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思考
2012-04-14张富谦
张富谦
(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 江苏 南京 211500)
提高化学作业有效性的思考
张富谦
(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 江苏 南京 211500)
针对当前化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化学作业;有效性;几点建议
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倡素质教育,特别是我省“五严”背景下的今天,学生的课业依旧严重。当前作业的主要问题是过多过滥,大量作业是重复练习,缺乏针对性、探究性。有些老师平时在布置作业时,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总认为“熟”一定生“巧”,“巧”就一定能考高分。这种状况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抑制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位学生轻松愉快地取得学业和能力的双丰收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一、作业内容的精细性,体现“质和量”的思想
目前化学教学中作业的“拿来”想象较为严重,部分老师将教辅资料、试卷集、中考试题等不经筛选直接印发给学生,致使作业有的过难,有的过易,题目机械重复且题量大。为了应付老师第二天检查,学生们常做到半夜,少数学生既不堪重负,又不敢违命,干脆抄袭,既省时间,又不挨批评。这种现象不仅常常发生在我们称之为“差生”的身上,而且也会发生在我们所谓的好学生身上。因此,作业量要适当,作业负担过重往往造成学生草率从事,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作业一定要做到科学地选编试题,做到内容的精细性,体现“质”和“量”的统一。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本参考书是完全适合你的每一节所对应的课后作业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在大量的教学资料中精心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例题、练习题、反馈题等,而不是不分题目的特点,一股脑的搬到课堂上来。在“质”上,题目要紧扣课堂所讲内容,尽量使每个题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思考性、探索性,兼顾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题的编排上既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不加推敲信手一划,尽量使学生所做的每一个题既不滥竽充数,又不刁钻怪偏,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在此基础上,还要科学地控制作业题的“量”。题目太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业效果。一般来说,在每节课后布置25分钟左右的作业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和所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二、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每个学生对作业有着独特的需要,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有不同的发展”。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练习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还要有拓展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作业设计就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以人为本的作业,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第四单元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分层作业:
根据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计算。
基础题:(1)氧化铁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氧化铁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4)80g氧化铁中含铁元素多少克?
提高题:(5)多少克氧化铁中含铁元素14g?
(6)80g氧化铁中含有的铁元素与多少克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相当?
拓展题:10t含氧化铁9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以制得多少吨铁单质?
这样分层推进的操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发展”的思想
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传统的作业比较注重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主要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忽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发挥化学作业的主要作用,既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又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注意形式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笔者认为,作业形式可以是一张讲义,即常规题型,可以是某个问题的调查研究,也可以是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实践、探究和创新的过程。
例如,在学完《生活中常见的盐》后,我设计如下作业:
(1)上网调查:①为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人们每天需摄入多少克食盐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而排出的氯化钠?若长期食用过多食盐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②以“氯化钠的妙用”为题编制资料卡片。③在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有哪些?
(2)走访了解: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原理。
(3)动手实验:自己收集草木灰样品,检验草木灰中是否含有 CO32-。
这样做,老师虽然辛苦一些,而且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提高考试分数有多大帮助,但是,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把封闭型的学科作业改为由师生共同构建的开放型作业,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让化学作业与时代同步发展。
四、作业内容的趣味性,体现“快乐学习”的思想
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现行教材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联系,且内容丰富有趣,教师可根据实际,编些贴近生活、有趣的习题,以增加化学与生活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提供学生讨论,使学生成为做作业的主人。
例如,通过不失时机的穿插一些化学谜语,提高作业兴趣。在学习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后布置:新媳妇学当家(打一仪器名)——试管,一路洒落十升粮(打一仪器名)——漏斗,杞人忧天(打一实验操作)——过滤,考卷(打一化学用品)——试纸。学完元素后布置(打元素名):钱包丢了——铁,水上作业——汞,品德高尚(元素三)——锌磷镁。
通过趣味实验,提高作业兴趣。在学习碳酸根离子的鉴定实验之后,布置完成“会沉浮的鸡蛋”实验。把一只新鲜的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浓盐酸(在家中做可用洁厕灵)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下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几次。
设问: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②用物理和化学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反复多次现象的原理?③自己在家中用食醋代替浓盐酸试一试(先放鸡蛋后倒醋),观察实验现象,并与用浓盐酸和鸡蛋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通过完成小论文,提高作业兴趣。在学习CO的化学性质后,要求学生用拟人的手法写一篇“CO的功与过”的小短文。
通过环保知识竞赛,提高作业兴趣。冬天用煤火取暖,常常发生煤气中毒事情,请您分析一下原因?氢气作为燃料,有许多其它燃料所不及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多用食品添加剂?等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产生快乐学习的激情。
五、作业内容的开放性,体现“创新”的思想
开放性作业是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信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思考问题,善于打破常规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习和训练演绎、归纳、比较、综合等抽象思维,培养学生“推陈出新,举一反三”式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形成》后布置: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够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某课外小组需要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做实验,怎样使硝酸钾固体较快地溶解于水中?请提出你的操作建议,并说明理由。
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后布置:某同学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细铁丝在瓶中未能持续燃烧,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后布置: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中和反应实验时,由于忘记加酚酞试液,不知二者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因此他们就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并展开探究。
【做出猜想】他们的猜想:溶质只有Na2SO4。
你的猜想:(1)溶质是______;(2)溶质是________。
【设计实验】请选择你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说明(写出方法、现象、结论)。
这些作业题的答案不唯一,开放性较大,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由他们提出想探究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的过程”的基本理念。
总之,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特别是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业布置观亟须转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树立面向全体、新颖多样、重视学以致用、培养能力的作业观和新的化学作业设计理念。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体验,能力得到提升。
1008-0546(2012)03-0016-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