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2012-04-13吴雅迪
王 军,吴雅迪
骨梗死是指骨和骨髓细胞缺血坏死引起的病理改变,习惯上指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的骨性坏死。该病临床少见,病因复杂,表现不典型,X线平片、CT易误诊、漏诊。MRI对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可明显提高对骨梗死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水平。现对笔者所在医院11例骨梗死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随访,穿刺病理证实,骨梗死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7~60岁,平均40.5岁。临床表现为双膝疼痛5例,单膝或下肢疼痛6例。病史1.5个月至2年。长年饮酒史3例;服用激素史6例,服用激素时间为3个月至2年;无明显诱因2例。
1.2 方法 使用GE公司Definium 8000 DR机行正侧位投照,SIEMENS公司 Somatom Sensation Caridiac-64层螺旋 CT,层厚4mm,层距4mm,骨窗,窗宽 1500 HU,窗位450 HU,SIEMENS公司 Magnetom Arauto Tim 1.5T磁共振仪,膝关节表面线圈,矢状位T1WI、T2WI SE序列 TR/TE(409/11 ms,3730/91 ms), 冠状位 STIR 序列 TR/TE(3200/20 ms),层厚4mm,层距4mm。
2 结 果
2.1 骨梗死部位 11例骨梗死,双侧5例(3例为双侧股骨下段;2例为双侧股骨下段,单侧胫骨上段);单侧6例(股骨下段4例,有2例累及关节面;胫骨上段2例)。
2.2 影像学表现 ①早期2例,1例X线平片和CT无明显异常,1例干骺端骨小梁略模糊疏松;中晚期9例,X线和CT表现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骨质硬化、钙化,中心密度不均匀;②MRI早期均表现为地图样改变,骨梗死灶中心区呈等或稍短T1略长T2信号改变,周边环绕长T1长T2信号带;中晚期MRI表现为病灶中心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改变,病灶边缘T1WI呈花边状低信号带,T2WI呈内为高信号,外层为低信号的地图样改变。
3 讨 论
3.1 骨梗死的发病部位及病因 骨梗死又称骨髓梗死、骨脂肪梗死,指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的骨性坏死,多发生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改变。研究认为,由外伤、酗酒、胰腺炎、脂肪代谢紊乱、减压病、胶原病、激素治疗等多种原因所致。近年来临床常见骨梗死多为非潜水性骨梗死,常见于使用大量激素后,并认为激素的用量与骨梗死的发展相一致[1]。本组6例有长期服用激素史,与报道相符。
3.2 影像学表现 骨梗死由内向外可分为4个区域,即坏死中心区、缺血损伤区、充血水肿区以及存活的骨组织[2]。骨髓造血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最早是骨髓细胞成分死亡(6~12 h),以后是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母细胞(12~48 h)死亡,最后是骨髓脂肪细胞坏死 (2~5 d)[3],但骨矿物质不发生改变,故早期骨梗死,骨小梁细胞死亡,骨小梁结构尚存。X线平片及CT显示骨梗死较晚,早期表现为阴性或者骨质疏松,约1个月后才可出现征象;中晚期X线平片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条索状骨质硬化和钙化,其内密度不均匀,排列成串或散在分布呈蜿蜒走形条状钙化,反应性新生骨显示为均匀性无结构的骨化,晚期髓腔内出现不规则骨化灶。CT较X线平片敏感,对骨梗死的结构显示较好,对硬化灶、钙化灶显示清晰。MRI早期表现为梗死区中央T1WI与周围正常骨髓组织比较呈中等略低信号,梗死区边缘为迂曲匐行的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带,T2WI梗死区中央呈中等略高信号,边缘呈迂曲的高信号带。中晚期表现为中央病灶区信号不均匀,呈稍长T1长T2信号改变,外围线影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是特征性表现,代表周围骨化或纤维化。因此,X线平片及CT不能发现早期病变,MRI是诊断早期骨梗死的金标准,病变区呈“地图样”改变是骨梗死的典型表现。
骨梗死病影像学表现典型,容易诊断,不典型时应与:①急慢性骨髓炎:急性期骨髓腔内见局限性长T1长T2信号,有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慢性期可出现窦道、死骨和包壳形成;②骨斑点症:类似骨梗死的X线改变,但病灶广泛分布在身体各处,单纯为致密的斑点状;③局限性病变需与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样骨瘤等鉴别,骨梗死无弯曲和膨大,骨皮质不变薄,病灶呈地图样改变,因此MRI是骨梗死最好的检查手段,可明确该病的诊断。
[1]卢 超.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
(6)4:21.
[2]崔光彬,王 玮,宋立军.骨梗死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5):725.
[3]邹月芬,宗 敏,冯 阳,等.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3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