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脊柱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04-13王爱兰杨倩倩李海霞
王爱兰,杨倩倩,李海霞
糖尿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糖尿病脊柱骨折患者,其病情复杂,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的难度也较大,是手术时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与一般单纯骨折患者比较易出现感染、切口愈合慢及其它并发症,所以对糖尿病骨折患者,采取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防治感染,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至关重要。2008-12~2011-12笔者所在科行伴有糖尿病的脊柱骨折手术3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6例。男185例,女171例;年龄48~78岁,平均(57±6)岁。其中既往有糖尿病史217例。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整个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5.6~11.2mmol/L[1]。349例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仅有2例切口感染住院期长达1年,5例术后切口部分不愈合。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血糖的观察 脊柱骨折患者早期基本症状体征多是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糖突然升高或在原高血糖的基础上更高为主,这主要是创伤的应激反应。针对这些情况,要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要仔细监测血糖的数值,同时要注意连续监测对比,延续治疗或迅速找出最佳治疗方案迅速实施,出现异常随时调整。
2.1.2 心理护理 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介绍相关知识,阐述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减低应激反应。应多体贴、安慰、关心患者,解除其思想负担使患者能顺利接受手术。
2.1.3 健康教育 对糖尿病史较长患者,术前教育重点放在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及骨折二者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强调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对初次发现糖尿病者,要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起因、病情动态、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4 饮食指导 脊柱骨折患者一般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而糖尿病患者又需要控制饮食。术前既要控制含糖食物摄入,又要保证有充足的营养,避免因营养不良而造成术后切口不愈合。
2.1.5 血糖监测及用药护理 每日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数值增减监测次数。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5.6~11.2mmol/L,对于继往有糖尿病病史、平时基础血糖阈较高的患者,空腹血糖不宜降得太低,控制在7~8mmol/L,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口服降糖药物,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使用胰岛素时,要掌握好准确的时间、剂量、注射方法,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发生低血糖。
2.2 术后护理
2.2.1 血糖的监测和控制 术后返回病房需立即监测血糖1次,以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监测次数和胰岛素用量,防止发生高血糖、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
2.2.2 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有文献报道,大约30%~80%的糖尿病患者有皮肤损害,所以加强皮肤护理是做好预防感染的关键。对年龄偏大骨折患者,可使用气垫床,每天用自制的50%红花乙醇按摩骨突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卧床患者,防止搔痒时抓破皮肤;经常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防止注射部位出现红疹、包块等引起感染。观察肢端血运,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麻木与冷感。
2.2.3 预防切口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减弱,白细胞吞噬能力差,且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高血糖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故术后易并发感染,切口不易愈合。因此要加强营养,加强抗生素应用,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严密监测体温变换,密切观察切口。
2.2.4 功能锻炼 术后患者一方面因害怕血糖升高,不敢多进食,导致营养跟不上;另一方面,害怕糖尿病影响切口愈合,不敢做肢体功能锻炼。对此,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四肢关节活动。运动以患者不感劳累为主,不宜空腹运动,不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作用高峰运动,防止低血糖反应。
2.3 出院指导 教会患者血糖的自我监测;教会如何识别低血糖反应以及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按医师的医嘱服用降糖药物,不擅自停药、减药,不乱服其它药等。告知患者糖尿病饮食与骨折的营养饮食并不矛盾,教会患者食品换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除了做好常规骨科护理及健康宣教外,应向患者宣教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糖尿病治疗的原则,正确服用降糖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胰岛素,防止发生低血糖,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保持平稳的血糖状态在顺利进行脊柱骨折康复中至关重要。
[1]贾连顺.现代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