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动静脉造瘘的护理
2012-04-13苏南南
苏南南
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一条生命线[1]。因此,手术前血管的保护及手术后内瘘的护理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2010-01~2012-06笔者所在科对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造瘘术100例,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男47例,女53例;年龄21~75岁。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34例,高血压肾病29例,糖尿病肾病26例,多囊肾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3例。术后发生内瘘堵塞4例,1例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后1 d内恢复,其余3例行二次手术后,内瘘通畅。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健康教育 肾功能衰竭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病痛 的折磨及对手术的担心,术前患者往往有焦虑、恐惧的心理。有调查表明,系统的术前教育和详细、具体的术前指导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患者焦虑心理[2]。护士应 多关心、安慰患者,给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手术的目的、过程 及其重要性,教育家属给患者最大的情感及经济支持,并请 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增加安全感,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2.1.2 血管护理 尿毒症患者由于血液高凝、贫血、长期毒素堆积对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易导致造瘘处血管栓塞,故术前应注意保护术侧肢体血管(一般选左前臂,因右前臂活动较多)。术前1周禁止在术侧肢体前臂进行输液、抽血或置管,经常热敷手术区域,保护局部皮肤,避免感染、血肿等情况发生,以利于术后内瘘通畅[3]。
2.1.3 皮肤护理 对于汗毛较长的患者,术侧肢体要进行备皮,所有患者都要用肥皂水清洗术侧肢体,并剪短指甲。做好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
2.2 术后护理
2.2.1 术侧肢体的放置 术后应抬高患肢与心脏成15°,注意保暖,嘱患者经常做握拳活动,以利静脉回流,减少患肢肿胀[3]。
2.2.2 观察与治疗 观察术区渗血情况,并用听诊器听诊内瘘是否通畅(如能听到血管杂音则说明内瘘通畅,反之则不通)。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钠、罂粟碱预防血栓形成。
2.2.3 内瘘的使用与保护 动静脉造瘘术于术后21 d拆线,一般术后4周,内瘘开始成熟,可以穿刺行血液透析。但对于静脉细小的患者,内瘘成熟较慢,术后3个月再使用。穿刺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娴熟,争取一次成功。动脉穿刺点应距吻合口5 cm以上,离心方向穿刺,以保证充足血流量;静脉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的距离不少于8~10 cm,向心方向穿刺,保证静脉回流通畅。若距离太近,可加重血管狭窄。每次动静脉穿刺要更换部位,不可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若采用固定点穿刺,使此处血管壁多次受损,弹性减弱,变硬,形成瘢痕,轻者引起渗血,重者可引起内瘘血管闭塞[4]。透析结束以带棉垫的输液贴保护针眼,外加无菌棉球和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棉球以成人拇指大小为宜,穿刺点不以进皮点为准,应选择穿刺针进血管的点,松紧以可扪及近心端血管杂音为宜,包扎10~20 min后逐渐松解弹力绷带,观察有无血液外渗[3]。
2.3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经常将术侧肢体放于耳边,如能听到血管杂音并触及血管的震颤,则说明内瘘通畅,否则说明内瘘堵塞,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告知患者严禁在术侧肢体测血压及进行各种注射,避免用造瘘侧肢体提重物,穿袖口过紧的衣服,防止动静脉吻合口撕裂及吻合口闭合。
动静脉造瘘为尿毒症患者开辟了一条生命的通道,造成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造瘘处血栓形成,本组3例一次手术失败的患者均在二次手术时取出长度不等的血栓,这与尿毒症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有关,护士除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师使用抗凝药物外,还应帮助患者保护好造瘘处血管,将发生内瘘堵塞的危险降到最低,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及精神压力。
[1]申 莉,任志兰.17例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8(6):1550-1551.
[2]许会兰,贾 强.行动静脉造瘘术的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6,5(3):172-173.
[3曹一虹.老年动静脉造瘘术19例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2):124-125.
[4]林红英.如何延长内瘘使用寿命[J].护理杂志,2000,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