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化背景下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2012-04-13阳光黄清
阳光黄清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艺术系,湖南长沙 410100)
一、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瓶颈”及产生的原因
高职影视表演专业是随着20世纪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兴起的艺术类高等专业教育。它以培养影视剧演员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和较强的角色塑造能力,以及相应的文化素养。影视表演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是影视表演的核心元素。因而在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表演基本功和角色塑造能力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实践教学模式。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却似乎陷入了瓶颈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浮于表面,未能形成系统的体系,也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施形式受限。根据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与影视作品的生产相结合。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周期与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几乎不可协调。一方面影视剧组不可能根据学校的教学时段安排拍摄,另一方面学校也不可能根据影视剧组的拍摄时间随意调整教学。此外,受商业竞争和版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剧组也并不愿意接受学校教学团队的参与。二是教学资金匮乏。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影视作品拍摄制作所投入的资金匮乏,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虽然无法与动辄上亿的商业操作相提并论,但其运作流程及相关环节是相同的,因而所需的资金不菲。而单靠一所高职院校教学资金的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三是展示平台稀缺。目前我国的影视市场几乎全部由各电视台和大型影视制作机构占领,为保障商业利润,几乎没有影视作品的表演机会留给在校学生。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实践作品,往往也只能借助学校的电视台或剧场进行展播而无法真正进入市场。
二、创意产业化对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及保障
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不仅理论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在港、台和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创意文化产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崛起,而湖南也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
(一)创意产业化对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创意产业化在我国的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其影响力已超越了最初的文化与经济两大领域,辐射到了艺术、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多个相关方面。影视表演艺术作为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受产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其产品的创作形式、生产流程和营销模式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随着创意产业化的进一步成熟,市场对影视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同时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既为高职影视表演专业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意产业中的影视表演就业岗位及市场的需求将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风向标,并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依据;而创意产业平台的构建也将促使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使产学结合、项目驱动等高职教育新理念得以落到实处。因此,高职影视表演专业须在当前创意产业化的进程中把握时代性的机遇,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创意产业化对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随着创意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影视媒体已经从单一的电视台拓展为面向市场的多元化结构,包括了各种性质和规模的影视制作公司和群众影视文化推广机构,为影视表演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空间,这些实践空间将成为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有利平台。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电视、微电影等媒体新概念的出现,使创意产业在影视文化环节形成了投资少、周期短、收益高的新特征,为解决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资金匮乏、生产周期与教学过程难以配合等多方面问题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创意产业化形成的媒体市场也为高职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展示空间,使学生的实训成果不再仅仅是在表演教室和校园舞台上展示,还可以面向更多更广的受众群体,既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表演素质,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意产业化背景下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
创意产业化的发展为高职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也加快了高职院校影视表演专业教研教改的进程。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影视表演专业根据高职教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时,突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随湖南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步伐,为探讨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打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将影视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两个层次。
影视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声、行、台、表四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课程实训,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每一个学期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训。以表演课为例,第一学期主要是单人行动小品实训,通过“单人行动小品”表演,让学生掌握舞台表演的基础知识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第二学期主要是交流小品实训,通过“交流小品”表演,让学生体验在相互行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培养学生的创作素质和表演能力;第三学期主要是对白实训,突破对白训练只是单纯“说口”的训练模式,通过“对白”训练表演,促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声音、形体、表演等多项元素与技巧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进而达到创造个性化人物语言特征的能力;第四学期主要是戏剧片段排演和独白片段实训,戏剧片段排演主要是通过“外国话剧剧本片段”排演,促使学生体会从文学剧本到舞台演出的艺术创作过程,学会局部人物形象创作的方法;独白片段实训通过“独白表演片段”促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声音、气息、形体、表演诸项技巧以丰富语言的感染力与表现力;第五学期是戏剧作品排演,选择某一具体体裁的戏剧作品排演展开,通过不同体裁的“戏剧作品”排演,促使学生体验运用自身生活积累与表演内外部技巧,提高演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物形象创造能力。
综合实训主要包括声乐与表演综合实训、形体与表演综合实训、台词与表演综合实训、表演综合实训等。形体与表演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三学期,实训内容包括具有情节的单人、双人、多人形体动作组合实训以及舞蹈及哑剧等,通过形体表演组合实训,提高学生运用形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的能力及形体动作塑造形象的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素质培养,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就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台词与表演综合实训安排在第四学期,实训内容包括绕口令组合、文学作品诵读及名片(影视)、名剧本人物独白、对白表演等,通过“台词表演综合实训课”促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声音、形体、表演诸项技巧以丰富语言(台词)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达到创造个性化人物语言的能力;并通过自编、自排、自演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艺术的创造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表演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主要内容是完成舞台人物形象塑造,通过不同体裁的“戏剧作品”排演,提高(学生)演员综合素质和人物形象创造能力。
(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创意产业的影视艺术媒体中邀请省内外的知名演艺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士,与校内的专业带头人以及专业骨干教师共同成立影视表演专业的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时掌握行业动态,把握专业建设方向,确保专业人才培养在行业岗位中的准确定位。
(三)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满足影视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创建,建设融教学、排练、演出、摄制和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影视表演实训基地,努力将市场项目和社会服务引入校内;另一方面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影视媒体和文艺团体深度合作,争取将实训活动和教学实践送至社会和市场。
(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基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增加与影视媒体和演艺机构的沟通和学习机会,在表演活动的实践锻炼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专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
(五)组建专业的演出团队。影视表演专业在系部和学院的支持下组建专业的演出团队,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戏剧和影视剧的演出活动,将实践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舞台和录影棚。演出团队既可以组织校内演出,也可以进入社区或下到农村,还可以承接来自校外的演出项目,一方面直接与创意产业市场挂钩,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面,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湖南文化大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