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
2012-04-13付春海李雪平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松原138005
付春海 李雪平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5)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
付春海 李雪平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做好实践教学评价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规范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建立了较为详细的理论教学监控及评价体系,但关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较少,缺少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办法。在评价内容上,依然沿用传统的学科主导下的教学评价理念,一些课程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即使有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其所占比例也较少。对实践性教学考核缺乏较为明确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只注重知识目标,不注重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实践的考试内容较随意,没有创新性,没有明确告知学生实践性教学要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这就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在评价主体上,只有教师评价,家长、社会、企业没有真正参与考核。在评价方式上,形式比较单一,闭卷笔试是考核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来简单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过程上,只注重结果评价,不注重技能要点、操作步骤的教学过程评价。这些都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不相适应,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对原有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做出相应调整。
2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2.1 针对性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论,必须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要与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真实生产过程相结合。实践教学考核要有针对性,考核标准必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加强对所培养人才的实用能力的鉴定,在考核环节上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评定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职业综合素养。
2.2 客观性 实践教学评价要客观、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情况,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起到导向作用。针对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即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实习标准、毕业实习标准等,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对于实践教学理论课程,按照统设课程进行统一管理,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考试课程实行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安全规范、团队合作等。对一些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打破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采用以撰写论文等形式来进行考核,给学生以更大的发挥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应对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对实训课的考核,要求学生现场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即时给出成绩。
2.3 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考核不能流于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评价必须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在职业技能评价上,以企业用人标准为核心,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是否达到相关职业资格要求进行评价,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中以项目成果为依据,注重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考试方法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教师应按规范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可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答辩、闭卷、开卷、抽查、实际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并结合平常实习表现、实训报告等情况综合评定实习成绩。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2.4 灵活性 以多元化理念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模式,评价要科学客观,既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体现高职课程特色。要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评价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学校与企业来共同参与,建立以专业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评价为主,企业同行、学生家长、学生等其他评价主体为辅的评价模式。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中要结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来评定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职业技能的高低,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中把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将课程或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工作项目,通过试卷、作品、任务(步骤)、过程见证等方式,进行连续多次过程性评价。
3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的建立
3.1 建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组合的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考核评价应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全面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业务能力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必须摒弃传统的书面形式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改变“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要根据企业生产要求,以实际工作岗位构建实训考核内容和实训教学评价方法,采取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强化实践技能考核,根据实践课教学内容,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考核项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单项技能训练考核和综合技能训练考核。考核中要综合运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行业打分相结合的多元化能力考核与评价方式,改变质量分值评价的现状,建立以职岗位的人才规格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学习评价新体系。
3.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个人技能与综合能力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重点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了能综合、客观、动态地评价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评价、项目答辩和综合评价,在小组评价中,要求学生现场操作,根据学生参与项目内容,承担主要工作、解决的主要问题、个人承担任务最终完成情况等进行,由学生及指导老师组织评价,评价中学生对自己在实训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找出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以便不断学习提高。在毕业设计方面,采取项目答辩,通过答辩使学生对项目开发过程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锻炼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最后根据项目小组完成工作任务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实践教学过程及项目完成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实训中相互学习,不断进步,为以后项目开发积累经验。实践教学评价要求以指导教师、技术员现场评价为主,小组及学生间进行互评,让学生参与评估过程、进行自我评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3.3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制度保证体系 为确保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学院应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践考核体系,使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学院要加强实践教学宏观管理,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实践教学制度、实践教学评价制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严格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学院应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管理,学校紧密联系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将实训要求与实训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指标量化,按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保证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4 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评价 实践课程要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针对高职学生对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业务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行以职业技能与能力为中心,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评价中,由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行业协会评价、社会评价、学生家长、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活动过程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5 注重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 实践教学既要重视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过程评价,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要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重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根据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评价原则,重视学生实训过程的培养与训练,对每一过程、每一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要求与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职业岗位标准,形成以教师、技术人员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学、做、评中通过“过程性”考核评价,达到反馈和强化的目的,最终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做与评”结合、三方“过程性”评价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2012–07–04)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490号;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立项课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编号为:SZJ11193。
S8-05
B
1007-1733(2012)10-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