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回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2-04-13刘占利于小川于晓云王俊卿刘洪明山东省烟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264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下痢痢疾肠炎

刘占利 于小川 于晓云 王俊卿 刘洪明 (山东省烟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64000)



猪回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刘占利 于小川 于晓云 王俊卿 刘洪明 (山东省烟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64000)

猪回肠炎是由厌氧菌-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猪感染后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有时引起死亡。由于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病特点

(1)猪回肠炎大多数病例发生在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发病率为5%~26%。(2)环境温度突然变化、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发生改变、不良卫生条件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猪回肠炎。(3)如果猪群内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饲料中霉菌毒素作用造成猪抵抗力降低或猪场同时存在其他肠炎病原,也可引起该病的发生。(4)感染后初期不表现症状,当小肠损伤严重并增生时,病猪出现下痢。(5)该病最大的损失不是猪的死亡和淘汰,而是日增重的下降。感染猪与未感染猪日增重有100g左右的差异。(6)发病率高于猪痢疾、猪副伤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

2 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二种类型: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回肠炎

2.1 急性出血型回肠炎 主要表现为突然严重腹泻,排黑色样粪便或血色水样下痢,不久虚脱死亡,也有的仅表现为皮肤苍白,未发现粪便异常而发生突然死亡。

2.2 慢性型回肠炎 本型最为常见, 患病猪症状轻微,精神萎糜,弓背弯腰,厌食,对食物好奇,但往往吃几口就走;同一猪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间歇性下痢,粪便变软,不成形,类似牛的粪便,呈灰色或黄色,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有的形成僵猪,有的在衰竭中死亡。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出血型回肠炎 急性出血型回肠炎病变类似于增生性肠病,表现为肠壁局部增厚,肠腔内有血块,结肠内积有含血的粪便。

3.2 慢性型回肠炎 回盲瓣的回肠末端区域黏膜增生、增厚、坏死是本病剖检特征。表现出增生性花纹或分枝状皱褶;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增生坏死性肠段表现有鼓气或炎性分泌物和积水现象,肠段较薄。坏死性的病变部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并有坏死碎片粘附。

4 诊断

(1)初步诊断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特异性诊断主要是应用PCR或ELASA确诊。(3)与其他肠炎相区别,如猪痢疾,结肠炎和沙门氏菌性肠炎。猪痢疾下痢除有血液外,尚有黏液和坏死物,剖检时病变集中于大肠;结肠炎的症状是腹泻,粪便有黏液但没有血液,病猪不死亡;沙门氏菌感染病变主要集中于盲肠和结肠,表现为溃疡,溃疡灶呈灰黄色。

5 预防

(1)实行全进全出制。生猪出栏后,猪舍首先要用水冲洗,然后药物消毒作用1h以上,再用水冲洗一次,空舍7d后,方可进猪。(2)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碘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是最有效的。有条件的猪场可在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3)减少应激。主要减少转群、温度、湿度、密度及更换饲料等方面的应激。(4)饲料中添加一定的药物。如泰可生、可肥素等连用7d,可有预防回肠炎的发生。

6 治疗

(1)供给充足饮水。脱水是很危险的,必须保证每个猪舍都不断有高质量饮水供应。使用乳头饮水,流量不能低于0.8L/min。(2)饲喂金霉素500g/t加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30g/t。一般饲喂14d。(3)对群体中多头同时发生急性回肠炎,处于危险之中的猪,使用支原或泰乐菌素注射剂,随后将以上药物或林可霉素大剂量拌入饲料中喂给感染猪或疑似感染猪。

(2011–11–03)

S858.28

B

1007-1733(2012)01-0085-02

猜你喜欢

下痢痢疾肠炎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鉴别诊断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石榴皮巧治子猪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