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动画与少年体育意识的发展

2012-04-13于文谦

浙江体育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画意识

于文谦,徐 晋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30)

0 前 言

少年时期被定义为十二三到十五六岁[1],此时的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在加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体育活动是少年成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刺激因素,利用适当的体育教育方式,科学合理地发展其体育意识,诱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会有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

动画片的功能与游戏相仿,都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义,而少年的心灵天然地倾向于接受教育,动画在充当少年娱乐方式的同时,也扮演了另一个重要角色——思想和行为意识的特殊启蒙老师。在一项关于少年儿童看电视的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4.3%的孩子在一岁前就已开始看电视,并且绝大多数最喜欢看的是动画片[2]。这也表明动画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究体育题材的动画片——体育动画在孩子少年时期体育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并试图提出几点建议,也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1 体育动画

动画片的题材非常广泛,由于它源自于电影,又与漫画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后两者在取材上包罗万象,所以凡是人世间各方面的活动,如政治、经济、法律、道德、人情世故、思想、作风等等,动画片便无所不包,就连蚊子叮人,孩子打架之类,在动画片中都可以表现,甚至一些重大事态更不消说[3]。动画片在分类上也不乏单一,如根据不同的形式类型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计算机动画等;根据不同的片种类型分为美术动画片、科教动画片、军教动画片、广告动画片等;按动画题材又分为科普动画、世象动画、新闻动画、体育动画、战争动画……[4]那什么才是体育动画呢?体育动画是基于动画片内容为区分标准的前提下,从动画这个总类之中分离出来的,主要是指以体育活动为题材,描绘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事件、运动中的趣事及超常体育想象的动画作品[5]。体育动画最初是起源于体育漫画,之后随着电视体育节目观众和参与体育运动人数的增加,动画片的创作者们也逐渐将目光投向了体育领域,进而广受欢迎的体育动画及与体育相关的动画电影电视便涌现开来,它们大多都是以当时体育赛事或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为主要素材,以相对幽默、诙谐的风格来展现体育为主题的时代现象、重要事件及广大群众的体育运动爱好,同时也起到了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作用。

体育与音乐一样,可以冲破语言、种族、国家的障碍,达到心灵的沟通;动画又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艺术形式 ,体育动画作为这两种事物的有机结合,也自然融合了两者的特征与功能。首先,它作为一种动画艺术创作形式,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其绚丽的画面、风趣的人物形象以及奇妙、幽默的故事情节往往都极具吸引力,强烈地感染观众们的视听觉,促使观众倾向于接受画面本身及其描述的相关内容;其次,它以体育活动为主要题材,思想观念积极向上,又属于文化、娱乐、审美、教育等社会活动的范畴,不会被政治色彩所覆盖,突破了年龄、种族、性别、国家的限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再次,体育动画的放映对于观众来讲又是一种视听行为,这种视听行为必然会调动观众心理的理解机制,理解机制的调动,会使观众通过对画面的感知由感性阶段逐步进入理性阶段[7],达到启发和教育观众的作用。由此,体育动画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作品,它同时也渗透着观众思想意识与动画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地满足观众,服务观众,引导观众和提升观众。

2 体育意识

心理学对意识的解释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作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包括感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它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实现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在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8]。因此,体育意识应该是体育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系统[9]。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意志和体育价值观念等几个系统结构维度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体育认知可以引导和制约体育价值观、体育情感的形成与发展,而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情感的形成又促使体育认知进入更高的层次;体育情感影响着体育意志,体育意志又反作用于体育情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共同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意识体系[10]。同时,体育意识对个体的体育行为有着明显导向性,并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而通过发展少年体育意识,对于激发少年体育动机、建立体育行为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3 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少年的体育意识与其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少年心理发展又是基于一定的生理特征的转变,所以在研究体育动画与少年体育意识之间关系时,有必要考虑少年身心发展特征。

3.1 少年身体的发展

少年身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由于个体在少年时期步入青春发育期,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等身体形态特征发生剧变。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少年心理有决定意义的神经系统的发展。脑是发育最早最快的器官,8岁前脑重就接近成人水平,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育,机能逐渐趋于完善。儿童少年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皮质容易扩散。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程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14~16岁时,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能力提高,此时,第二信号系统机能进一步发展,联想、推理的思维活动逐渐提高[11]。心理是脑的机能,也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变化,是心理发展的直接前提和物质基础[12]。体育意识的发展同样需要建立在脑和神经系统的基础之上,因而抓住这一“黄金时期”,采取相应手段引导少年的体育意识观念更为科学合理。

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伴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其自然增长过程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表1),同时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有其敏感期[11](表2)。由表1、2中可以看出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与敏感期几乎都集中在少年时期,因此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对于个体身体素质的优化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成为少年今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身体的健康成长以及能否投身于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要保障。

表1 青少儿身体素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年龄

表2 身体素质敏感期

3.2 少年的心理发展

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少年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13],其发展过程主要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

3.2.1 认知的发展特点。少年时期的个体认知主要表现在感知觉、注意和思维三个维度上。少年通过儿童时期的过渡,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增强,表现在由原本的被动感受客观事物逐渐走向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追求客观世界和知识信息的阶段,同时感知觉的精确性和逻辑性也在提高。少年时期的注意水平由原有的无意注意基础上,提高了有意注意的发展,注意范围也不断扩大,其分配和转移能力也有所发展。少年的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占有了相对主导地位,这也成为少年学习、理解体育知识必备条件之一。

3.2.2 情感的发展特点。少年期的情感特征体现为情感强烈且易于冲动、丰富且不稳定,具有一定间接性,审美观得到理性提高,兴趣和爱好也成为少年情感心理特征的重要表现。例如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少年体育兴趣在不断分化,且有了明显性别差异:男生多热衷于负荷量大、竞赛性强且表现灵活、机智、敏捷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倾向于动作优美、节奏感强、运动强度小的运动项目。

3.2.3 意志的发展特点。少年期的意志发展在独立性、坚持性、自制性上都明显强于儿童期,其果断自控能力也有所增强,表现出精神旺盛、自信心强的特点,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容易走入高估自己的误区,行事过于仓促和草率下决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外界的合理引导与教育。

4 体育动画与少年体育意识发展的相关性

4.1 体育动画是种新颖的大众传媒手段

现代体育的发展与传媒可谓息息相关,无论是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竞技体育还是以休闲健身为标志的群众体育,都与传播媒介有着密切联系。陈天仁的研究认为:“在影响青少年体育意识和正确体育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大众媒介体育信息传播是首位的,其次是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因而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自觉、经常地参与体育锻炼[14]。”体育动画利用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媒介形式,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反映体育信息,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少年所处年龄段的特殊心理需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体育意识。

4.2 体育动画对少年体育意识结构的渗透影响

少年期的体育意识由于年龄等因素限制,主要体现在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意志和体育价值观四个方面。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意志和体育价值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它们在少年期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基础上,经体育动画这一媒介的渗透影响,产生相应的意识效应,进而引发体育动机,促进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形成[10](如图1)。

4.2.1 感知体育现象,“寓教于乐”地了解与学习体育知识。体育动画以反映体育活动、体育事件等为主要内容,少年观看的同时,视觉和听觉感受相应的刺激,在脑中主动地感知其中的体育现象,了解其表象特征,又会试图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地探求体育现象的内在本质,然后通过一定水平的判断、推理与概括来完成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与学习。这一过程首先是建立在少年期的心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同时又得益于体育动画这一“寓教于乐”的特殊教育形式。真正的学习不该是死板的正面教授孩子,而应该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获取知识。体育动画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效应,每部片子背后,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巧。例如风靡九十年代的日本体育动画片《灌篮高手》,讲的是一群学校篮球队的高中生努力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从而达到最终成功的故事,片中无论是在上演激烈比赛还是描写队员们的训练场景,经常会插播一个篮球博士的可爱形象来给我们讲解当前画面中出现的篮球陌生术语或比赛规则等相关知识,这是本片一个较为突出的亮点,它在给孩子们展示篮球运动无限风采的同时,更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喜闻乐见的角色了解其不为熟知的体育知识。伴随动画片一集一集的播出,少年对体育知识理论也随之积累丰富,并深刻的留存在快乐的记忆中。相比之下,如果以正面讲述的方式来传授如此多乏味枯燥的知识理论,效果又可见几成?体育认知是体育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理性层面上对体育活动进行理解,引发少年一定程度的心理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产生相应的体育动机,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实践当中寻找成功的体验,促使体育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图1

4.2.2 充分挖掘少年体育兴趣,激发体育动机。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少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体育动画的娱乐性的本质特征拥有巨大的魅力使孩子们为之着迷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有利于其身心的愉悦和放松,而这种愉快体验又给予他们充分的满足感,进而产生较为积极的情绪。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行为的原动力,它会引导并维持个体的行为直到达到特定的目的。个体所体验到的情绪对于其在社会中的行为有着重大影响。体育动画中异彩纷呈的各种体育运动情景以及动画人物潇洒的技术动作不断地在少年大脑中产生映射,使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体育元素的同化,逐渐搭建起体育的行为兴趣,这种积极情绪不知不觉成为少年主动接近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进而激发其体育活动动机,促使他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相应的体育活动之中,体验满足感。这种类似爱屋及乌式的引导方法无需家庭、学校的过分干涉,依靠少年兴趣的指向和强化作用指完善其体育情感,达到发展体育意识的目的,且更趋于科学合理。

4.2.3发挥体育素材的独特功效,锻造少年体育意志。体育究其根本是围绕身体活动展开的,无论是探求人类极限的竞技体育,还是发展全民健身的群众休闲体育,独立、果断、坚韧和自信等意志因素会一直充溢着整个身体活动的全过程。而体育动画是以体育为素材,自始至终以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为发展主线,在贯穿进步思想的同时,往往会伴随遇到困难和挫折、选择面对或逃避、学会分享和奉献、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等情节,这些都是少年在今后体育运动甚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问题。如此,观看体育动画也恰好成为一种良好的思想渠道,便于他们从中感受到片子带来的精神效应。例如,从《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等类型的体育动画中,少年可以学习体会什么叫团队精神,如何与朋友合作、分享,避免走入过度自我的误区;奥运题材的《福娃》又让他们直接接触到体育竞技,认识到胜利的喜悦虽绚丽夺目却很短暂,常伴身边失败的痛苦却是更需认真面对的;而大部分体育动画也都演绎着在公平、公正的运动竞争中需要自信自立、拼搏进取、勇于挑战极限和不畏艰难的优秀意志品质,这都充实了少年的体育意志理念,引导他们以更为坚韧、成熟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在体育活动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艰难与选择,从而有效地启发和稳固他们的体育意识。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隐含着一种积极的人文关怀,对于少年的内心成长发挥着感化效应,在少年儿童教育领域不失为一种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手段。

4.2.4帮助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是人们根据需要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与解释的观念体系,涉及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15]。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体育价值观总体认识局限于个体对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和体育的功能、作用等方面。体育动画的基调往往是克服障碍和战胜挫折、体验进步与成功、感受合作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等,这对提高少年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有独特作用。同时,体育动画中不公正、伪公平的竞争现象又激发少年的正义感和公德心,增强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观和公平竞争意识,这也有助于少年学会理性认识自己与外界事物,提高自我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学会去尊重和关心他人。所以,体育动画还承载着提高少年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化的价值。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行为意识的发展,也受先前个体文化修养、道德规范、体育基础以及家庭、社会、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共同对体育意识行为产生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体育意识行为系统[10](如图1)。

5相关建议

5.1 家庭是少年生活的第一环境,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少年观看动画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家中,家长可以在工作消遣之余利用这一机会陪孩子有目的地观看一些优秀的体育动画或影片,及时抓住机会一起讨论画面设计、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等,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适当评价和相应的肯定,利用动画形象的感染作用[16],唤起少年对体育项目更大的兴趣。家长也要注重提高自身体育素养,摆脱以往只追求学业而限制孩子观看动画、参与体育娱乐活动的陈旧观念,及时转变思想,以追求孩子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促使他们接近体育动画,参与体育活动,寻找愉悦的运动体验,从而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同时,大力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给予正确、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指导,为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5.2提高体育动画质量,积极推出新型体育附属产品。我国体育动画乃至动画片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得不到重视,在以往的国产动画制作上我们不乏看出,其显著缺陷就是过于趋向于低龄化和幼稚化,同时伴有动画节奏缓慢,缺乏时代气息等的种种弊端。这就限制了动画片尤其是体育动画制作的视野,而体育动画需要展现激情与活力,机智与勇敢的运动主题,传统动画的制作氛围使体育动画的发展更举步维艰。所以,减少体育动画内容的低幼化,丰富其思维内涵,增强真实性和理性特征,有目的地加大高质量体育动画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有助于普及体育知识,提高体育兴趣,从而有效增强体育意识;同时,通过依靠相关政策的推动和对原创体育动画作品的支持,打造成熟的体育动画产业链,制作更多更优秀的体育题材的动画片、影片及衍生产品,包括游戏、文具、玩具等。让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带有体育元素的产品,较早树立体育观念,优化体育意识,充分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促进体育行为的形成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快乐中感受体育、学会体育、亲身实践体育,从小学做一名“体育人”。

5.3社会各界应担负起推动体育动画发展、帮助少年树立正确体育意识观念的责任。当今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对少年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可借助观看体育动画、电影及系列教学片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运动卡通或体育运动员的优秀典型,激发他们了解体育、参与体育、学习体育、享受体育的思想;合理安排和组织团体体育娱乐活动,寓体育知识于其中,丰富其体育知识含量,有目的地引导和增进体育意识观念的形成,培养其体育自主性与有意性,达到完善体育教育的目的;而体育界和动画界也应做好相应的联系与配合,在保持自我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体育动画制作的先进理念,提高本土体育动画产品的质量,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5.4国家政府也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以体育作为动画片的题材固然是优,但仍需给予相应的限制和控制。动画片种类繁多、鱼龙混杂,例如拳击格斗类运动题材的体育动画中若加入血腥、谋杀等情节,便有可能会引发少年潜意识里的攻击性等。正确引导少年观看、了解体育动画,营造一个良好的观赏氛围,不仅要靠家长负责,还需政府手段的干预。政府要积极地发挥调控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舆论和技术等手段统筹安排,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不受侵犯,在一定范围内强制性地对各种媒体进行管理和监督,营造起良好的媒体教育大环境。同时国家教育部也可将体育动画融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及教材内容中,例如充分利用电脑动画技术资源,打破原有固定书本模式,制作高精质量、内容科学合理、趣味性强的“体育动画教材”,实现体育教材动画化,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接受更为直观、科学、愉悦的体育课,辅助体育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体育教材,从而达到提高体育课程质量、优化体育教学的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体育动画在我国的发展尚未成熟,仍需加大宣传效力和科研力度。由于当前艺术与体育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体育行业人士对动画卡通片的研究甚少,而在艺术专业人才中,对体育学科深层探索的人也不为多见,这便造成了交叉学科知识的科研能力趋于薄弱,因而需要国家加大对其科研力度的投入,加强艺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挖掘更多的社会专业人士加入此类课题的实验研究当中,从而在青少年体育意识乃至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有更多的发现与启迪。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爱因斯坦[德].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黄寿军.论体育漫画[J].体育文化导刊,2009(8):133-138.

[4]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杨建民.体育漫画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121-124.

[6]刘亚玉.动漫体育电影的社会价值[J].当代电影,2008(8):61-63.

[7]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张昱.意识问题杂谈[J].心理学探新,1982(4).

[9]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钟振新,等.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81-382.

[1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12]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6.

[13]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邓星华.现代体育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5]江宇.体育价值观的现代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38-40.

[16]劳玲.动漫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传承,2008(11):72-73.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画意识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