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科学传播——以果壳网为例

2012-04-13

关键词:虚拟社区果壳科普

蔡 骐 刘 毅

(1,2.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011年2月17日,《南方周末》A5版刊登了一篇名为《理科生也有春天》的报道,该报道反映了一群热爱科学的80后的生活理念,他们提倡“从今天起,做个理性的人,读书,思考,挑战上帝。”[1]而随着这群科技青年一起走入人们视野的,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网络虚拟社区,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果壳网。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读者被告知果壳网是一个泛科技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大批爱好科学的青年,并常常进行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此后不久,一条内容为“市场上的面条可燃,吃一碗面相当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微博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一时间舆论哗然。2月24日,果壳网谣言粉碎机调查人员迅速发表了文章《面条可燃,添加剂作祟?》,及时破解了这个让民众惴惴不安的伪科学谣言,包括中新网、网易网、腾讯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在内的众多媒体均对其进行了报道和转载,果壳网再一次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果壳网编制的《果壳地震特辑:专业视角解读日本地震、核泄漏》、《车中的瓶装水并没有那么可怕》等文章更是多次帮助公众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难题,并培养出一批愿意“和果壳一起记录科技时代”的果壳用户,从而成了科学爱好者名副其实的集散地。那么,为什么果壳网这个成立不久的网络虚拟社区能在短时间内赢得众多科学爱好者的追捧?它是怎样进行科学传播的?它所采用的科学传播策略是否能够为其他网络社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以上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网络虚拟社区中科学传播的兴起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科学的社会影响。早在五四时期,“科学”就和“民主”一起被当作解放人们思想的两面旗帜。建国后,充分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来促进社会发展,也数次被写入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为了及时、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配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引进了美国学者米勒提出的“Miller体系”,并先后八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估。从最新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城乡以及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等要素,使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发展不平衡这个限制全民科学素养提高的“鸡肋”仍旧存在。[2]

如果我们从全球视野来进行考察,那么,一轮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渐次展开。直面这场以“科学技术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成为科技发展主流的科技革命”,[3]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促进科学知识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已成为我国目前一项急迫而紧要的任务。而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加大科学传播的力度,改进科学传播的方式,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显然成了发展科学的一条必由之路。

事实上,自新世纪以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种大众媒介上的科普信息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后,中国民众又多了一条接触科学知识的通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 亿。[4]因此,以互联网为平台,建构各种类型的科普网站,生产与传播科学知识,已成为我国科普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可惜的是,虽然由不同地区、部门(系统)主办的科普网站及各综合性网站开办的科普频道容纳了相当数量的科技信息,但真正起到科普作用的网站却是凤毛麟角。[5]2005年中国科普报告显示,我国虽有数千家网站涉及科普内容,但能正常运行的专业科普网站和具规模的网络科普栏目却仅有334个。[6]科普资源缺乏原创性、网络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有待加强,[7]成了我国传统科普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如何改变这些科普网站的现状是当下科学传播工作一个急于攻克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交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个新的名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它不仅和传统网站一样超越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充分利用Web2.0技术创造出许多新功能和人性化的服务。“兼顾网上与网下、互动无处不在”成了所有网络虚拟社区的共同特征。置身于这样一个网络平台,人们不仅能够满足交流的需求,也很容易在社区内找到与自己“类似”的人。适因于此,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网络虚拟社区开始涌现,比如因某部电视剧而成立的网络贴吧,各大高校的BBS,SNS社交网站等等。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虚拟社区已经开始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无疑为当前的科学传播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各类传统科普网站开始借鉴开放、互动式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做法,将虚拟博物馆、网络视频、电子杂志、博客等元素灵活运用到各种科学传播活动中。

二、网络虚拟社区中科学传播的基本策略

毋庸置疑,利用网络虚拟社区进行科学传播,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已成为当前科学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2010年10月成立的泛科技网络社区果壳网,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文章,而且还在短时期内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的科学爱好者,迅速积累了大量的人气,成了公众接近科学、了解科学、培养科学精神的一个基地。仔细研究果壳网的具体内容,笔者发现,这主要得益于它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有效的传播策略。

(一)着力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虚拟社区,吸引网络上潜在的科学爱好者,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果壳网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并以“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为最终理想。在果壳网的首页上,“成为果壳青年,和果壳一起记录科技时代”是其最醒目的口号。这样一种社区定位为社区的潜在受众划定了一个隐隐约约的圆圈:不管你是不是理工科的学生,也无论你是否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只要你对科技有兴趣,你就可以成为果壳的一员,并在果壳网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事实上,在普通公众的眼中,科学一直总是很神秘的,科学家也常常被塑造成为睿智且高高在上的形象,成了大多数人青少年时的一种梦想和追求。而果壳网这种开放性姿态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公众接触科学的门槛,为公众了解科学增加了一条更为便捷的通道,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对科学感兴趣的网友。

同时,果壳网在构建内部模块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受众的兴趣点,特意设置了主题站和小组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容板块。主题站由果壳网编辑部策划制作,分为谣言粉碎机、死理性派、心事鉴定组、爱宠、谋杀现场法医、性情、自然控等16个主题。而小组则是基于共同兴趣而聚集果壳网友的场所,果壳用户在浏览主题站相对权威的内容之余,也可以通过加入自己喜欢的小组,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据笔者的统计,目前在网友强烈建议下成立的小组已达85个,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且各个小组均已吸引到不少网友的参与。以目前比较受欢迎的“Geek笑点低”、“吃货研究所”、“挑战拖延症”、“万有引力组”等为例,它们受到的关注数量均已达数万人次。如果说主题站代表着果壳网站编辑部人员的心血结晶,自上而下地为果壳用户讲解科学的奥秘,那么小组模块则是充分发挥了果壳用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在社区中自主地选择不同小组,参与话题讨论和小组活动,成功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深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此外,为了帮助果壳用户建立相对明确的网络社区群体身份,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果壳网还提供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测试来帮助社区成员实现自我认知和区分。以果壳网内容专区的测验“测试你的‘抗谣性’”为例,果壳用户可以通过回答随机抽取的10道题目来测验自己破解生活中各种伪科学言论的能力。网站后台将根据网友作出的选择进行打分,并最终判断用户的抗谣等级,比如让一切谣言无所遁形的“吊锤车级”,目光犀利的“冲击砖级”,还需好好努力的“板砖级”等等。评分等级高的果壳用户可以从网站的肯定中获得更多的信心,保持对科学的浓厚热情;评分等级低的果壳用户也可以通过测试发现自身的知识盲点,并通过点击链接的方式到相应的主题站去查询相关信息,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

(二)关注受众分享科学知识的强烈欲望,充分发挥网络虚拟社区的互动功能,打造了一个受众分享知识、交流心得的平台

在果壳网中,“果壳达人”这个特殊的板块专门服务于“挚爱自己专长,并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的果壳用户”。[8]这些用户只需要填写果壳网提供的《果壳达人——申请认证表》并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就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得到工作人员的及时回复。通过认证的果壳用户不仅可以在个人ID上标注“果壳达人”的字样,而且还能够获得网站给予的果壳达人认证符号“ψ”。同时,不仅该用户所有发言的地方都会出现果壳达人的专业头衔,他还将被允许使用发表日志的特色服务功能。这意味着达人们可以在自己的日志列表中撰写文章,并将其发表在自己所加入的小组。此外,达人们在网站其他主题站中所发表的文章也将被收录到自己的日志列表中。

从“果壳达人”这个模块的运行程序中可以发现,通过“自我申请——网站认证——赋予论证符号”这种并不复杂的流程,果壳网全方位地吸引了来自各个领域的高手,让他们轻而易举地实现身份确认。“达人”不仅代表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让他们在发表言论时拥有了显著的话语权威,充任意见领袖的优越感也随着认证符号“ψ”的亮相油然而生。而日志这一功能的设置不仅可以让果壳达人更方便、更广泛地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让他们在与其他用户的互动及交流中不断获得相应的评价和肯定,从而实现一种自我满足。以果壳网中网络ID为“紫鹬”的达人为例: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植物生态学的硕士;在果壳网中,他不仅是果壳达人,还管理着“自然控”和“观星者”两个小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曾经七上峨眉山做森林样方,也曾常驻拍摄暮光之城的森林里给针叶树的小苗们检查身体,测量它们的光合食量”。拥有这样经历的“紫鹬”经常在果壳网中介绍自己行走世界各地时所遇到的新奇生物,如亚马逊观察到的原生兰,西班牙偶遇的红领带鹀,北极看到的北极熊等等。此外,他还常为网友们介绍各种可爱动物,讲解神奇的星座流星雨。其生动且有点戏谑的语言表达,难得一见的珍贵照片,再加上有趣却并不艰深的专业知识,让“紫鹬”在众多的果壳网友中颇有名气,几乎每一篇日志都会引来大量网友的浏览。在发贴之余,“紫鹬”也常常在果壳网的评论区认真回答跟帖者的提问,参与跟帖者的讨论,并及时根据质疑者的意见修正文中偶尔出现的失误。借助日志的评论区,有不少果壳用户纷纷表达了自己对“紫鹬”的喜爱,如“文笔好好”,“摄影真是美”,“羡慕嫉妒恨”,“紫鹬真是太棒了”等等。更有果壳迷表示在看过“紫鹬”的文章后,“觉得我的天文物理学知识又提高了点”,“再一次激发了我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紫鹬”这位果壳达人已经在果壳网中培养了大量的追随者,并在无形中成就了自己意见领袖的地位,具备了强大的号召力。而这种网络社区中的强大号召力和社会地位自然也让“紫鹬”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从而有激情进行下一次的知识分享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果壳网这个网络虚拟社区中,意见领袖的形成显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社区的影响。“达人”们并不是通过自己长期发帖、提供权威信息的方式赢得网友的尊重和崇拜,而是借助网络社区对自身的肯定来奠定自身的地位。与其他大众媒介中的意见领袖相比,果壳社区中的“达人”们似乎拥有一种先天性的优势。不过,受网络社区开放、多元等特性的影响,“达人”们地位的保持似乎要更多地取决于他们在网络社区中的活跃程度。

当然,除了着力打造线上的知识分享氛围外,果壳网还将传播科学的活动扩展到了现实生活中。由于坚信每个人都有值得分享的东西,任何一种技能都可以被学习,果壳网主办了技能分享线下活动“万有青年烩”。该活动每月举办2-3次,每次活动通过内部推荐和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出6-8位讲者,让他们用7分钟时间向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从2011年9月18日第一场“阁楼里的博物学家”开讲以来,该活动已连续举办17场,邀请讲者120余人次。参加这些活动的讲者来自四面八方,有给猫测视力的眼科医生,也有身为球鞋达人的高校教师;有用马克杯做音箱的数学系摇滚青年,也有投身程序员大军的文科生;有资深的矿石收藏爱好者,也有传说中咖啡泡得最好的中国记者。而他们分享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医学、数码、生物、金融、心理、音乐……可以说,每一次活动的现场都是一场感官与精神的盛宴,而科学在这场盛宴中散发出令人难以抵挡的魅力。

三、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科学亚文化

事实上,无论是打造全新的网络虚拟社区文本以吸引受众的关注,还是积极满足受众的分享需求,加强社区成员的互动,果壳网总是在尽可能地开发与培养大众对科学的兴趣,引领大众去探索奇妙的科技世界。而这些努力所带来的成果,就是在果壳网这个虚拟空间里,一种提倡“爱科学、用科学、玩科学”的科学亚文化正在形成。

(一)果壳网吸引了一大批对科学感兴趣、有好奇心的青年

这些青年中既有凡事讲求逻辑和证据的死理性派GEEKER,也有痴迷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自然观测员;既有捍卫真相与细节、专与谣言作斗争的谣言粉碎大师,也有关心大脑和心事的心理学爱好者……总之,果壳社区把那些将科学知识当成自己最重要的文化资本的“科技青年”聚集到了一起,并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爱科学”是所有成员最重要的特征。

(二)当共同体逐渐成形,“用科学”成为了社区成员共同的行为

在果壳网中,用科学知识解读日常生活已成为一种惯例。比如,“取款机上倒着输密码会不会自动报警”,“坏掉的水果还能吃吗”,“假如世界上没有蚊子将会怎样”,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公众时常会遇到的问题,果壳网中的社区成员会自发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查找文献、动手实验、推理证明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因此,果壳用户们不仅认识了更多的星星和路边的植物,还学会了用科技知识破解谣言;不仅通过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掌握了更有效的作息时间,而且开始尝试自己动手,用喝完的饮料盒制作人偶模型。当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亲密接触后,公众就能轻而易举地享受到科学所带来的便利。

(三)果壳网中的科学共同体还在有意无意间发展出了一种“玩科学”的独特风格

在众多精心打磨的果壳文本中,妙趣横生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插图以及作者时不时的插科打诨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这里,“科学不仅仅是实验室,而是一种可以用来玩耍的东西”。[9]“玩科学”改变了果壳用户对科学的态度,科学家不再古板、严肃、不苟言笑,科学知识也不再冷冰冰,公众对科学“兴趣有余,信任不足”的状态也得以改变。[10]甚至,果壳用户们还开起了科学的玩笑。2012年4月,网上流传出一则关于“一氧化二氢”的段子,这则段子细数了“一氧化二氢”各种不为人知的“真相”,并告诫人们要注意“一氧化二氢”的危害。比如“是酸雨的组成成分,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对温室效应有推动作用;它是腐蚀的成因;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皮肤与其固体形式长时间的接触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对此物质上瘾的人离开它168小时便会死亡”等。[11]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危害都不过是将“一氧化二氢”也就是“水”的功能用耸人听闻的语气来进行描述而已。果壳网的网友将该段子转到了“GEEK笑点低”小组,于是引来了众多果壳用户的围观。大家纷纷表示:“为了你关心的人请转走,让更多的人知道。”更有人戏谑地说:“我感觉,这是末日的前兆,嗯一定是!”“由于摄入一氧化二氢而死亡的话主要是淹死吧,有上亿吗?”看似一本正经的回答,却又偏偏带上了令人忍俊不禁的意味。而细细品味这些内容,可以发现果壳用户们正在用“一种反抗或蔑视的姿态,以一种微笑或嘲笑,建构出了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代表着一种拒绝”。[12]拒绝长期以来科学高高在上的姿态,拒绝伪科学的故弄玄虚。这种拒绝也必须是在果壳网这个轻松愉快、开放多元的虚拟空间中才能得以生存。

不可否认,在果壳网中,科学与公众之间终于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对话氛围,科学不再需要公众的顶礼膜拜,而是走出实验室来到公众的身边。科学传播也一改往日肃穆的面孔,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在全球化已然来到、科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凸显的今天,果壳网所进行的尝试无疑给科学传播工作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我们相信,借助网络虚拟社区,科学传播事业必将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也将不再是梦想,一个创新型社会正向我们走来。

[1] 潘晓凌,雷磊.理科生也有春天[N].南方周末,2011-02-17(A5).

[2] 中国科普研究所.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EB/OL].[2012-09-15].http://www.crsp.org.cn/show.php?id=2165&p=1.

[3] 张梦然.站在新科技革命的十字路口[N].科技日报,2012-07-09(1).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CNNIC通讯,2011(1):19.

[5] 王伟.科普类网站的舷现状及发展探究[J].天津科技,2006(2):59 -60.

[6] 2005中国科普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7] 苏冰.我国科普网站现状及对策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8] 果壳网.果壳达人[EB/OL].[2012-09-15].http://www.guokr.com/help/nuts/#q3.

[9] 科学是玩乐,不仅仅是实验室[N].潇湘晨报,2012-03-28(B06).

[10] 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科学与社会[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1.

[11] 果壳网.隔夜开水不能乱喝[EB/OL].[2012-09 -15].http://www.guokr.com/post/140450/.

[12] 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 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果壳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空果壳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身陷果壳,心游宇宙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内外虚拟社区可视化研究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