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发展散装水泥齐抓共管促进节能减排——荆门市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纪实
2012-04-13陈光华
陈光华
在荆门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的今天,道路在变宽,身边楼宇在变高、变多,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但展现在你眼前的工地不再是污水横流、飞砂走石、尘土漫天,取而代之的是由浇注商品混凝土的专用泵车、高耸的预拌砂浆贮罐等构成的干净整洁、明亮有序的施工现场。这一重要转变饱含着荆门“散装人”的不懈努力。他们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在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让荆门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美了……
一、水泥“袋装”与“散装”,仅一字之差,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散装”水泥相对“袋装”水泥,不用包装袋而依靠专用设备在密封条件下转运、贮存直到使用,质量上并无差别,由于其省去了包装生产环节、拆包作业环节,因此,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大经济技术措施,对促进水泥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污染和大气扬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据统计,每生产1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木材330立方米,电力7.2万度,标煤222吨,减少粉尘排放492吨,减排二氧化碳353吨,创综合经济效益45万元。可见,水泥“袋装”与“散装”,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2011年,荆门市完成散装水泥614.72万吨,实现散装水泥率52%,使用预拌混凝土190.93万立方米,使用预拌砂浆2万吨。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20.29万立方米、电力0.44亿度、标煤5.6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2.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73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2.77亿元。
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发展散装水泥
1、针对大型工程水泥使用量大、示范作用强的特点,优先在大型工程中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市散办努力协调各方,使得三峡牌、荆工牌、晶蓝牌、钟厦牌散装水泥在三峡工程、引江济汉工程、汉宜铁路、麻竹高速等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其工程散装水泥使用率在70%以上。
2、在城市城区重点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在荆门城区,继基本普及商品混凝土使用后,进一步加强预拌砂浆的推广使用,在钟祥、京山、沙洋城区则继续推广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并逐步向经济条件较好的屈家岭管理区、胡集镇等延伸。由于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全部使用散装水泥,使得全市的散装水泥推广应用也由过去的单一推广散装水泥,发展为如今的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水泥散装率也由“十五”末2005年的35%提高到如今2011年的52%。
3、积极发展农村散装网点。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三化”建设等,乡村道路、水利工程增多,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增多,这为散装水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市散办在督促水泥制品厂、新型墙材厂、彩瓦厂等固定水泥用户使用散装水泥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农村散装水泥营销网点,把提高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作为又一助推散装水泥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全市城郊、乡镇水泥制品企业基本上全部使用散装水泥。
三、政策宣传为先,舆论造势促推广
1、广泛进行媒体宣传。市散办先后开展了“认真贯彻第281号省政府令,禁止中心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公益广告宣传和“‘禁现’在行动”电视专题宣传;邀请市住建委领导就进一步加快全市散装水泥工作在《荆门日报》上答记者问;在《荆门晚报》开辟“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使用散装水泥”专栏;在人员集中的广场(天鹅广场)LED屏上进行预拌砂浆使用知识宣传。
2、直接上门向工地、水泥用户宣传。“散装”与“袋装”,同等产品质量相同,意义却不一样,“散装”节能节材、国家鼓励,“袋装”却被国家限制发展,这就要求“散装人”都要当好宣传员、讲解员,苦口婆心、千方百计地让用户理解其意义,自觉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市散办将国家、省、先进市(州)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相关政策、法规定期集中汇编成册,连同相关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宣传册《鲁班幻游记》分别发放到每一个建筑工地,以及彩瓦厂、新型墙材厂等水泥用户手中,增强了他们对开展散装水泥工作的认识。
3、宣传多年来荆门市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成就。2010年,随着全市砂浆“禁现”工作的开展,使本市的散装水泥事业告别过去单一的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模式,步入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散装水泥推广应用有了质的飞跃。“十一五”期间,推广应用散装水泥2194万吨,发展预拌混凝土153万立方米,发展预拌砂浆2万吨。按统一的折算标准计算,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72万立方米、电力1.58亿度、标煤20.18万吨,减少粉尘排放8.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9.87亿元。去年,荆门市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在全省市、州中位列前三名,从而激发人们积极投身于散装水泥事业中。
四、坚持扶持企业发展和加强管理并重,努力实现水泥散装化
市散装水泥办公室1987年成立至今,荆门“散装人”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依托,以企业销售环节为重心,通过驻厂促“散”、市场推“散”等措施逐步提高散装量、提升散装率。
2006年至今,市散办已累计投入665万元到生产企业,先后支持京兰水泥集团、湖北新生水泥厂、钟厦水泥股份公司、荆工水泥股份公司等多家水泥生产企业购置散装水泥运输车;自制散装水泥流动罐;重点支持生产企业大型工程用散,以大型工程的用散引导其他工程的用散;还积极鼓励钟祥、京山、沙洋、屈家岭等地方发展农村散装水泥。自2009年至今已累计投入地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05万元,用于构建农村散装水泥营销网点建设。
在扶持企业优先发展散装设施设备的同时,也通过加强执法管理,督促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使用。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广应用之初,主要是把好“三关”:把好施工许可前的事前关,即要求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签订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使用合同;把好施工过程中的稽查关,市散办组织专人常年深入工地、施工现场,督促其项目单位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把好竣工备案的事后关,市散办将参与建设工程综合竣工验收,市住建委对核验不合格的不予受理竣工验收备案资料。从项目建设初始到竣工验收将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使用工作贯穿其中,实行闭合管理,做到层层把关,确保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使用,从而推进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散装水泥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建筑节能环保事业,任重道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散办将克难奋进,与时俱进,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着力创新农村推散新机制和发展新模式,着力推进城市城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应用工作,为荆门市的散装水泥事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