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疾病综合防控措施

2012-04-13付春海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松原138003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猪只养猪规模化

付春海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3)



规模化猪场疾病综合防控措施

付春海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3)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单位的增多,经营规模的扩大,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畜禽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导致了猪病的广泛流行,严重制约养猪生产持续发展和影响养猪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只有采取疾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才能降低生猪发病和病死率,提高养猪效益。

1 保证良好营养水平

猪群整体有良好的健康水平是减少传染病发生的首要条件。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维持最佳免疫状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营养在促进生长的同时,还会改善免疫系统。任何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摄入过多都会给免疫功能带来危害,增加机体对疫病的易感性,蛋白质能量下降,可引起机体淋巴组织广泛性萎缩,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导致营养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仔猪早期发生营养缺乏,对免疫系统是特别有害的,营养极度不良,往往使机体的抵抗力及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

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猪只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猪只产生较强的抗病能力。仔猪初生后让每头仔猪尽早吃足初乳,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断奶前后补饲高质量的教槽料。

2 猪群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猪病的发生和传播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动物机体受到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时会发生生理状态的改变,会造成猪只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严重时会引起猪只的死亡。影响猪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密度过大、空气污浊,都会使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猪体的抵抗力下降,动物接种疫苗后不能取得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如果环境差,CO2、NH3、H2S、CO等有毒有害的气体浓度高、使猪感染或诱发呼吸道疾病,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菌,即使抗体水平较高的动物群体,也存在着发病的可能。

改善猪舍环境,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

3 尽可能减少应激

应激的动物比正常动物更容易得病,在养猪的生产中,能引起猪只应激的因素很多,如高温、低温、密度过大、有毒有害气体,饥饿、饲料变化、断奶、去势、注射等均可引起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对一些传染病易感性增强,导致各种疾病的流行。

为减少应激,在饲养过程中,应防止猪只过度拥挤,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猪舍要保持干燥、清洁,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避免潮湿。猪群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混群,保持猪舍安静。饲粮保持相对稳定,不要突然变换饲粮,更换时要有过渡,保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采取任何会造成猪只应激的行动之前都要考虑能否降低应激。

4 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异地带进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集约化养猪业,必须建立较完善的繁育体系,至少应建有良种繁育场和商品繁殖场,根据发展计划,猪场要培育自己的基础母猪群,自己养公猪和母猪,本场繁殖仔猪,自己养肥猪,避免从其他猪场带来传染病。对新购入的种猪必须做好产地检疫,运至本场后要再次经过兽医检疫,并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后,全身喷雾消毒后运入猪场或混群饲养。多年养猪经验证明,从源头上抓起是十分重要的,凡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养猪场很少发生或不发生传染病。

猪场全进全出最重要,每栋猪舍不能清空的循环进猪饲养方式是猪场疾病绵延不绝的罪祸之一。规模化猪场最好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种猪场至少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即使是商品猪场,至少也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混群,减少猪相互接触和降低应激,从而降低发病。

5 加强和执行科学的免疫和保健

5.1 采取严格的清洁、消毒规程 做好养猪场环境、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猪场要严格执行合理消毒制度。定期的全场范围彻底消毒,圈舍、用具消毒要做到彻底。消毒时首先彻底清扫舍内的灰尘、粪尿,再把地面、墙壁甚至顶棚等用水冲洗干净,最后再使用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要注意消毒药的使用方法。定期更换消毒药种类。

5.2 坚持合理的免疫预防接种制度 预防免疫接种是防制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用疫苗给猪接种,能使猪体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使易感猪群成为非易感猪群,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猪只不被某些传染病传染。规模化猪场必须进行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口蹄疫,乙型脑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免疫。猪场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防疫制度,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只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用可靠的免疫方法,并根据猪只检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免疫程序。

5.3 应用药物保健,进行药物预防 平时除对猪群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外,必要时配合药物预防,对提高猪只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饲料报酬都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饲养水平和条件较差的养殖户来说极其重要,甚至必不可少。兽医人员要转变观念,将治疗性用药转变为预防性用药。针对近些年疫病发生和流行特点,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预防用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群体药物预防是集约化养猪的重要防病内容,除有疫病发生时,要及时给猪群投服治疗和预防药物外,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定种类药物给猪群喂服,可减少疫病的发生。

总之,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猪只的饲养管理、防疫卫生、免疫接种、消毒等综合配套防病措施,才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猪只传染病的发生。

(2011–10–13)

S858.28

B

1007-1733(2012)01-0041-02

猜你喜欢

猪只养猪规模化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养猪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