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与董仲舒“治道”思想之比较

2012-04-13高春菊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天人董仲舒荀子

高春菊



荀子与董仲舒“治道”思想之比较

高春菊

(衡水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荀子、董仲舒的治道思想都是在国家、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提出来的。两者治道思想的共性与差别在于:在管理本体论上,荀子要求管理者面对自然之天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董仲舒认为“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本原,也是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准则的唯一来源;在管理行为观上,两人都继承了经典儒家的管理行为理论,主张为政以德和贤人政治;在管理价值论方面,都认同“不与民争利”;在管理人性观方面和管理控制论上,都认为人性可塑、导人为善。

荀子;董仲舒;治道思想;隆礼重法;《天人三策》

治国必有道,道是治之道,治必有道。“治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特有的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传统思想中广义的治道,既包括“治之道”即治国的思想原则,也包括“治之具”即治国的制度措施,是治国理念、方针、原则、措施、手段的总称。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治之道”的思考与“治之具”的推衍,构成了治道的丰富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先秦时期处于乱世的荀子和西汉时期处于盛世的董仲舒的治道思想,寻找在治理国家社会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理念。

一、荀子、董仲舒治道思想的社会背景比较

一般来说,作为一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即社会形态与生活样式总是具体的。所以,我们分析比较荀子、董仲舒治道思想首先从其出现的社会背景入手。

(一)荀子治道思想的社会背景

荀子生活在一个诸侯相互征伐的混乱时代。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500多年的战乱,周王朝的井田制被废除,原来的礼乐制度也不管用了,旧的奴隶主阶级走向没落,新的地主阶级兴起;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所取代;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生于如此乱世的荀子最为关注的是天下太平,他和战国时期的其他知识分子有着共同特征,那就是:志在天下,成就大业。在学派并生、学派门户之见很深的战国时期,荀子并没有学究式的对儒家的经典照本宣科,而是放眼中华,让儒学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实践。他研究社会,研究现实,面对群雄争霸,杀人“盈城”“盈野”“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的严酷现实,为谋求匡正之术,他以儒家思想为本位、为主体,对先秦诸子学说进行了综合,系统而有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学中的“礼学”思想,把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相结合,明确提出“隆礼重法”思想,为儒家所期望的道德秩序与社会政治秩序之重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董仲舒治道思想的社会背景

董仲舒是西汉发展到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以秦始皇统一中国而告终,但是秦始皇实现的只是政治上的统一,治道思想的冲突与抉择远未结束,西汉初年,吸收秦朝的经验教训,在治国的指导思想上,经过比较与实验,从秦朝的“法治”转变为“黄老之治”。在这一治道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约法省禁、无为而治的政治经济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到汉武帝时,国家的政治、经济都进入强盛时期。随着形势的变化,转变“治道”思想成为必要。原因在于:第一,汉初的无为而治,虽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自由发展,但不利于中央权力的集中与统一;第二,萦绕汉初几十年的秦王朝何以很快失去政权,汉王朝何以得以取而代之的这一关涉政权合法性即“政道”的问题,到了需要有一个能够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回答的时候了。第三,从实践上看,统治政策也发生了改变,法律条目日渐增多,在残酷统治下,很多老百姓被迫逃往山林,转为盗贼,表面上统一、昌盛的西汉政权安定中涌动着不稳的暗流,潜藏着危机。经过董仲舒的力谏,而最终由汉武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道思想,并在实践中形成“霸王道以杂之”的治道格局,这时,董仲舒所说的“儒术”在内容上已经不同于荀子时代所流行的原始儒学,而是掺合了阴阳五行家和法家的观念重新整合而成的儒学。

(三)荀子、董仲舒治道思想社会背景比较

通过对社会背景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荀子、董仲舒的治道思想都是在国家、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为适应未来新的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他们治道思想都是在以传统儒学为主,吸收了同时代其他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荀子、董仲舒治道思想内容比较

作为先秦时期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儒家“礼”的传统,并以“礼”为基础,引“法”入“礼”,倡导“隆礼”“重法”,强调应用道德和法律相结合来治理国家,提出了“隆礼重法”思想。这一思想基本体现了荀子的治国原则,他的名言“治之经,礼与刑”成为历代治世的经典。

《荀子·王霸》篇中说“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在荀子看来,国家是天下最有力的工具,统治者只有用“道”即正确的治国原则去治理国家,才能实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那么怎样从乱世走向治世?他所开出的药方是:治之根本是礼义,合乎礼义的是治世,不合乎礼义的是乱世。由此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其中“礼”的具体内涵包括:

第一,“礼者,养也”。礼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而对物资财富进行分配的标准,按照封建等级制度进行财富的分配,以达到“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目的。

第二,“礼者,节之准也”。即礼是制定法度的准则,有了礼才有法,礼是高于法的,所以他说:“礼义生而制法度。”

第三,“礼者,人道之极也”。即礼是为人治国的最高原则,一切都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礼”既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治国的原则,这样,“礼”就成了无所不包的规范体系,即“国无礼则不正”。

第四,“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即“礼”是规定人们等级差别的一种社会秩序,“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因此治世社会应该有“等”、有“差”,“礼”则是规定这些“等”“差”的依据。

由此可见,荀子的治道思想是介于德治与法治之间的“礼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种制度运行机制的设计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制度伦理观念,对历朝历代的政治理念和制度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治道思想主要反映在“天人三策”中。“天人三策”是汉武帝和董仲舒三次问对的记录,由于是回答皇帝提出的关于治国根本方略的问题,所以,“天人三策”不同于一般的著作,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治道思想。由于汉武帝对董仲舒的回答十分满意,对他的建议加以推行。因此,“天人三策”实际上成了大汉帝国的治道总纲。

在“天人三策”中,君臣三次问对所探讨的不是佛道、仙道,而是治国安邦之道,关于这一点,制文开始说的很清楚,“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即“天人三策”所关照的现实既是汉武帝朝的现实,同时更是秦汉以来大一统格局的现实,君臣问对过程中,董仲舒对儒、道、法三家治道思想与实践做了比较总结,既回答了汉武帝的“问”,满足了汉武帝有所作为的现实需要,又将有所作为的强烈愿望落实在兴办太学的具体建议上,并以“太学”这一制度与机构将经典儒家的“正德”“用人”两大法宝融合为一。同时,又在管理本体论、行为观、义利观、人性观、控制论、经权观等多方面表现出对经典儒家治道思想的继承,因此,“天人三策”的治道思想不但体系完整,而且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对比荀子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治世之说和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所阐发的治道思想,两者的共性与差别在于:

第一,在管理本体论上,荀子把“天”作为管理活动的形上根据,对管理者提出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要求。荀子的言论中的“天”,既有主宰之天的痕迹,也有义理之天的影子;但荀子谈的最多且最为肯定的还是自然之天。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在对“天”作自然之界定的前提下,荀子要求管理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天地生之,圣人成之”。

而在“天人三策”管理本体论中,董仲舒不仅认为“天”有意志而且对“天”之意志的内容和“天”表达意志的方式作了种种论述,因而有了神学色彩。如在董仲舒看来,“天”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本原,也是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准则的唯一来源。“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驩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社会最基本的3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为尊卑有序的等级关系,尽管卑者直接受命于尊者,但最后还是总归于天。同时,治国之道出于天,即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一套管理理论、方法出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不但“道”原于“天”,关于具体的管理手段,天意也有安排。“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管理者只好按“天”的吩咐去做,“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些观点明显具有神学色彩。

第二,在管理行为观上,两人都继承了经典儒家的管理行为理论,主张为政以德和贤人政治。

经典儒家的管理行为理论主要有正德、用人、无为而治3项内容,其中,正德、用人是达到无为而治的具体手段,而无为而治是管理活动的理想目标。对于这一理论荀子和董仲舒都不同程度地加以继承。荀子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领导者只有崇德就能取得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并经常告诫君主必须“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远人”等等,要求“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认为,应该由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决定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处的位置,因此,他打破了传统的世袭制度,提出了一个新的选拔制度:“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并以道德标准将臣分为“圣臣”“辅臣”“忠臣”“谄臣”等10余类。

董仲舒认为,任官得人是“无为而治”的前提条件,他说:“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为培养贤人,董仲舒提出了兴办太学的主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太学首先是学校,有教育功能,同时太学生又是后备干部,因此太学还具备政治功能。在这里,董仲舒把经典儒家实现无为而治的两大法宝“崇德”与“用人”合二为一,并由此提出的治道谋划对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很大作用,这是他对荀子治道思想的超越。

第三,在管理价值论方面,都认同“不与民争利”。

“不与民争利”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民本问题的认识上,荀子和董仲舒都是这一思想的提倡者。荀子认为,政治本身就是为了民众的利益而产生的,他说圣人制“礼”、隆“礼”的目的在于人民的利益,“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王制》中指出:“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对民心顺逆对政治的影响力荀子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人服而势从之,人不服而势去之,故王者已于服人矣。”进而强调统治者既已得到了由于社会分工而赋予的那部分利益,就不应该再去与民争业、与民争利。

董仲舒从当时富人土地“阡陌纵横”、穷人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实出发,在“天人三策”中也突出强调管理者不应与民争利。他在对策中讲述了公仪休的故事,并提出了“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的建议。

第四,在管理人性观方面和管理控制论上,都认为人性可塑、主张导人为善。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控制是管理的基本手段,其对象包括对于人、事物和行为的控制。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讨论治道思想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人性假设上,不管是主性恶的荀子,还是提出“性三品说”的董仲舒都承认人性可塑,并主张导人为善。在管理控制方面,荀子认为人性恶,因此导人以善必须有几分强迫性,他主张齐之以礼、以善服人。“天人三策”中,董仲舒不但赞同经典儒家的管理控制论,而且为“德治”优于“法治”找到了根据。“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从而大大加强了管理控制的强度。从其人性论与控制观角度分析“天人三策”中董仲舒的思想,能够看出:虽然都是对经典儒家人性观和管理控制论的继承,但与荀子相比,董仲舒人性论与控制观具有更多现实性的品格。

综上所述,荀子与董仲舒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谭嗣同在评价荀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时曾说:“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两千年之学皆荀学也。”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天人三策”所提出的一系列主张适应了国势上升时期汉代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变更统治思想的时代需要,被汉武帝所采纳,并通过崇儒学、兴学校、顺阴阳、尊皇帝等种种措施的落实,经过董仲舒所阐释的这套儒家治国理念,进而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他们虽时空阻隔,但其思想却能遥相辉映,达成神契,其中原因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1] 于永玉,郭守信.四库全书精华:子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 刘悦霄.荀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3] 冉昭德,陈直.汉书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7.

The Comparison of the Governance between Xun Zi and Dong Zhong-shu

GAO Chun-ju

(Department of Law and Politics,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China)

The governace of Xun zi and Dong Zhong-shu are both put forward at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m a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ontology, Xun Zi required the managers must have subjective initiative when they faced the natural“Tian”, but Dong Zhong-shu thought the “Tian” is not only 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universe, but also the only source of the social rank order and ethical standar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concept, they inherited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dvocating governing by morality and wisdom politic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heory of value, they both agreed that “Do not compete with people”; I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and management cybernetics, they both agreed that people could be created and led to be good.

Xun Zi; Dong Zhong-shu; governance; Longlizhongfa;

(责任编校:魏彦红 英文校对:安晓红)

B234.5;B222.6

A

1673-2065(2012)02-0006-04

2011-11-15

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1LS005)

高春菊(1968-),女,河北故城人,衡水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

猜你喜欢

天人董仲舒荀子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通”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