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应当是一种专业精神的领导

2012-04-13潘希武

湖北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领导者校长教学方式

◎/潘希武

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也正因如此,校长经常被赋予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教育思想领导者、教学领导者、课程领导者,甚至还有很多关于校长样板形象和精神气质的想象。显然,校长不是一般的行政领导,而是一种专业领导,其内涵和方式有独特的地方。

校长要不要懂教学?当然要懂。事实上,校长几乎都是教师出身,应当懂教学。但对“什么是懂教学”事实上并不清楚,甚至存在误解。现在越来越强调教学的技巧或所谓的艺术,比如语言的艺术和导课的艺术,而没有重视教学的基本技术,尤其不重视教师的专业精神,常常把兼有学科带头人的校长当成是懂教学的校长,其实不尽然。校长是整个学校教学的领导者,懂一门学科教学并不够,但要懂所有学科教学又不可能,因此,校长要懂教学并实施教学领导,并不是靠会教书就行,而是要有教学专业精神,并实施专业精神领导。校长的知识域是有限的,要实施教学领导就不可能仅依靠懂各学科教学内容,而是要懂教育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教育专业的情操,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学生、建构和培育而不是塑造学生人格和身心健康。实施教学领导,则是要探索并培育现时代的专业情操。

校长是不是课程领导者?当然是。但问题是现在的课程改革基本上热衷于搞课程开发,一些学校常常抱怨校本课程的比例过低,事实上这些都无关乎问题的根本。课程开发当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基础教育在普及大众化教育、改进办学条件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教育质量总体上看还不高,最集中的表现是教育教学方式还没有改变。很多地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但几乎没有人认真探讨教育教学方式该如何变革和可以朝哪里变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假定是可以变革的,并朝着新课程改革目标前进。其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只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它没有回答当前阶段的改革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什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到现在还没有取得突破,这些问题是需要思考的。新课程改革之艰难的根源在于中国复杂的现代性问题,即一方面是民族国家观念、政治结构与经济秩序的安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文化结构或精神心性秩序正当性的重新论证。社会转型决定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精神心性秩序正当性的缺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上的模糊,进而决定了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复杂性和渐变性。教育改革只能是适应社会的演变而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绝对不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确定的长远目标来实施,而必须极其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正在步入复杂的现代性社会,与之相适应,教育教学首先需要考虑其专业精神的确立和培育,并以此进行教学方式的渐变。所以,与其说校长是课程领导者,不如说是专业精神的领导者。

校长是不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当然是。但什么是教育思想?什么是教育理论?现在,校长们或多或少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思想,五花八门,争奇斗艳,甚为热闹。只是这个时代真的缺乏教育思想吗?其实不是,真正缺乏的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确切理解,而不是另起炉灶搞花样翻新的教育理念。这些百变的教育思想或理念真的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现象学还原吗?新课程改革试图通过教育实施人性的启蒙和解放,而忘记了现代性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缺乏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对这个时代教育的理解。有人提出回到原点,但原点在哪里?是人性吗?是生命的本真吗?这些都似是而非,似乎看到了教育的问题,但却是朦胧的。人性或生命从来不是纯粹的,也从来没有什么纯粹的“教育自身”;人性和教育从来都是存在于社会中或时代中。人性本来就是内在的紧张,教育相应也是内在的紧张。如今正步入一个新的时代,校长需要对现时代的精神有所把握,并在时代精神的领悟中把握和确立教育的专业精神。教育可以有理想,校长办学也可以有理想,但理想总是现时代的理想。教育更需要的是在哲学上对人性的样板作出探讨,并在时代精神中设计和规划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朝样板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现代性特征及教育的现代性特征与教育的专业精神尤其需要校长去把握和探索。与其说校长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不如说是教育专业精神的领导者。

校长专业化并不仅仅意味着校长成为一种有独特内涵的技术专业,成为一种按教育规律办学的职业,从而区分于一般的公共行政领导,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一种专业精神的领导。教育的专业精神隐藏着社会的总体价值导向,规定着教育教学的基本品格,建构着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由校长的专业精神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专业精神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当前教学模式变革的艰难与现代专业精神的缺乏密切相关。

专业精神的领导,是一种学校文化的建构。它包含对时代价值范式的认同和变革的探索,直接指向“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基本问题,引导学校的发展目标,建构学校的教学文化和教师文化,从总体上规定着学校的文化品格。当前很多学校都热衷于校园文化的建构,策略无非是采用校园建筑文化设计、教育理念或某种教学特色等手段,比如“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培养健全的人”“生命教育”等,比如读书活动、自主学习、阳光体育等。这些手段能否真正建构起学校文化是值得怀疑的,或者说其文化的形成最终要靠教师的专业精神来体现。不能说现在学校没有文化建设,其实是丰富多彩的,但并不知道现时代究竟需要何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似乎很高远,又似乎很具象,但就是不够现代和基本。

专业精神的领导,是教学模式变革的前提。专业精神本身蕴藏着特定的教学模式。实施专业精神的领导,实际上是引导教师群体文化的形成,推动教师群体实践特定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方式变革是依靠行政力量推进的一种支离破碎的转型方式,缺乏某种精神内核,这个内核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精神。当前教学模式转变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忽略了对教师专业精神的培育。现在的教师培训,关心的是教学技巧的培养,专业精神的培育没有得到重视,其结果是教学方式还保持着老一套。现在很多学校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好像把学习时间还给了学生,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其实自主学习还是靠教师引导和营造独立思考的环境。它确实需要某种教育技术,但更需要有专业精神和品质作为前提和方向。缺乏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自主学习的教学必定流于错误的形式。

专业精神的领导,是引领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力量。一个没有教师文化的学校是松散的、缺乏凝聚力的学校。教师群体文化能否形成不是靠教育理念来牵引,因为理念的认同最终有赖于教师的教学集体性格、甚至人格,而这些东西最集中地体现为专业精神。只有形成自身专业精神的教师文化才是持久和可靠的力量。校长能否把教师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既不靠行政力量,也不靠威严,甚至也不靠做人的艺术,而是靠成功的专业精神领导。成功的专业精神领导,就是有效地塑造教师教学文化性格,就是有效地塑造教师的精神气质,最终实现教师最久远的、最稳定的发展。

一个好校长或许是一团火,它可以点燃教师心中的激情;一个好校长或许是一盏灯,它可以照亮教师的灵魂;但最重要的,一个好校长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精神养成的导师。当代校长只有深刻地观察到现时代的精神,敏锐地把握到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和建构当代教育的专业精神,才可能引导教师共同体真正地推进教育的变革。■

猜你喜欢

领导者校长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论校长的修养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