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艺术体操带操转体技术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2012-04-13章荣瑛
章荣瑛
(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浙江杭州310007)
1 研究目的与任务
近几年来,艺术体操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运动员转体技术突出,在2011年国际大赛中,我国选手的转体技术相对落后,在比赛中分值偏低,水平远低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强国。因此,如何在新周期缩短与高水平国家的差距,掌握最新规则规定的带操特定的身体难度为跳步和转体的要点,重点突破转体技术的难关,是提高我国带操项目水平的关键。
1.1 选题依据
转体在在艺术体操身体难度中运用最广泛、技术性最强,其在五项器械中有四项为特定动作,而跳步、平衡、柔韧在五项器械中只占二至三项,转体技术是体现运动员基本技术的重要环节,而复合转体则更要求运动员有扎实的功底、良好的控制能力、协调性和速度,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2008年前,带操的规定的身体难度动作的类型为转体,运动员为求转体数量,往往完成很多单个转体。而新规则将带操的类型增至二种,即跳步和转体。选用高分值的转体(复合转体技术),可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编排舞蹈及器械多样化动作,通过分析证明带操项目中运用高分值转体多且完成质量好才是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
1.2 研究任务
1.2.1 调查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选手带操成套中转体动作应用现状。
1.2.2 为提高我国运动员转体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我国20名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2011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带操前5名和2011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带操前5名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统计法。在国家队、省队中发放调查问卷(发放数量20份,回收18份,有效率9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艺术体操规则、国内外体育期刊、体育网站等有关资料。
2.2.3 专家调查法。有针对性地对国家队、省队、艺术体操教练、艺术体操裁判和有关专家进行专访。
2.2.4 比赛视频分析法。通过现场观看2011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视频观看2011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带操成套动作,对转体动作在带操成套中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体动作的定义
转体动作必须为单脚或单膝完成,在膝关节支撑状态下身体姿势固定并且准确,幅度清晰的绕垂直轴旋转,且转体过程中,器械不得停止(器械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不稳定平衡除外)[1]。
转体技术对运动员的专项身体技术能力要求很高,需均衡具备平衡、协调性、柔韧等综合能力的队员才能准确地完成高分值的转体。转体动作分值的高低取决于转体动作过程中的转体度数和身体姿势这两方面。而身体姿势有细微改变(即没有很好固定)被视为完成错误。如果姿势完成不固定则判编排错误,该难度失去全部价值。
3.2 带操中转体动作的完成情况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等国运动员在转体技术上优势明显,她们的基本功扎实,在转体中由于姿势不准确,不固定,脚跟支撑而导致难度不被承认的现象较少。俄罗斯等国运动员的转体动作无论从动作本身难度或是完成情况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我国多数选手在比赛中完成的转体动作的难度分值明显落后与俄罗斯等国选手,虽然在动作数量和种类上与她们差距并不大,但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看视频,完成的规格不理想和难度偏低是影响成套分数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偏低(我国最优秀选手邓森悦在2011年世界锦标赛的带操项目得分与冠军得分竟有五分之差)是受本身动作难度和动作完成质量的影响,在这两方面,我们需下功夫,力争缩小与强队的差距。
表1 2011年全国锦标赛优秀选手带操转体技术完成情况
表2 2011年世界锦标赛带操项目前五名选手转体技术完成情况
3.3 影响我国选手转体动作完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转体技术在艺术体操项目中技术性最强,最难掌握。转体技术的完成质量可以体现出该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转体技术会扎实。要很好地掌握转体技术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控制能力、协调性和旋转意识,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加强,反之即使勉强做出动作,完成上也无法达到要求。
从近几年的比赛来看我国优秀选手(如邓森悦)的转体技术较好,但从总体完成情况来看达标的成功率较低。而在世界锦标赛等高水平的比赛中,我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的成绩差距很大,合格转体的差距并不大,不合格的转体动作我国选手要多得多。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在现有的转体技术水平上在高质量完成上进一步寻求提高。只有这样我国运动员在转体技术上才能取得突破,从而缩小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
3.3.1 运动员身体条件。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影响转体因素中,选择身体条件的人数不多,即柔韧或先天性身材比例对转体动作的影响不大,而运动员的能力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如哥萨克蹲转等,对运动员本身的柔韧性要求不高,而完成该动作的要领所在是运动员的协调、平衡、自身控制等能力,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下功夫提高自身能力,都将取得成绩。
表3 影响转体技术因素统计表 N=20
3.3.2缺乏交流。从表4的结果来看,很多队员都希望能有更多的出国训练机会,或是能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将外国先进的训练理念带进来,能找到自身的不足,赶超国际潮流。
表4 运动员选择提高转体技术的训练途径情况统计表
3.3.3基本功不扎实。我国的竞赛体制造成选材阶段的初级训练均在各地方市队。市队教练为应付省里的各级比赛拔苗助长,基本功不够扎实,而转体动作需全面发展运动员平衡、柔韧和身体控制等各方面能力,如从小不注意培养,错误的技术动作一旦定型,将影响以后的难度发展,而且不规范的动作不但影响成绩,而且易造成运动损伤。
3.3.4芭蕾教学缺乏。俄罗斯队的队员都有“芭蕾范”,启蒙阶段就接受芭蕾训练,而转体中有许多动作都出自芭蕾舞,如伏艾迪转、阿提丢转和巴塞转等等,而芭蕾要求的“直、绷、开”如绷脚、提踵、外开等要素与我国民族舞蹈中的身体基本姿态有较大不同。如果初级训练阶段就能接受芭蕾的严格训练,则可以在绷脚,外开等动作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转体动作打好基础,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随着近年规则的不断完善,转体动作在艺术体操中的分量加重,转体的难度逐年提高,竞争愈发激烈,应该走出去,请进来。反之会影响我国艺术体操水平的发展。
4.1.2 能力训练很重要,特别在提踵及腰背力量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需扎实,否则直接影响完成转体技术的能力和质量。
4.2 建议
4.2.1 转体难度动作的训练要从小发展,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芭蕾训练应从初级阶段训练开始,为日后完成高难度和高质量的转体动作提供保障。
4.2.2 多观看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多与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和裁判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信息并且关注转体难度的发展趋势及变化。
4.2.3 教练员必须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转体技术,探索有效训练方法,充分理解规则,提高训练效果。有针对性地对转体技术特别是复合转体技术进行更加有效的训练和比赛应用。
4.2.4 应充分运用我国运动员的灵巧、清新的技术风格,创编和使用超前的转体技术,挖掘潜力,敢于创新。
[1]2009—2012艺术体操评分规则[S].
[2]王绮红.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联合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E B].深圳体育信息网,2006.
[2]汪敏.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705-1707.
[4]荆维玲.我国艺术体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88-90.
[5]王亚秀.从新规则的变化特点看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2-47.
[6]胡佳哲,颜世琦,章硕.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带操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