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时分娩的护理

2012-04-13任善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婴儿

任善华

(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赣榆,2221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每一次复发都会导致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增加治疗难度,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乃至发展到最终的预后不良[1]。精神分裂症产妇由于其特殊性,如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母婴危险或加剧原有精神症状,故如何使这样的特殊产妇安全分娩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9月,本科收治1例分娩时精神分裂症发作的产妇,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该产妇顺利分娩1个健康婴儿,母子平安,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产妇张某,34岁,于10年前因为没能生男孩加上一些生活琐事而导致精神分裂症,曾经在精神病院治疗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但最近两年病情较平稳,故没有服用抗精神病药。该产妇G3P2,末次月经不详,约孕足月,于2011年9月24日0:00因下腹阵发性腹痛在乡镇卫生院就诊,但入院后拒绝检查,且精神病发作,具有攻击行为及暴力倾向,该院因为无法诊治转入本院。产妇于9月24日2:00转入本科,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严密观察和护理,产妇于8:30顺利分娩1个健康男性婴儿,体重3600 g,身长50 cm,产后观察出血量、宫缩情况及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康复医院。

2 护 理

2.1 做好入院评估

全面准确评估患者入院情况,评估内容包括入院方式、既往暴力行为史、人口学资料与病情等,以尽早发现暴力行为,并及早干预、正确干预暴力及其他危险的发生。该产妇入院时被好几个人摁住抬进科室,以前精神病发作2次,在县康复医院治疗过,效果较好,其家庭有丈夫及2个小孩且均为阴道分娩。因其家庭经济较困难,家人拒绝手术,要求阴道分娩。

2.2 做好围产期护理

产前的护理:由于产妇的特殊性,在产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要求护理人员更加细心、认真地观察产妇胎心、宫缩、产程进展情况,并做好床边电子监护,以连续观察产妇的情况。由于该产妇宫缩进入加速期,腹痛不止,故其动作狂野、粗暴、用手打腹部并用脚踢床,攻击靠近身旁的人群,且一丝不挂。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迅速将其送入单间产房,由其丈夫及姐姐陪伴分娩,并由1位医生、2位助产士及2位护士为其观察。医护人员得知其喜欢男孩,故找来男布娃娃让其抱着,一是转移注意力,二是使其双手不再打击腹部,减少伤害婴儿的危险,同时慢慢诱导,让其在床上哄宝宝入睡,并动作轻柔地帮助其做产检,做好随时分娩的准备,避免婴儿突然出生。嘱其姐姐和丈夫分别站在两边,随时按住俩上肢,并不断与其说话,以减少其情绪波动,由2位护士扶住其下肢,助产士在做好监护、观察的基础上,消毒外阴,随时准备接生。

产时的处理:进入第二产程后,产妇无法平卧,并且双腿乱踢、左右翻滚。针对这种情况,除继续与其沟通,双上肢仍然由其家人按住外,用约束带束缚其双脚在踩脚板上,同时由2位护士将其双腿向两边分开,以利于婴儿出生。教其用力,并且不断鼓励,给其喜欢吃的东西,告诉其再用力宝宝就要出来了,1位助产士上台接生,另1位则继续观察产程、胎心,并做好乙肝接种、新生儿吸痰以及配合医生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经过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共同努力,产妇于8:30顺利分娩1个男性健康婴儿,评分8~9分。

产后护理:分娩后,母婴已经分为2个个体,在婴儿已经安全生下的情况下,仍不能放松和忽视产妇的状态。除常规观察宫缩、阴道出血等情况,还要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并观察产妇看到自己的孩子时情绪是高涨的还是低落的,注意婴儿的安全,以防产妇情绪突变做出伤害婴儿的举动。该产妇产后情绪极不稳定,但暴力倾向减轻,故仍然由专人护理、家人协助护理。考虑到新生儿安全,没有实行母乳喂养,转行人工喂养。产后2 h督促排小便,防止尿潴留发生。同时与康复医院联系,为转入专科医院治疗做准备。

2.3 安全护理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意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暴力行为的保证,安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母婴安全,二是医务人员的安全。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性,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当该产妇在产房或病房时,应将具有危险的物品放到其能看不见或够不到的地方,新生儿也只让产妇看到,不让其接触,并且不少于4人看护,以消除安全隐患。医护人员理还应严密观察其动态情绪,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受到人身攻击,同时加强巡视,实施重点监护、重点观察、重点防范[3]。

2.4 心理护理

对患者要有良好的态度,尊重、关心、体贴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并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将患者需求想到首位、将患者满意度提升到首位,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贯彻全员、全程、全面的优质服务理念[4]。护理人员应缓解患者心理不适,对患者实施热情、周到的的护理,这对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暴力行为、维护母婴安全极为重要。鼓励患者尽量用言语方式表达宣泄,转移其暴力意图,并尽量满足其要求,给产妇喜欢吃的、玩的东西以及允许产妇喜欢的家人陪伴、玩耍,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2.5 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在对待患者时态度不够冷静,或有时恶语中伤、动作粗暴,会容易激起患者更大的兴奋、冲动行为。因此,护士本身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工作中灵活、勤于思考,以温和、坦诚、尊重、接纳、冷静的态度对待患者,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且遵守规章制度,发现隐情早处理,减少失误率。同时,护士应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对其他科的护理知识也要全面掌握,还要掌握防护措施及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当遇到这种患者时才会忙而不乱、从容、有序地进行工作。

2.6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家属讲解小儿喂养知识、儿童预防保健知识,做好产妇的护理支持与关怀,并及时与康复医院联系。嘱患者从康复医院出院后,应避孕。告知家属尽量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家庭功能,使其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依从性,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康复,减少复发[5]。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与康复医院制订精神科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计划标准。

2.7 出院指导

告知家属让患者做好产后访视,并定期随诊,做好母婴保健,并与康复医院保持联系,同时教育患者家属如何减少患者与他人心理应激和心理冲突。以书面指导和口头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保管方法,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患者从康复医院出院后,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一方面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他人的支持能减缓患者的压力或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有利于精神疾病的社会康复[6]。

3 小 结

对分娩时精神分裂症发作的患者,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治疗护理技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沟通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且对患者要有爱心、同情心,并在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同时遵守安全护理制度,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1]魏春香,楚平华,魏贵明.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康复效果的评价[J].现代护理,2007,25(13):236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 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

[3]王忠萍,王丽,杨文剑.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26(5):35.

[4]唐美荣,卿笃桔,黄锦萍.谈人性化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5.

[5]姜惠敏.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J].天津护理,2009,17(2):108.

[6]赵相英,高彩凤,王彬.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54.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婴儿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房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