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和防控

2012-04-13陆桂英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253015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障碍性圈舍发情

陆桂英(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 253015)



浅谈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和防控

陆桂英(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 25301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以妊娠母猪流产、早产、及生产死胎、木乃伊、无活力的弱仔、畸形胎和不发情、屡配不孕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经粗略地对周边地区调查得知,因繁殖障碍引起的母猪繁殖率下降可达20%~30%,如何减少这类疾病造成的危害,是养猪生产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

1.1 传染性疾病因素 传染性因素中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当前主要因素为病毒。当几种病原发生双重或多重感染时,可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产弱仔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猪衣原体、猪附红细胞体、猪布氏杆菌、猪弓形体等均可引起母猪一系列的繁殖障碍。

1.2 营养因素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D、E和锌、硒、铜、碘等微量元素或营养比例失调均会引起母猪繁殖性能下降。或者给母猪饲喂高能量饲料又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可引起猪体过肥使胚胎成活率降低。如果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不足则导致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卵泡停止发育等。

1.3 饲养管理因素 (1)饲料变质:饲料品质低或保管不善、发霉变质,产生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引起早期胚胎死亡或长期不发情、假妊娠等。(2)饲养环境:圈舍环境因素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如温湿度不适宜、通风不畅、空气污浊、光照时间与强度不适宜等因素均可引起母猪繁殖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引起不发情或流产。

1.4 生理性因素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先天性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或内分泌机能紊乱和后天性的疾病损伤,如母猪分娩时或产后管理不当导致生殖系统感染,都会引起繁殖障碍。

2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2.1 检疫净化种猪群,加强消毒灭源 对种猪群要定期开展病原学检测,最好半年进行1次,大约3~4次净化后,像猪瘟、伪狂犬可得到完全控制。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防止病原由外传入。对猪场圈舍坚持每周消毒两次,并定期更换消毒药品,以确保消毒效果。

2.2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制定免疫程序。使用质量过关的疫苗。对于后备母猪一定要在配种前免疫猪瘟、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阴性的猪场不建议使用活疫苗接种。

2.3 加强饲养管理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推行人性化管理,搞好动物福利,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搞好圈舍卫生,按季节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保证饲料品质安全及营养水平,满足不同阶段母猪的饲养需要。

(2011–11–01)

S858.28

B

1007-1733(2012)01-0091-02

猜你喜欢

障碍性圈舍发情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母驴配种注意啥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养羊何时配种好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