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群体伤组织救治的体会

2012-04-13李又林房师顺胡文彬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事故现场伤员医师

李又林,房师顺,叶 勇,胡文彬

对群体伤组织救治的体会

李又林,房师顺,叶 勇,胡文彬

群体伤;救治;组织管理

随着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群体伤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短时间内成批伤病员的集中出现,无论对院前急救工作还是对医院的急诊科来说,在人力与抢救设备等方面均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能否有效地把院前及院内抢救组织与协调好,是影响抢救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就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近年来对一些重大车祸及突发事件所致成批伤病员的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1 重视院前急救为伤员院内治疗创造必要条件

严重创伤患者要重视院前急救,忽视了现场急救、盲目地转运,势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致残率,严重影响救治结果。因此,对每一批次患者的接诊笔者都极为重视早期救治,平时狠抓院前急救人员的训练与管理,始终坚持在接到出诊信息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事故现场。

1.1 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后,首先要了解属于哪类事故。如考虑有毒气泄漏或化学污染物泄漏等情况,必须与赶到现场的消防队员及警察配合,做好自身防护,不可盲目闯入事故现场,而且救护车辆应尽可能停在污染区的上风地带。如为建筑物倒塌等原因所致创伤,要在确保急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投入抢救。

医师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伤分类,区分轻重缓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置,开放性损伤伴大出血者,立即给与简单有效的止血措施(包括破裂血管的暂时结扎、压迫止血或肢体加压包扎等),减少血容量继续丢失,为后续治疗创造比较好的条件。休克患者迅速给予静脉补液抗休克,昏迷伴呼吸困难者现场气管插管,改善呼吸。疑有脊柱损伤的患者应根据损伤水平段,立刻用颈托或负压气垫对相应部位加以固定,四肢的骨折亦应给予固定。

处置患者的同时,急救人员要将事故现场伤员的大概情况,包括致伤原因、人数与伤情,以及现场所采取的救治措施等内容电话报告急救中心主任。对造成3人以上重伤的突发事件还要报市急救中心,以便政府主管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患者的转运则与现场的公安、消防或交警等人员配合,动员现场可利用的运输力量迅速将伤员转运至医院。

1.2 院内抢救工作的展开 接到院前急救人员的电话后,急救中心主任则迅速调集本部门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医务处,由医务处协调院内相关科室人员到急救中心参与抢救。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要做好各项接诊准备,包括抢救仪器、抢救物品以及药品准备。急救中心主任要对参与抢救的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分组分工,以保证抢救工作能快速有序地展开。

1.3 科室间密切配合、救治流程合理规范 患者陆续到达急救中心后,先由中心高年资医师再次检伤、分类(这基于两点考虑:一是“120”到达事故现场的是年轻医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批量伤员进行较细致的检伤;二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会有新的变化,必须及时掌握),做好患者的编号与标记,并交由相关医师处置。由专人负责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登记,确保他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检查与治疗,防止出现差错或遗漏。

接诊医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查体,并有侧重地选择辅助检查。危重患者先行抢救,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做进一步检查,能在床边进行的检查项目最好在床边进行,尽量减少患者的搬动以降低风险。参与抢救的相关科室人员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以确保抢救工作能快速、高效、合理地进行。

2 院内救治原则是院内救治的关键

早期的致死性创伤多见于重度颅脑伤以及胸腹部创伤并大出血,因此救治首先应明确患者有无颅脑及胸腹部等部位的损伤情况。①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既不应过分强调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而延误了胸腹部创伤的手术探查,又不可只强调胸腹腔大出血而忽视了颅内出血的危险性,紧急情况下需要同时或依次进行手术;②手术应严格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原则,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处理其它部位的损伤;需要紧急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严重创伤,包括心脏及大血管的破裂、气管断裂 、胸腹腔内的大出血等,要在复苏与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切不可因过分强调术前血压的提升而丧失手术治疗的宝贵时机;在这方面临床上有不少惨痛的教训;③四肢伤除了合并周围血管损伤所致的大出血或者急需截肢的情况外,对合并内脏损伤的患者应先处理致命的内脏损伤,四肢骨折等创伤可待病情稳定后再做处理;④骨盆骨折常见的病死原因是创伤失血性休克,对这类患者,如怀疑有腹内脏器破裂及腹膜后大血肿形成,经短时的观察病情继续加重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⑤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常涉及多个专科,患者先收入哪个科以及哪个专科先手术等等,都是影响抢救效果的重要因素,参加抢救的人员要思路清晰,急而不乱;患者在院内早期抢救的过程中,急诊医师应把握基本的抢救原则,防止出现扯皮情况。

3 适时人员培训是实施组织救治的基础

要重视急诊医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临床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包括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以及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等项内容。

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以及灾害现场的紧急医疗救援等任务均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作为急诊医务工作者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并随时做好救援准备。要关心时事政治,及时了解全球范围所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事件的防范措施亦应有所了解,以便做好自身防护。作为部队医院的医务人员,我们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为未来海上战事做好准备。

现代战争武器的威力巨大,一旦开战短时间内就会有大批的伤员出现,而且多为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病死率高。因此,战时舰艇伤员的急救问题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大课题。必须加快对基层部队卫生人员以及舰艇军医的正规化急救培训,训练内容既有传统的抢救方法与措施,也应包括一些新的急救理念以及急救设备的应用。对于一些最基本的急救技能,培训范围应该拓展至所有的舰艇艇员,以提高他们在战时的自救与互救能力,这是极其必要的。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抢救预案,经常进行演练,锻炼队伍、找出差距,确保在关键时刻能真正发挥好作用。

[2012-02-20收稿,2012-03-15修回]

[本文编辑:羡秋盛]

book=741,ebook=80

R641

B

266071山东青岛,401医院急救中心(李又林,房师顺,叶勇,胡文彬)

猜你喜欢

事故现场伤员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滑轮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靠脸吃饭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幽默大联盟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