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及引导

2012-04-13郑志平

关键词:网民现实发展

郑志平

(1.深圳大学科技处,广东深圳518060;2.湘潭大学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创新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105)

自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成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之后,人的全面发展愈来愈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虚拟社会正渗透着现实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平台和倒逼公共治理变革的重要推手;另一方面,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已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影响着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和程度。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及现实社会中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能正面提升、也可负面阻滞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分析这种两面性,从而探究网络时代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引导策略,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 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面提升

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23具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等四个层面。而当前虚拟社会大大拓展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个体的学习、生活、交往的空间和资源得以激速扩展和丰富,从而从丰富个体需要、增强自主性、促进个性发展、发展社会关系等方面大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一)丰富了人的个体需要

现实社会中满足个体需要的机会的缺失,是个体离开现实社会、进入虚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迥异的特性,为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提升其需要层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因为“需要的发展,从本质上提高着人、升华着人”。[2]205

首先,虚拟社会能满足人们心理安全的需要。在虚拟社会中,人们的实践活动从物理空间迁移到逻辑空间、从现实社会进入虚拟社会,从而使网民的身份和行为代码化、符号化,其结果是网民能随意设定其身份,自由出入各种虚拟空间,自主表达其观点和感受,从而避免了在现实社会受意识形态、道德习俗、社会偏见等的约束。以此,虚拟社会成为现代人寻求认同、释放压力、远离孤独、宣泄情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场所和心理避风港。

其次,虚拟社会能满足人们公共参与的需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公众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监督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日趋强烈,但当下的现实社会尚未提供顺畅的参与渠道和平台。而虚拟社会为公众的公共参与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虚拟社会参与结构平等性与离散性(或去中心化)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威和特权,不管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贫富如何,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传播观点。其结果是,“在虚拟社会,某一事件一经发起,往往能够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并在短短的时间内激发网民的参与热情,聚集相当规模的网络民意”。[3]12-18

(二)增强了人的自主性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294个体的自由发展程度与其个体自主性程度密切相关。在虚拟社会中,各网络社区都是由网民自发、自愿、自觉参与形成的,加之虚拟社会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参与结构的平等性和离散性,相较现实社会而言,公众在虚拟社会中更能摆脱身份的束缚,言行更能反映其内心的真实图景,从而保持和发展个体自主性。在此意义上,虚拟社会“进一步培育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开放意识和自由民主精神,全方位地提升了人的自主能动性和潜能”。[5]196可以说,虚拟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了人的自主性,提升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三)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

我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家郑永廷教授认为,“人的个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潜能的充分挖掘。”[6]26-30网民社区的形成已经超越了传统社会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联系,更加注重网民个体兴趣、爱好的相似和价值观念的共鸣,而这正是人的个性的重要体现。注重创新、高扬个性的网络文化氛围,使得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观点、组织在虚拟社会中更能吸引眼球、得到认可、甚至影响舆论。虚拟社会刚好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群体环境和广阔空间。

(四)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7]295,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6而虚拟社会“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联系、聚合和调节作用”,[8]273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通过参加虚拟社会群体,网民与其他群体成员在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以交流、碰撞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形式松散、实质相对稳定的自组织的虚拟社会关系;网民参与的虚拟社会群体越多,其社会关系就越丰富,在丰富和发展其社会关系的同时,自身的社会本质也得以丰富和发展。

二 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

虚拟社会在某些方面大大拓展了人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人的社会本质,提升了人的发展阶段。不过,在虚拟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分裂与对立,人类对它的认识和掌控能力毕竟有限,虚拟社会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引起的对其成员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甚至危害,亦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当下法制不完善、规则意识不强、理性程度不高的中国,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忧虑。

(一)沉溺虚拟世界,疏离现实社会

由于虚拟社会具有隐蔽性、平等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相较现实社会而言,人们在虚拟社会里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关怀、鼓励和慰藉,更容易获取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平台,表达“异见”、渲泄情感的安全度更高,社会交往的成本更低、可控性更强。在现实社会中难以满足的需要,在虚拟社会里却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迎合,使得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放大了虚拟社会的“美好”和现实社会的无奈,从而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长此以往,就可能更习惯于在网络中与人交往,更习惯于在网络中表现自我,把网络当成逃避压力和挫折的港湾,而不愿意接触现实,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封闭、虚无和畸形。在虚拟社会中的确获得了一些满足感,但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仍未解决,与现实社会的隔离感反而更强。

(二)呈现多重人格,诱发认同危机

具有隐匿功能的虚拟社会为网民提供了一个隐姓埋名的活动场所,网民可以将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隐藏起来,而只需通过文字、代号来与其他成员互动、交往,从而可以自由地塑造、扮演一个甚至几个角色,每个角色实际上只体现该个体的局部人格。于是,网民间的互动在实质上便成为“一个隐藏在‘面具’背后、以局部人格互动为特征的自我塑造过程”。[6]26-30人在虚拟社会中的这种数字化存在方式和身体的缺场使得网民间的信任基础非常脆弱,网民的自我认同难以连贯,导致网民对交往对象的存在性焦虑(因为视频互动主要发生在熟人之间)和对自身角色认同的模糊。一旦把在虚拟社会中形成的、经过网友认可且自身引以为豪的新的自我认同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由于交往方式、环境和对象的根本不同,往往会使得社会互动处处受阻,甚至招致他人的不解或嘲讽,从而出现自我认同危机。

(三)陷入信息异化,弱化科学精神和道德自觉

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认识世界、增进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和信息碎片化也容易助长人们“乐于信息吞吐、懒于分析研究”的消费主义心态。不怀疑,不分析,而是听信、盲从、传播负面信息,陷入“沉默的螺旋”,无意识地成为谣言的扩散者和恶化网络生态的帮凶;不研究,不思考,而是剪切、复制、粘贴他人思想,人云亦云,丧失主见。

此外,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滑波、“道德危机”现象让世人深深忧虑,缺德、失德、轻德现象比较普遍。拥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现实社会尚且如此,在规范约束不足、可以自由隐匿的虚拟社会中,谩骂、侮辱、诽谤等语言暴力层出不穷,操纵言论、“人肉搜索”、网络犯罪并不少见。网络中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自觉弱化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 虚拟社会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引导策略

(一)理性认识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迅速普及,虚拟社会“已成为草根阶层维护权益、声张正义、参与公共事务、监督公共权力的最重要平台”和“社会舆论放大、社会矛盾聚集和社会怨恨宣泄的主要场所”。[3]12-18虚拟社会既非“理想国”,亦非“愤青大本营”;从本质而言,虚拟社会只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和镜像。虚拟社会中的确存在失德、缺德、失范甚至犯罪等乱象,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更甚。甚至可以说,虚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正源于现实社会。因为“在社会快速变化和社会不平等广泛存在的环境里,当文化描述的目标与社会赞同的实现手段和途径产生矛盾时,人们就会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可能失去对目标或合法途径的兴趣(罗伯特·默顿)”,[9]56于是进入虚拟社会就容易成为人们“实现”理想的一个选择,虚拟社会的适度乱象亦在情理之中。正如有学者指出,“现实社会的游戏空间愈大,虚拟社会的游戏空间愈小;现实社会中自我表达、实现理想的人愈多,虚拟社会中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人就愈少”。[10]117-120

(二)强化网络德育,增强网民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自觉

正因为现实社会有道德、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的约束,人们才能按照社会期望来规范言行,社会才得以稳定、和谐。因此,要营造良好的虚拟社会生态,除了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还必须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自觉。首先,要引导网民树立法治意识。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规范,须知,遵守法律规制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维护个体权益的基本前提。语言暴力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使人信服,而且会丧失理性、激化矛盾;今天你对他人“人肉搜索”,明天你可能被“人肉”。其次,要培养网民的科学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要学会树立批判意识和甄别意识,对信息中的真与伪、虚与实、良与莠进行正确的判断、评价与选择,以理性思考、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各种网络舆论,避免陷入“沉默的螺旋”。再次,要树立“以诚为本”的网络交往观。共同在场或面对面直接交往是人基于信任的一种情感需要,身体的缺场正是虚拟社会中信任关系难以建立和持续的原因之一。真诚待人,与人为善,方能在虚拟社会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满足归属的需要。

(三)培育理性精神,培养现代公民

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缺少规范约束、宽容度不高、泛道德主义甚嚣尘上的虚拟社会环境下,理性精神尤为可贵。网络中的诸多语言暴力和“极端化”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正是理性精神的缺失;而“物本价值”、“神本价值”、“器本价值”的张扬,或可视为公民精神的淡薄。提升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还需积极培育网民参与虚拟社会生活的理性精神,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

理性精神意味着应以平常心对待网络中的负面信息。负面信息的背后往往呈现的是一种负面情绪,而网络舆论所具备的“排气阀”功能可以使长期淤积的负面社会情绪得以宣泄,从而避免对现实社会更大的冲击。重要的不是屏蔽负面信息,而是探究负面信息背后的正当诉求。理性精神也意味着学会体谅国情,拒绝戾气,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理性表达,以建设性的心态参与网络讨论;也意味着官方与网民的积极沟通,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公民精神的培养,还意味着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在碰撞中学会相互倾听、在沟通中学会相互妥协,意味着引导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自由讨论和理性建言。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颜佳华,郑志平.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论纲[J].太平洋学报,2011,19(1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6] 郑永廷,昝玉林.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郭 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9]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 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吴丽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机分析及引导[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2).

猜你喜欢

网民现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