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源 物尽其用——浅析《潇湘晨报》“资源尽其用”报道风格之形成原因
2012-04-13罗华琛
罗华琛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100)
2012年8月14日,身负9条人命、已经逃亡8年的特大持枪抢劫杀人犯周克华被击毙。此事轰动全国,新闻价值极大。作为湖南市场的一份大型综合类都市日报,随后两天《潇湘晨报》都对此事进行了全面报道。《潇湘晨报》对“周克华事件”的报道思路清晰,角度全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消解了受众的疑问,与以往其推出的众多深度报道一样,让读者大为过瘾,为当地其他报纸所不及。那么,为何《潇湘晨报》总是擅长于深度报道,又总能“新闻资源尽其用”?为何《潇湘晨报》的采编者特别热衷于对新闻素材的深度挖掘与再利用,以至于一条看似平常的新闻线索,到了《潇湘晨报》人手中却能大放异彩?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使《潇湘晨报》形成这样一种“新闻资源尽其用”的优良作风。
一、编辑方针的有效引导
“无情裁剪、无限放大”是《潇湘晨报》的编辑们在处理稿件时的一个基本原则。“无情裁剪”是指新闻价值小的稿件,编辑在修改时要使其尽量简短;而“无限放大”则是指对于新闻价值较大的稿件,可以不惜版面地将其进行放大处理。在这种编辑思路的指引之下,对素材的挖掘与拓展就有了依据与方向。具体而言,《潇湘晨报》的这一编辑方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每版必须有一个“看点”
《潇湘晨报》曾提出过一个“看点”的理念,并且,《潇湘晨报》将这一理念灌输到记者编辑们的头脑中。所谓“看点”,就是每个版面要有一个视觉中心,即一篇或一组篇幅较长、标题较大、图片较大的稿件,其位置也非常醒目。所以,从版式的角度来讲,《潇湘晨报》是典型的重点式版面,翻开每一期的《潇湘晨报》,其绝大多数版面都会有一篇或一组稿件最为突出和醒目,是整版的视觉中心。
在“看点”理念的引导下,编辑记者们都养成了“素材能做大就做大”的习惯:于记者而言,记者当然期望自己的稿件能成为版面的看点,因此,在其刚获得新闻线索之时,就已经开始考量其新闻价值大小,在采访过程中也更注重深度挖掘和多角度观察;于编辑而言,首要的也是做好每天的“看点”,“看点”成功了,今天的版面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于版式而言,《潇湘晨报》是重点式版面,用各种编排手段突出重点是其基本排版原则。这已然成了采编者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也是《潇湘晨报》总是能“资源尽其用”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动因。报社根本不需要时时处处针对某个具体稿件进行强调,因为它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在制度的约束和指引之下,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特刊制作成为习惯
特刊是《潇湘晨报》对“特别报道”、“专版”等版面的统称,在“无情裁剪、无限放大”的编辑原则指引之下,《潇湘晨报》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特别报道”、“专版”、“追踪报道”,例如“新年特刊”、“汶川地震特刊”、“奥运特刊”、“周克华事件特刊”等。《潇湘晨报》已经形成逢大事逢重要节日必做特刊的传统。
以“周克华事件”为例,《潇湘晨报》头一天除了在头版用醒目的位置与篇幅来报道此事,还随后用7个版(其中每版有半版广告)的篇幅进行了详细报道,7个版的主稿标题分别为《小巷对决悍匪身亡》、《枪杀哨兵亦他所为》、《嗜好上网栖身墓地》、《网吧视频锁定疑凶》、《无辜生命 请你安息》、《三次被抓 缅甸当“兵”》、《悍匪盘点 张君最狠》。第二天,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潇湘晨报》又对此事进行了两个版的连续报道,主稿标题分别为《悍匪女友浮出水面》、《悍匪虽死防控不变》。这种做特刊的习惯从《潇湘晨报》开办之初延续至今。在这一点上,《潇湘晨报》可谓将纸质媒体的优势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注重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指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进行谋划与设计,通过自身的参与,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或者干脆主导策划某个活动,制造出一个新闻事件然后进行报道。[1]显然,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不满足于守株待兔地捕捉新闻,而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从而制造新闻。”[2]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不再是被动报道,而是推波助澜,通过自身的参与,推动事件的发展。所以,新闻策划无疑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新闻资源,使“资源尽其用”。
一方面,很多记者每天都在为“今天报道什么”而发愁;另一方面,记者们又常常在浪费本可以做大做深做透的新闻素材。而《潇湘晨报》却总能抓住已有资源,做到“资源尽其用”。重视新闻策划是《潇湘晨报》鲜明的办报特色之一,也是其突出的编辑方针之一。只要认为是可以挖掘、拓展的素材,《潇湘晨报》从不会吝啬版面。至今,《潇湘晨报》已成功进行过许多次新闻策划,并成立了专门的活动策划部门。
2004年的《寻找抗日女兵亲人系列报道》就是《潇湘晨报》记者充分挖掘新闻资源、注重新闻策划的一个典型例子,当时这个报道在湖南影响很大。最早获得这一线索的并非《潇湘晨报》记者,晨报记者是从江苏徐州的《都市晨报》上看到了一篇题为《八旬老太为爽约愧疚终生》的报道,大概内容为徐州50多岁的中学教师陈开灵向徐州一报社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1938年,一位18岁的湖南女兵在一场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徐州,临死前将一封信和一张照片委托陈开灵的奶奶寄回湖南老家,但后来信件因受潮毁损而未能寄出,陈家奶奶因此抱憾终生。该报道后来被部分网站转载,《潇湘晨报》记者获知这一消息后,发现了其潜在的新闻价值,于是亲赴徐州,并决定与徐州媒体一起发动一次寻亲行动。接着,《潇湘晨报》在头版以《遥望故乡66年》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将女兵的大幅照片刊登在头版位置,除了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外,更重要的是《潇湘晨报》发起的寻找女兵亲人的行动。为此,《潇湘晨报》成立了寻亲小组,设立了寻亲热线,开始了长达3个多月的寻亲行动,并连续3个多月天天刊登关于寻亲进展情况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后来,电视、网络也加入进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模式,使之成为社会热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实在太久远,寻亲工作没有结果,但《潇湘晨报》还是根据读者意愿,与有关方面一起将女兵的遗骨安葬在了湖南烈士陵园,并且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安葬仪式,《潇湘晨报》也理所当然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为此次的寻亲报道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制度激励与约束
《潇湘晨报》能够做到“资源尽其用”,除编辑方针的有效引导与支持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制度的激励与约束。
表面上看,《潇湘晨报》这种“物尽其用”报道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其记者编辑们比别人知觉更敏锐一些、更勤奋一些。实际上,究其原因,并不仅仅在记者编辑的个人身上,而在于《潇湘晨报》用一种赏罚分明的制度,保证了这种“资源尽其用”的编辑方针的贯彻落实。比如,一条普通的几百字的稿件与一个深度报道的稿件相比,记者的收入差别会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同时,《潇湘晨报》专门有人统计当天有哪些新闻是其他媒体报道了而本报未报道的,漏掉的稿件是哪条线上由谁负责的,进而追究相关采编人员的责任,并直接减扣责任人的工资。
可见,《潇湘晨报》用制度实现了编辑方针的指向与采编人员的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是报纸扩大自身影响的机会,也是记者编辑自身发展的重要机会,在报社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双重激励之下,“资源尽其用”就不会只是一种偶然,而成了一种无需时时强调的常态。说得更简单一些,记者只有深度挖掘做出了有影响的报道,才能在报社受到器重,同时得到较高的收入回报;而如果浪费了素材,比如其他报纸进行了挖掘而《潇湘晨报》未做,相关采编人员则会受到精神与经济的双重责罚。在这种对比鲜明的奖惩制度之下,《潇湘晨报》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可以名利双收的任何机会,“资源尽其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媒体的不断挑战之下,报纸早已危机四伏。《潇湘晨报》的这种作风不失为报纸扬长避短的一种好办法:以报道的深度来弥补时效性不强的缺陷,以精编的优势来战胜网络信息的芜杂泛滥。
[1] 蒋毅.新闻策划及其意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84 -85.
[2] 贾亦凡.昨天的历史 今天的新闻[J].新闻记者,1996(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