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随身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32例
2012-04-13陈自雅蒋荣民
陈自雅,蒋荣民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中医科,天津 300450)
腓总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疾病,笔者用穴位埋线配合随身灸治疗3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为2005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6 h,最长3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埋线
取脾俞、胃俞、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悬钟、丘墟、太冲穴。采用9号一次性埋线针(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150476号),PGLA2/0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上海天清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3651273号)。患者俯卧或仰卧位,暴露所需埋线部位。用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用无菌眼科镊(1人1镊),镊取一段可吸收缝合线,置于埋线针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推入针管。脾俞、胃俞进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其余穴位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下,注意缓慢进针,避开血管、神经,并进一步伸入到穴位适宜深度。加压针体做小幅度刺激按摩穴位在获得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植入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出针后,立即用干棉棒压迫针孔片刻,并敷穴位埋线专用胶贴。
2.2 随身灸
取穴分两组,第一组取脾俞、阴陵泉、阳陵泉,第二组取胃俞、足三里、悬钟,两组穴位交替。选用第二代随身灸,将配套艾炷插入灸盒内固定支架点燃,将灸盒盖盖上并旋转锁定,然后调节出风口,以控制温度的高低,将灸盒置入保温袋中,用松紧带固定在所选穴位。艾炷燃烧时间大约为40 min。
穴位埋线每10 d埋线1次,1次为1个疗程;随身灸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4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3 治疗效果
32例患者中,痊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为(34.95±6.14)m/s,治疗后为(49.94±5.23)m/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穴位埋线配合随身灸可显著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4 讨论
腓总神经麻痹属中医学“筋痿”、“肉痿”范畴,多因湿热浸淫筋脉、阻滞气血或外力损伤筋脉或肝肾亏损,筋脉失于濡养而致筋骨肌肉弛缓无力。故取脾俞、胃俞及胃的下合穴足三里、 脾经合穴阴陵泉健脾和胃化湿,使饮食得增,气血渐旺;配胆经合穴、八会穴之筋会阳陵泉柔筋通络;加髓会悬钟,胆经原穴丘墟,肝经原穴太冲,共奏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功效。
穴位埋线具有取穴少,患者痛苦小,简便易行,作用持久,微创安全的特点。最新研制的专用埋线针,无需麻醉和切口,可以直接将线体瞬间弹入穴位,新型埋线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GLA),在体内经水解酶的作用,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免疫排斥反应小,安全性高。随身灸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本次观察提示穴位埋线配合随身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