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州立大学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地方性大学的启示

2012-04-13黄宇红

关键词:州立大学学术研究大学

黄宇红

(首都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48)

美国州立大学大多创建于1862年《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与私立大学相比,历史较短,但其发展速度和取得成绩却令人惊叹。对州立大学成功经验的研究,不仅对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有价值,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性大学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州立大学成功的主要体现

1.州立大学是最能体现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

公立高等教育一般分为国家、州(省)、市(地区)三个层面,唯独美国没有国家层面,州立大学成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翘楚,是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产物,最具美国特色。

从第一代移民起,美国人对教育就抱着前所未有的热忱。正如尤里安·奥克斯所言:“不要以为即使知识的共和国衰落,我们的世俗和宗教政权仍会繁荣。”[1]75殖民者建立了学院,但没有公立学院。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政治体制,如本杰明·拉什所言:“我们已经改变了政府的形式,但我们还需要在原则、观点和行为上来一场革命,从而适应于我们业已接受的政府形式。”[1]2美国人急切地希望在很多领域,包括知识领域和教育领域赶上甚至超越欧洲开始,创建公立高等教育体系。

创建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最著名运动就是创建国家大学。因《美国宪法》中教育权归各州管辖,以及当时各种思潮,创建国家大学屡屡受挫,成为永无实现可能的梦想。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公立大学是不可能了,创建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理想只能在州这一层面上实现。佐治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1785年)、北卡罗林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1789年)和佛蒙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1791年)的创建,使美国人创建公立大学的理想得以实现,州立大学逐步发展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类型。

2.州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的最佳代表

州立大学创建前,高等教育是培养牧师、律师、政治家和医生等的精英教育,与普通民众无关。州立大学使大学第一次以平民的姿态出现,不再仅仅培养精英人物,也培养贩夫走卒。凭借着相对低廉的学费、实用的课程和提供的美好未来,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第一次扩展到所有美国人,包括以往不可能进入高等教育的农民和工人阶层。正如密执安大学校长詹姆斯·B.安吉尔所认为的,高等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应该被所有人拥有,所有的人都应有机会完全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个性……州立大学成为民主社会的看得见和必需的表达,成为基督教平等的具体体现[2]。作为高等教育民主化最佳代表的州立大学至今依然保持这一优良传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近30%的新生是其家庭中第一个上大学的。

州立大学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2007年,美国四年制高等教育机构中公立的653个,私立的2022个,但在入学人数上,公立的7166661人,私立的4463537人,2008年,公立的7331809人,私立的4799627人。可见,公立学校数是私立的三分之一,但入学人数却是私立的1.5倍多,州立大学是四年制公立高等院校的主体,可以说如无州立大学,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数量和质量是无法保障的。

3.一批州立大学成为世界著名学府

州立大学中有一批世界著名学府,既包括历史悠久的州立大学,也包括二战后迅速兴起的新兴州立大学。在美国最早的16所研究型大学中,包括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密执安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五所州立大学和半州立大学康乃尔大学。

二战后,诸如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一批新兴州立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迅速找准道路飞跃式发展,进入著名大学的行列。如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生和教授人数从1955年的354人增加到1977年的6531人,增长了17.5倍,获得PH.D人数从1955年的7人增加到1977年的232人,虽仍低于斯坦福大学的460人,但与普林斯顿大学的223人已无差别[3]。在学术研究上,亚利桑那虽仍无法与斯坦福和普林斯顿完全媲美,但其进入研究型I类大学的速度和发展态势令人不可小觑。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0年大学综合排名前50名中有14个是州立大学,在学科排名上州立大学更令人称道。

二、州立大学成功的经验

1.与州政府的密切联系是州立大学成功的外部因素

州立大学顾名思义是由州政府创建和支持的大学,从诞生就与州政府有着天然联系,这是州立大学成功的外部因素。

首先,作为出资者和管理者的州政府是州立大学日常经费的支持者和危急时刻的解救者,避免了州立大学因经费不足的破产,保证了其生存和稳定发展。如州政府每年的财政拨款使威斯康星大学拥有稳定经费从事教学和研究,1885年,州政府拨款5000美元资助威斯康星农学院建立了农业研究机构,1887年,这一拨款增加至12000美元,威斯康星农学院得以从简陋的、研究单一的学院发展为可在农业领域进行多样化研究的学院。

其次,州政府对大学提出希冀和期望,通过拨款、设立目标、项目管理等手段引导大学完成州设定的目标,成为大学关键发展期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如1946年华盛顿大学医学专业建立之初,州立法委员会就提出,既要创建医学院就建最好的,在最初的20年,州政府向医学院总投入超过了3000万美元,健康科学很快在全美医学教育界享有盛名,先后有3名医学院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但20世纪80年代,老年病学和工程学的落后损害了医学的发展,州立法委员会及时提供资金建设了物理和天文学楼、化学楼、电子工程和计算机楼,并支持两个健康科学的加强项目,医学院再次声名鹊起。

州立大学在与州政府的关系中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州立大学从诞生之日就意识到自己不是私立大学,是州和全州人民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州和全州人民服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正是州立大学的精确定位和服务意识,以及在办学活动中的出色服务,为州和当地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收益才使其获得了州政府的支持。

2.服务理念是州立大学的核心,服务地方是服务理念的基石

州立大学坚持的服务理念是其获得美国人认可的基础,也是州立大学有别于私立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立足的根基,而服务地方是服务理念的基石。

服务理念虽一直为州立大学所坚持,但服务模式却在不断改变和发展。第一个服务模式是以赠地学院和“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即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所在的州和社区,直接服务于州和社区的特色产业,解决农业和工业实际问题的实用学科是服务的主要手段;第二个模式是在二战期间形成的,服务范围扩大到联邦,服务领域扩大到所有的生产和知识领域,基础研究和实用研究同时成为服务的手段,和工商业以及国家的合作成为服务的途径,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第三个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服务范围已超越了州和美国,扩展到全世界,在延续以往服务模式的同时,新模式在不断拓展,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直接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的活动中,如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的大学研究园。

服务理念在社会变迁中的改变意味着服务对象从本地区、本社区的居民扩展到全美甚至全世界的人,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招收的学生来自美国的各州和134个国家,少数族裔占到学生总数的12.1%左右。服务目的也从相对稳定的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回本地就业的需求,转向服务于联邦和全球的更多元化和不确定的目标。如今天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拥有将近一百个研究中心和项目,涉及从农业到人文学科(艺术),从教育到工程等多个领域,而不局限于农业和畜牧业。

无论如何改变,服务当地始终是州立大学服务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因为州政府是州立大学的出资者,服务当地是州立大学获得美国公众认可的基础,是为联邦和全球服务的基础。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在1904年的就职演讲对今天的州立大学依然是金科玉律:“对于州立大学,教育是为全州人民利益的,不限阶层和性别,它的门向所有性别的人打开,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智力,学费低廉使勤奋的贫穷者可找到道路,所有学生感到根本上的平等,这就是州立大学的理念。”[4]

3.追求学术卓越是州立大学成功的内在推动力

追求学术卓越是州立大学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首先,这是由知识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决定的,大学无论姓“私”还是姓“公”,其本质上是大学,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必然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如没有这两点,大学将不能称为大学,更不可能发展为成功的大学,追求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必然是州立大学的不二目标。其二,州立大学从创办就不甘心沦落为二流大学,希冀成为能与传统私立大学并驾齐驱的一流大学,甚至超越后者,而知识创造和研究职能是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正是对学术卓越的不懈追求,对研究职能的不断强调,推动了州立大学从地方性大学向全国性大学,向世界性大学的发展。

初创时期,一无所有的州立大学为了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了避私立大学锋芒的策略,选择了农业、工程、商科等私立大学不太重视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应用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突破,如威斯康星大学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实用研究,以及康乃尔大学九个实用性较强专业系的设置,应用学科研究的突破,不仅为州立大学奠定了研究基础和研究体系,也创建了其特色学科。

对应用学科的强调并不妨碍州立大学对基础研究和学术性学科的追求,基础研究成为其追求学术卓越的另一主线。首先,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公认基础学科和纯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最能体现大学学术水准;其次,作为州立大学领导者的校长们如怀特、范海斯等都是优秀的学者,深受德国大学的影响,希望州立大学在纯学术研究上能有所作为;第三,应用学科研究积累的教师、学生和仪器设备等科研必备条件,极大增加了州立大学在基础研究取得进步的可能性。

二战期间及战后,联邦科研资助政策不再区分大学的公私立性质,完全根据科研水平而定,以科研水平和能否完成科研项目为准。这一方面为州立大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州立大学不必再拘泥于为本州服务的实用性学科;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挑战,因为联邦甚至州的科研资助对州立大学不再有任何的倾斜和保护,州立大学和其他所有大学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唯有科研实力成为唯一有效的竞争条件,这迫使州立大学必须在科学研究上多下功夫,有所突破。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经济及学生来源等多方面的改变,使州立大学更注重学术研究,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教育,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

4.灵活调试满足社会需求是州立大学成功的策略

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后起者,州立大学始终以灵活的姿态调整自我,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我成为其成功的策略。灵活调试满足社会需求使州立大学始终保持着活力,保持着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创造力。

满足社会需求一直是州立大学的第一要务,州立大学始终以主动的姿态、灵活的方式应对社会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州立大学以“威斯康星理念”的全州人民的大学和康乃尔的名言“我将创建一所任何人都可找到自己想学的任何学科的学校”[5]为代表,满足了蓬勃发展的美国工业需求,打破了服务上层社会,以古典学科培养精英为主的大学模式,开拓了服务全体美国人,以应用学科培养适应工业和农业生产人才为主的美国大学模式。

二战结束后,面对人口剧增和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求,州立大学开放入学,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如1958至1973年,华盛顿大学从16000人发展到34000人,新建了35所建筑,研究预算由1958年的370万美元提高到了1973年的4000万美元。20世纪70年代,亚利桑那大学全日制学生数由9000人增加到18000人,佐治亚理工学院也由8000人增加到11000人,研究生由500人增加到了2000人[6]。

20世纪80年代后,州立大学创建科技园区,将科研带入本科生教育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1984年,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建立了大学研究园(URP),鼓励大学技术转让,为研究项目争取科研资金。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97年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对本科生科研进行组织、资助和教育培训。种种灵活的做法为州立大学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密执安大学和华盛顿大学长年保持在全美研发总经费的前三名,2005-2006年度,伯克利分校共有128项发明,9776名毕业生获得了超过26000个的工作和实习机会。

三、美国州立大学的成功对我国地方性大学建设的启示

美国州立大学成功的根本在于坚持生存的同时,着眼于对成功的追求。地方性和服务性是其生存的根本,而全国性和学术性是其更高的成功追求,州立大学很好地处理了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策略,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抓住每一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促使州立大学真正走向成功。美国州立大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性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当地是地方性大学发展的第一步

我国地方性大学基本上是新中国建立后以行政手段建立的。改革开放前,因高校数量整体较少,地方性大学与部属大学一样是精英教育,只是招生范围有所不同,满足社会尤其是地方的需求不是地方性大学的目标,更不是地方性大学的强项。

改革开放后,随着部属和地方性大学归属问题的明确,以及“211”和“985”工程的推行,国家对地方性大学的支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地方性大学逐步脱离了精英教育,开始更多地承担普及高等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普遍弥漫的对研究型大学的追求也裹挟着地方性大学,地方性大学处在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间左右为难的困境中。

就美国州立大学的成功经验来看,满足社会尤其是当地社会的需求,服务当地是解决目前地方性大学困境的一剂良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数量有限的部属院校是不可能全面覆盖的,几所顶尖的地方性大学也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这意味着所有的地方性大学都可凭借服务职能,在本地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千差万别的情况也使地方性大学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2.追求学术研究的卓越是地方性大学发展的永久追求

我国学术界普遍对地方性大学定位时追求研究型大学持批评的态度,但从美国州立大学的成功经验而言,地方性大学对学术研究的追求本身无可厚非,这是由大学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场所的本质决定的,与大学地位高低,是地方的还是部属的院校无关,地方性与追求学术研究无任何矛盾,追求学术研究应该成为地方性大学的永久追求。

地方性大学在追求学术研究中,首先,不应盲目地跟从部属研究型大学的风向标,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其次,应避免对学术研究的定义过窄,破除只有基础学科和纯学术才称为研究的错误理念,避免将大量的实用研究、与当地和当地人民需求密切相关的研究排除在学术研究之外的做法;其三,根据自身特点和本地需求,以实用性学科的应用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起点,应用研究取得成果后再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

3.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发展的外部保障

地方性大学本身就是由省或地区财政支持和管理的大学,本身与地方政府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何利用这种联系,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成为地方性大学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

因地方政府与部属大学间合作的加强,地方性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关系中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这意味着地方性大学必须改变吃皇粮的习惯,深入了解政府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开展服务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种研究,利用研究成果服务当地社会,为当地社会创造财富,满足地方政府对地方性大学的期望,从而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否则地方政府的支持就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无利于地方性大学的发展。

[1]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殖民地时期的历程1607——1783[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Frederick Rudolph.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M].Athens,Georigia:The University of Georigia Press,1990:279.

[3]Roger L.Geiger.Research and Relevant Knowledge: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since World War II[M].New Brunswick,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4:214—215.

[4]Charles R.Van Hise,Inaugural Address,Science,XX(1904),194-205[A],in Hugh Hawkins.The Emerging University and Industrial American[C].Lexington:D.C.Heath and Company,1970:23-34.

[5]Frederick Rudolph.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1978:116.

[6]Roger L.Geiger.Research and Relevant Knowledge: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since World War II[M].New Brunswick,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4.274,291.

猜你喜欢

州立大学学术研究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FSU)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的思考与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教师职前专业能力培养的特征及启示——以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