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研究
2012-04-12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省菏泽市274000杨晓莹
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杨晓莹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也是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学校和地方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如何传承文化,提升社会形象,构建独特的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是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定位
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地方院校在发展规模、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等多方面与重点高校、部属院校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大力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地方信息服务,帮助所在院校更好地实现“为地方服务”这一目标[1]。
二、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服务是通过提供知识文化等资源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2]。目前各行各业都把建设行业文化当作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文化日益成为行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文化时时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大趋势、大环境下,开展图书馆文化服务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的意义
当今社会,信息与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使地方院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学校,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学校教学科研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在为读者开展深层次的文化服务过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通过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可以整合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激发图书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地配合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图书馆也只有通过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拓展文化服务功能的途径
(一)转变图书馆服务观念,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地方院校图书馆拥有学科门类丰富的馆藏纸质文献资源以及日益增长的数字文献资源,除了有效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外,应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科学研究人员也与日俱增,这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服务提供了契机。为社会服务不仅能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给图书馆带来生机和活力,还能为图书馆带来经济效益。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图书馆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单一的借还工作,而是向多渠道、个性化发展。因此,地方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应由原来的“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例如:通过网络为大众提供信息资源,面向社会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信息产品等,以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作用。
(二)充分发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服务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城市发展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优势为基础,因此,地方院校图书馆要以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服务[3-4]。如菏泽市是全国著名的牡丹之乡,笔者所在的菏泽学院图书馆作为地方院校图书馆,可以搜集有关牡丹的特种文献资源,以无偿或有偿的方式对牡丹的推广提供服务,逐步扩大菏泽市牡丹的影响力,促进菏泽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另外,菏泽市还拥有丰富的煤炭化工资源,这也是开展特色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向。因此,地方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地方优势,充分发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展图书馆特色文化服务。
(三)为地方新农村建设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很多地方院校与农村社区毗邻。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息化设施及文化服务与城市差距较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农村面貌的改变。地方院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为地方新农村建设提供多元化文化服务的创新模式[5]。地方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加大对当地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解决农民的知识贫乏、文化落后问题,培养新型农民。例如,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普书籍:如蔬菜花卉种植、动物养殖、食品加工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农民获得知识,引导他们崇尚科学、热爱学习,从而营造新农村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现代高校面临的又一新课题。图书馆是吸取知识、享受知识、净化心灵、感悟生活的理想场所,图书馆优美的环境能够塑造人、感染人,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图书馆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民主、科学、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如:在大厅、走廊的墙壁上悬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人字画,在广场上设置名人雕像,在石碑上雕刻和书写历史题材的文章等;加大中外文学类、哲学类、历史类等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籍的采购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这些措施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师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网络时代,虽然用户获取信息更为迅速、便捷,但也面临着海量信息无从选择的问题。搜索引擎提供的结果可能有成千上万条,如何从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是用户需要面对的问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独特优势,也是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图书馆应定期开展广泛的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如面向师生开设信息检索课,举办各类培训与讲座,在读者相对集中的区域发放宣传页或张贴各种宣传材料等,给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收集、筛选、加工、整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四、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拓展的措施
(一)加强图书馆学术文化建设,提升图书馆学术地位
图书馆应努力为学校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积极推出学术服务新举措,努力为全校师生的科研活动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各个院系及部门开展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和文化讲坛创造条件。协调学术功能区内学术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发挥学术功能区的作用,为全校师生的学术研究服务。同时,图书馆作为学术性机构,是学校学术研究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为学校学术活动服务的同时,馆领导也要充分重视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工作,采取措施,提升图书馆的学术地位。如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立学术小组,加强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等。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推进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机制灵活、功能多样的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提高读者的访问率,才能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在设有电子阅览室和文献检索厅的同时,可将部分检索用机分散到图书馆各书库,以方便读者检索;同时,拓展传播渠道,大力推出对读者学习有帮助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展网上服务,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对图书馆的网页进行及时更新,及时公布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最新公告,发布新书通报等。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三)提高员工文化修养,做好学生导读工作
图书馆员工文化修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感知和把握文化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上。因此,图书馆员工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不仅是向学生推荐书目或资源信息,而是要把导读与教育融为一体,达到真正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工,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要积极运用各种手段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者阅读健康有益的文化读物,努力做好学生的导读工作。
(四)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特色赢发展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一种独特的文献资源,它记录了某一地域的地方史料,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地方院校图书馆承担着搜集、抢救、储存地域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的职责,因此,地方院校图书馆应重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地方文献,完善地方文献资源库。同时注意做好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利用工作,突出办馆特色,为繁荣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五)增强合作意识,实现与社会其他机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增强合作意识,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与地方其他机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样既能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又能促进学校自身发展。
五、结束语
图书馆的本质就是服务,一切资源与设备都是为了服务而存在。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图书馆要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观念、传承文化,为学校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1]周红炜.谈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服务的定位问题[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112~115.
[2]王雅娟,赵配影,常琛,等.人本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19(2):62~64.
[3]王静君.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与服务功能[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118~120.
[4]左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亮点:地方性知识服务——以民族医药文化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9,29(4):134~136.
[5]罗映红.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功能拓展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