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皖西大别山高腔山歌“挣颈红”
2012-04-13沈炳毅朱扬
沈炳毅,朱扬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挣颈红”是皖西大别山特有的高腔山歌,是我国民歌的一朵奇葩,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挣颈红”歌如其名,因演唱者在喊唱时把脖颈挣得发红而得名。其曲调高亢嘹亮,婉转起伏,如同大别山上漫山遍野、酣畅淋漓开放的映山红,听起来让人如痴如醉,荡气回肠。
巍巍大别山地处江淮,纵横千里,横跨鄂豫皖三省,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挣颈红”主要流传在皖西大别山区的金寨、六安、舒城等地,这里是“峰峦叠着的山区,风景秀美,资源丰富,人民长期过着自耕自给的农耕生活,但因交通闭塞,缺乏与外地交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人们把唱山歌作为抒发和宣泄内心情感的主要手段”①崔琳:《听山歌“慢赶牛”和“挣颈红”》,《广播歌选》2010年第4期,第19页。。特殊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环境,决定了皖西大别山“挣颈红”的旋律和腔调特点。
“挣颈红”是皖西大别山高腔山歌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曲调大都在高声区活动,音域较窄,大量使用假声演唱,节奏自由。高音部分由于用假声大声喊唱,演唱时因喉咙外部使劲紧张导致挣得脖颈发红,故而有声有色,甚是动人。但在不同的地方的演唱形式不同,又各自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寨县称为“挣颈红”、“过山青”或“五捶锣”,原六安县叫做“三接气”,而舒城县则称为“蜜蜂钻天”,自是绘声绘色,各个生动又形象。
一、山高林密,喊得山歌“过山青”
1、山高林密,山歌才能传得远。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西长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主峰在霍山县和岳西县交界处的白马尖,山地主要部分海拔都在1500米左右。皖西大别山区自古便是山高林密路陡,交通闭塞,难以和外界交流,故而人民长期过着艰苦的自耕自给的农耕生活。例如据《金寨县志》记载:西南中山区地形特色是:谷深及有众多的山间盆地。平均海拔8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20余座。各山体的坡度在35~40度,最陡处在70度以上②顾旭,郑鸿章,朱庆有:《金寨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挣颈红”正是流传于大别山的深山之中,而皖西另一种著名的民歌“慢赶牛”则流传于丘陵和平原地带。大别山深山里山高林密,坡陡沟深,人们在山间采茶、采药,各自劳作,人们往往是虽见其人,实则相去甚远而难闻其声。家人或邻里亲朋若要打声招呼,只能高声喊叫,再若难以听闻,只能扯起嗓子,使用高频率的听起来尖细的假声才能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同样的道理,山里人习惯远远地用山歌进行交流打招呼,尤其是憨厚、内向的山里人更习惯用山歌表达情意,如此更加婉转、细腻,表达的效果往往远胜于言语。如六安民歌《铁打的心肠也软了》中唱道:“撩不到好姐不要焦,老鼠打洞慢慢掏,白天给她担担水,晚上给她抱柴烧,铁打的心肠也软了”。再如金寨民歌《忍气吞声在心里》唱道:“眼望小乖姐在那里,不敢高声大叫你,嘴里不叫心里想,我要是为你惹是非,忍气吞声在心里”①陈发仁,崔琳:《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5年,第238-243页。。这若隐若现、或强或弱的满腔爱意随着山歌飞到情人的心尖,还有什么样的言语比这歌声更能动人呢?歌者如癫似狂,听者自是如糖似蜜。尤其是高频尖细的假声(山民自谓之小嗓)更能远远的把歌声,更是把情意送到听者的耳朵,送到心里。
“挣颈红”在金寨县有的地方也叫“过山青”,和“挣颈红”对仗,意即越过青山,大家可以想象嘹亮、悠扬的山歌穿过一座座小山岗,一条条沟壑 ,飞到听着的耳朵和心中,是何等的美妙。
2、艰苦烦闷,喊一嗓山歌解心怀。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这里自古以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尤其是在深山老林里,旧社会时群众主要依靠采茶、采药来换取粮食等生活物品。长期的闭塞落后,使得人民的生活艰难苦闷,形成了这里民风纯朴,人民勤劳,能吃苦,能奉献,有着光荣的为国为民无私牺牲奉献的优良传统。六安人有韧性,有耐力,为人友善,亲和力强。
长期艰难苦闷和单调的生活,给人们心里造成的很大压力,总要得以排遣和解脱,山民们在生活中劳作许久总要喊几嗓山歌来解乏去困,调节心情。在山沟或山腰喊唱时难以传远,于是便仰天吼唱,高调尖细的歌声便如同蜜蜂似的钻向云天,“蜜蜂钻天”,名本天成,只是妙手偶得之罢了。正如歌中唱道:“山歌本是个人留,留在凡间解忧愁,三天不把山歌唱,三岁孩童也带忧,古人山歌切莫丢”。又如“郎在高山唱一声,顺风刮到紫禁城,万岁爷听见下了座,娘娘听见动了心,唱歌的可是凡间人”。可见山歌喊得是如何的豪爽自在,惬意舒爽。如若歌逢对手,互飙一通,看看谁唱的更高,谁拖得更久,则更是难得。喊了一通,体既不乏,心已顺畅,快乐如仙,困闷无留,于是大伙收工回家。
如此,“挣颈红”也常为旧时山民去乏解闷所用,自有神奇的功效。
二、民风淳朴,山歌喊得脖颈红
在大别山的深山老林里,山民们历代过着自耕自给的农耕生活,因山高路陡难以与山外的世界交流,便少有奸细算计,民风淳朴憨直,交流起来直来直去,无有婉转藏掖。山民们说起话来大嗓门,唱起歌来高亢、嘹亮,直冲云霄。
“挣颈红”是大别山区高腔山歌的统称,因歌者在演唱时脖颈发红而得名,此名绘声绘色,雅俗共赏,优美中透着热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山歌已不再仅仅排遣烦闷和表达爱意的工具,在一些场合里成为联谊的纽带,甚至是竞赛的手段。“挣颈红”最主要的特点是曲调在高音区里回旋,最高音基本上都在小字三组C上下。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大别山六安山水旅游文化节上,安徽省非遗传承人余述凡张嘴就是小字三组的降E。在节奏上,“挣颈红”的特点是非常自由,几乎都是散板,任由歌者自由发挥,并使用大量的衬词,咿呀唉奥,尽情挥洒。如此歌者尽量唱得更高,拖得越久,显示其越有能耐,或是越热情。
1、山歌手一方面为了炫技,另一方面为了表示热情爽直,在歌唱时越来越追求高音和长腔拖音,这就对歌者的气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挣颈红”在六安的方言中具有“撑住使劲向上拽”的意思。大家可以想象歌者站定身形,气沉丹田,扯起脖子喊唱出又高又长的山歌是何等的情形。
西方的美声唱法重视的用后面口咽、喉咽的打开,讲究喉头的稳定下放,软腭上抬,舌面低放,强调的是喉内肌的扩张,而中国民族唱法中习惯的喉头上升、喉外肌的使用。
中国民族音乐审美心理中喜爱偏高频的清、亮、透。在中国音乐中,尤其是高腔、山歌等乐种,戏曲中老生、小生、青衣等行当,对音色的追求有着较为明显的清、亮、透的心里偏向,也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高位置、重头声、重假声的发声方法②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里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这主要与汉语的语言特点密切相关:汉语言的主要原因发声时舌为较高,舌面与鄂距离较近。这些都导致了民族声乐演唱时“浅声道”的特征:即歌唱时也表现为舌位较前、较高、声道较短,声道截面积较小。由于舌体通过舌骨连接到喉室、舌面、会厌、和喉室外侧构成声道弯管内壁,浅声道影响下的舌位的上升必然会引发喉头的升高,咽腔容积的变小,声道缩短并减小了截面积加强了声道高频的特性。
正是由于“挣颈红”高音、假声的大量使用,使得歌唱时易于喉头上升,喉外肌过于费力就会导致脖颈紧张而发红。大家可以通过“挣颈红”的“挣”字想象歌者在歌唱时憋住一股劲,挺着胸膛,歪着脖子,抬头仰天长啸的情形。尤其是“挣颈红”喜好长腔拖音,更是极大地加剧了歌者歌唱时扯起脖颈挣通红情况的发生。
2、另一方面,出于炫技的心理,不仅在音高和衬词拖腔时值上追求奇巧,有些歌者还在演唱时为了增加“颤音”,这种“颤音”不是一般说的以一个音为基础与上下音的颤抖,而是演唱者用下颚的抖动在同一个音发出的特殊颤音。更多的歌者为了发出这种颤音采用的是用手指敲击拍打颈部,是声音断续产生颤抖。这种拍打也会使得歌者在歌唱时加剧脖颈的发红。
皖西大别山人民淳朴憨直、热情好客,他们都喜欢自己被称为“红脸汉子”,这样才是实在、厚道,而非尖巧、刻薄之人。在聚会待客时,喊上几嗓山歌,欢迎亲朋好友,唱得脖颈通红,甚至于满脸通红,这才是真正的“红脸汉子”。所以,山歌必须要唱得脖颈发红,才能唱得更高、更长,也才更热烈、更过瘾。
三、山歌何来许多名
“挣颈红”是皖西大别山高腔山歌的统称,流传在金寨县、舒城县、原六安县,应该说霍山县的一部分差个也应归为“挣颈红”,而“山歌是人民群众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抒情小曲”①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115页。。“挣颈红”因为音区太高,音域较窄,基本上都在高声区徘徊,又较多长腔拖音,所以实际演唱时难度很大,有些歌曲很难一个人独自完成,必须几个人采用轮流演唱的方式才能完成。这样就产生了不同人数而采用的不同形式,如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叫法,如“三接气”和“五捶锣”;还有的地方根据歌唱时对歌声不同的感受或联想,产生不同的叫法,如“蜜蜂钻天”和“过山青”,则是形象会意。
1、“五捶锣”:主要是在金寨县作此称谓,是因为这里的“挣颈红”每首歌都是五句,前四句由四个不同的人轮流演唱,而第五句是四个人齐唱,这五句分别叫做“扛歌子”、“喊二簧”、“三声”、“四声”和“送尾”。采用这种演唱形式是因为“挣颈红”又高又长,太难唱,一个人独唱是在难以完成。又由于曲调都在高声区,每一句都高亢、嘹亮,唱一句如同敲一下铜锣一样,当地人方言习惯用“捶”表示敲的意思,五句山歌就成了“五捶锣”。如金寨民歌《忍气吞声在心里》和《三个大姐一阵行》,六安民歌《铁打的心肠也软了》。
2、“三接气”:主要是在原六安县、现为裕安区的丁集地区采用这种叫法,同样的原因是太难唱而由三个人轮流演唱,前三句分别叫做“领”、“扛”和“落”,最后三人齐唱。如《农业生产要抓紧》。
3、“过山青”:在金寨县称作此名,和“挣颈红”对仗,形容山歌高亢悠长,传得很远,翻过一座座青山,故得此名。
4、“蜜蜂钻天”:在舒城县作此称谓,因为人们听到山歌时,感觉歌声“其声犹如蜜蜂或钻入云天,或俯冲花间,跌宕起伏,音乐的层次感很强,故而得名”②管亚伟:《“挣颈红”与“挣颈红调”的区别》,《广播歌选》2010年第4期,第20页。。例如《鲜鱼好吃网难开》和《不等饭好饿死了》③《安徽民间音乐》,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3-16页。。
巍巍大别山,纵横千里,因大诗人李白曾云:“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而得名。正因如此,大别山的民歌兼收南北,既有北方音乐厚重、豪迈之特色,又有南方音乐灵秀、流动之优点,又保持了自己最鲜明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别山高腔山歌“挣颈红”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了解和喜爱,尤其是通过第一届中国大别山六安山水旅游文化节在央视的播放,必将赢得更加广泛的关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