实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我们要真正与时俱进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就应当注重从马克思针对其历史语境和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和论述中,领会并阐发其思想的内涵、立论的根基及其具有的普遍意义,结合我们所处的历史语境加以运用和创新,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思,是在人们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与人类生成发展的总体性的历史之中展开,它不断地深入到人类历史的过去和未来之中,又从过去和未来返回到当下的历史境遇,从而不断地深化对人类命运,尤其是当下人类命运的关切。[3]
真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现实的方式,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使命。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从马克思的社会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关注社会现实的方式。他首先引证海德格尔关于马克思重要论述。海德格尔说,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海德格尔又指出,现今的哲学只是满足于跟在知性科学后面亦步亦趋,这种哲学完全误解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双重现实,即经济发展与这种发展所需要的架构;而马克思主义懂得这双重现实。吴晓明教授进而引申出自己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的社会变革最后切入到社会现实。
在此基础上,吴晓明教授进一步指出,实事求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事实是现实的事情,求是是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实事求是要求要面向当代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真正切入了社会现实。因为社会现实不是在感官或感觉中被感知的,现实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黑格尔认为,主观思想是外部反思,从来不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而只是把一般原则用在任何内容上去。比如,长期影响我们的教条主义、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黑格尔批判的外部反思,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提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真正地揭示或切入社会现实。无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只要揭示或切入他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他们就能真正地切入了马克思主义。
始终把握社会现实,应该成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要始终有现实关怀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鉴传今研究员认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要明确,目的不明确,就无法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长期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所以难以深化,是因为我们的研究目标不明确。无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心要落在社会现实上,也就是说,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我们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最终是为了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因此,要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资源,发展马克思主义。鉴传今研究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真正地从社会现实出发,只有从社会现实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
在这里,鉴传今研究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只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所开创的新道路,从而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以资料性质的研究为主,而是要进一步朝着联系实际和具体化的方向展开。中国化不仅研究中国的历史,中国今天的环境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且还要关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各种哲学思想。[4]
五 结语
马克思主义研究如何真正切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共同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它博大精深,宽容开放,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我们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诉求,更是一种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
(一)问题眼光。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能否提出真正的问题,是考量我们是否切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起,就深刻地把握时代的问题,正是为了解决时代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没有问题意识,就无法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西方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问题、新特征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提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然,马克思主义不但提出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且还超越时代,真正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卢森堡说过,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没有用了,而是我们的需要还没有达到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高度,这个见解是入木三分的。
(二)现实眼光。正如前文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学术性并不矛盾,而是有机地统一,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没有现实性,就没有学术性,反之也然。因此,是否具有现实眼光,是考量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试金石。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与世界的社会现实是有机统一的,也就是说,把握中国的现实,也需要理解世界的现实;理解世界的现实,也要理解中国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既要立足于中国,又要面向世界,把握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也是理解中国现实和世界现实的需要,从根本上是为了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三)批判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理论,这种批判不仅是理论批判,而且是现实批判。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起,就勇于自我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才能对现实的把握、对理论的把握切入实际。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构成马克思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变革的内在超越精神。
(四)大众化眼光。马克思主义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为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写《资本论》,是让每个工人读懂的理论,是让工人阶级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起,就是为了工人阶级这个大众。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变成远离大众的空洞教条。
刚刚结束的“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其学术价值就在于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指明方向,引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深入,真正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可以说,这次会议开启了在宽广的学术领域,在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会通中深化和拓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预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我们期待着,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更加注重理论创新,会更加注重现实关怀,会更加切入中国的实际。
[1]〔德〕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2]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3]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6(4):4-16.
[4]田辰山.中国辩证法[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0.
New Trends of Future Marxism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Enlightenment of“The Seminar on Marxism Theory in the Sino-Foreign Comparative Context
SUN Min
(School of Marx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New trends of future Marxism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n be predicted from“The Marxism Theory Seminar in the Sino-Foreign Comparative Context”held recently:Marxism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in a more extensive perspective,that is,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demarcation in foreign Marxism studies,to enhance the comparison in foreign and domestic Marxism studies as well as the expansion of methodology in the study,and to stress that more attention be paid to the social reality.Deepening the problem and reality awareness should become the consciousness of Marxism studies.
Marxism;comparative study;demarcation;social reality
A81
A
1674-5310(2012)-05-0001-07
本文受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建设重大专项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当代发展”的资助(项目编号:HNSK(B)12-18)。
2012-06-05
孙民(1969-),男,河南濮阳人,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胡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