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预防和处理

2012-04-14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临潼710613杨延平任宝明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肾造毒血症尿路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临潼710613) 杨延平 任宝明

尿脓毒血症是腔镜下碎石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特征是起病急骤、转归较快、病死率高。现对3987例接受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46±15岁。单侧肾结石2例,单侧输尿管结石1例,双侧肾结石1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其中1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2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前血常规检查均正常,尿常规检查白细胞+~/HP,6例均术前静脉应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1~3d。行mPCNL术2例,URL术4例。术中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时间为60±25min。mPCNL组1例放置F6双J管,1例未放置双J管,穿刺通道均留置F18肾造瘘管,4例URL术逆行置入F6双J管。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常规抗感染。术后2~10h内,4例出现高热、寒颤、心悸、烦躁不安,体温达39℃以上,2例体温36℃以下。呼吸急促,血压降至80/50mmHg以下,心率>110次/min,尿量减少,其中5例出现肾区钝痛不适,1例神智模糊,呼吸深长,有过度换气表现。4例血小板下降,3例肝损伴黄疸。临床均诊断为尿脓毒血症。

2 治疗方法 诊断为尿脓毒血症后,首先是病因治疗,原则是在休克未纠正以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补充血容量,以输注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当的胶体液、血浆或全血,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应用抗菌药物和处理原发感染灶。纠正酸碱平衡。应用心血管药物,改善心功能。出现中毒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稳定溶酶体膜、缓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需要营养支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依据中心静脉压、尿量决定补液量,在补足血容量的前提下,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进行血培养及中段尿培养与药敏试验,给予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如术后尿路仍有梗阻引流不畅,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方法解除梗阻保证引流通畅。其中3例输尿管碎石术后再次行MPCNL放置肾造瘘管。

3 结 果 5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尿量逐渐恢复至正常,48h内逐渐停用升压药,待体温和血常规完全正常,同时血和尿培养阴性后停用抗生素。其中1例术后病情急剧恶化,由尿脓毒血症转归为感染性休克,第6天出现MODS,经抢救无效死亡。血培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4例,克雷伯菌感染1例。死亡者血培养的结果是多重耐药绿脓杆菌感染。

讨 论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或体温降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白细胞升高或降低等[1]。当尿路感染出现临床感染症状并且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即可诊断尿脓毒血症。尽管近年来诊断手段有所提高、脓毒血症的院内病死率由原来的27.8%下降至目前的17.9%。但严重的尿脓毒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40%,特殊人群尿脓毒血症的病死率更高达25%~60%[2]。上尿路结石使尿液瘀滞易并发感染,同时结石作为异物促进感染的发生,感染可以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对肾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在未去除结石之前感染不易控制,严重者可并尿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3]。因此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更易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且部分病人临床治疗较困难。一旦转归为感染性休克,未经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与结石治疗相关的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为1%,而病死率高达66%~80%。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预防和处理:①术前尿常规检查、中段尿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根据结果控制尿路感染;如有多发性、鹿角形或铸形结石,可于术前静滴抗生素。即使尿培养阴性,手术当天也应选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应在尿液引流通路建立后用药,以防止肾盂压过高产生组织损伤及反流;如患侧输尿管梗阻,以上检查未获得阳性结果,术中查见尿液浑浊甚至呈脓性,则考虑肾盂尿液存在感染,应建立尿液通畅引流后中止预定手术。若白细胞高可结合尿培养,先行抗炎治疗,有时需PCNL引流;即使尿常规正常,因结石梗阻,上段尿液引流不畅,感染仍可存在;调整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围术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器械灭菌严格,两台手术之间应保证足够的时间消毒腔镜器械,如有必要可选择开放手术,降低尿脓毒血症发生的几率。②术中注意灌注液流出顺畅。在Peel-away鞘与镜体本身口径相近时,应适当降低灌注液压力,间歇拔出镜子排水减压。一旦出现寒战,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20mg术中采用低压灌注,推荐手工灌注而不采用灌注泵,为避免肾盂内过高的压力,尽量减少术中冲水压力,可使用50ml注射器手动冲水并及时减压,操作轻柔,根据术中情况调整灌注压力,降低肾盂高压,减少尿液反流。建立肾造瘘时,常规给予20mg速尿静脉注射,使肾小球的滤过压高于肾内压,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反流和灌注液外渗[4]。术中查见尿液浑浊甚至呈脓性,则考虑肾盂内存在严重感染,不宜一期碎石,宜改为经皮肾穿刺造瘘后中止手术,待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碎石。对疑有感染的患者,冲洗液中也加入庆大霉素或甲硝唑。术中如发现结石上方尿液混浊、似破棉絮状组织时,还需留取尿液标本行培养。碎石结束后留置双J管引流。严格操作规范严防出血、尿外渗、周围脏器损伤等,气压弹道可以将结石碎为粉末,但这不是手术目的,根据作者经验,一般碎成直径2~3mm即可顺利排出,无需强求结石击碎成粉,否则会延长手术时间,明显增加术后感染可能。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出现医源性感染。③术后保持肾造瘘管和D-J管引流通畅,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术后出现高热及低血压倾向,要立即意识到感染扩散可能,尽早给予有效干预,避免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对于术前、术中考虑为感染高危人群的患者,细致观察,积极抗炎补液治疗,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对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表现的患者,尽早应用广谱抗生素,有中毒症状者加用激素;合理补液,加用利尿剂,可延长留置导尿的时间,防止尿液返流。尿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性休克是一个连续的病变过程。因此,尿脓毒血症的早诊断、合理处置对阻止疾病的进展和降低病死率起着关键的作用[5]。如疑为尿脓毒血症,须尽早行稳定血压和维持呼吸道通畅、包括补充血容量,改善心功能,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平衡。早期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可显着提高存活率。在留取标本后,可联合使用,广谱、高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缩短病程。后根据临床疗效及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抗菌药物是治疗尿脓毒血症患者重要的药物之一。在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出现的脓毒败血症时,如合并因素与治疗有关,应该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方法控制这些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双J管、肾造瘘管进行充分的引流是基础。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后,应密切观察(T、HR、BP,尿量神志等),开放深静脉,监测CVP,快速扩容,在高级别广谱抗生素保护下予氢化可的松等激素,适当的升压药物,快速降温等。

[1] Wagenlehner FM,Weidner W,Naber KG.Optimal management of urosepisis from the urological perspective[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7,30:390-397.

[2] Brun-Buisson C,Meshaka P,Pinton P,et al.EPISEPSIS:a reappraisal of the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of severe sepsis in French intensive care units[J].Inten Care Med,2004,30:580-588.

[3] 高 旭,许清亮,陈 策,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重症感染诊治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1):33-35.

[4] 薛 蔚.术中应用利尿剂预防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7):131-132.

[5] Rivers E,Nguyen B,Havstad S,et al.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N Engl J Med,2001,345:1368-1377.

猜你喜欢

肾造毒血症尿路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肾造瘘管的效果比较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规夹闭肾造瘘管的必要性研究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肾造瘘管在PCNL术后的应用价值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羊肠毒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