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2-04-12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情感高职

汪 瑞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需要更多通晓外语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高职教育在承担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方面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这使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在教学功能和任务上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1]由此可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向学生传授未来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后,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负责;才能在毕业后继续学习,用这把钥匙开启知识宝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不依赖他人或他人的帮助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己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 它是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等各种素质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反映。 它要求学习者能独立地组织、计划、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能理解和掌握教材,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等。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试从以下3 个方面来论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叶圣陶先生曾言:“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2]也就是说,作为教师,理当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辅助作用, 才能更好地“助教于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要实现教师教色的转变,需要实现以下3 个转变。

1.1 转变“以教为中心”的观念

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英语教学理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所说的“渔”便是学习的方式、方法、技能和技巧,单纯通过灌输去传授现成的知识,其实是较低级的教学活动。 教师不应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从英语知识的灌输者、教导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不再充当课堂的权威和主宰。

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付诸实践,因此,教学过程应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给他们一些独立思考、自我判断、静心反思的机会和空间。 在他们遇到问题、困难时,不应习惯于一开始就伸手帮忙,而应鼓励他们自己去分析问题、寻找答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能再以“居高临下”地“传道、授业、解惑”的姿态出现在讲台上,而应有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去,运用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态势语言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语言。

1.2 转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一个教师要想熟练地驾驭课堂,必须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而能够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能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使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能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改变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情况。 教学活动不能仅仅起着知识传递的作用,更应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必须在与学生实际交流中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耐心指导,挑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教学素材的选取也应当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兴趣和所学专业的要求。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配合课堂活动,并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学习任务。 在知识结构方面,教师要对自己从教的学生的专业领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学习材料的选择、情境设置、会话要求、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给学生以及时的指导。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与今后工作相关的情景。 例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酒店的预订、入住与结账,在酒店就餐时如何看英语菜单、用英语点餐等情景;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带领国外旅游团参观游览、用英语进行旅游景点介绍等情景。教学素材的运用,若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就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创新能力。 情景模拟、情境设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投入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还能让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步提升。 这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3 转变学生的课堂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导致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单人秀。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3],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引导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当让学生就如何教、如何学、如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讨论,以便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学进度是否能够接受、对教学素材是否有兴趣、情景设置是否合适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倾听、去模仿,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只有了解了学生这一主体的特定需求,才能构建起轻松活泼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

2.1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符合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以网络计算机为依托”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观点和教育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的改革精神从本质上相吻合,强调计算机网络教学作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应把教学目标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来。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自然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为教师,应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当代信息技术的便捷性、瞬时性与英语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2.2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效果显著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借助多媒体,通过视觉方式来获取知识。 这样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的模式中,教学环境、学习方式、学生角色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探索者和知识获取的直接受益者。 这种学习模式既能够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3 情感策略的运用

情感策略是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控制情绪、鼓励自己,以及克服焦虑而采取的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精神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中所倡导的“分级教学”理念,正体现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重视。

NaoKo AoKi 认为,心理基础或情感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决定着自主学习的效果和能否实现自主学习[4]。 要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难有实质性的效果,教师应倾注感情,把对学生的关怀融入教学的环节中,使教学指导活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 鼓励学生勇敢地开口练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1 运用情感策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语言技能的训练, 它是包含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面教育。教师应该以真诚、理解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合作者、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观点等方面的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 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对待学生,不能一味做简单的“正确”或“错误”评价,而应客观地找出学生值得表扬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不足,提出改进的办法,让学生产生一种被信任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3.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角色定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的情感因素,建立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伦理关系, 让学生自觉地服从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任务、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当意识到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针对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入自主学习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

3.3 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教师应当通过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 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激励、交流学习经验等方式来改善学习效果。

4 结语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自行管理、控制自己的学习,是包括主动地确立学习目标与策略、独立地开展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学习过程,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5]。它的理论来源是构建主义。该理论强调认知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学习者知识、技能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为基础,通过一定方式构建的;让学生自觉参与、自主学习,既是学生人格的自我实现,又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最大尊重。 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人本主义观不谋而合。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6]。 只有真正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才能学会并掌握一种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也才能有自信、灵活、恰当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态度,才能称得上拥有了某种属于学习的能力。 应推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创设情感因素,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方法、手段,培养其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6-207.

[2] 宋瑞南.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0):84-84.

[3] 蒋美红.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2-204.

[4] 何莲珍. 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87-289.

[5] Krashen,S,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 1985: 40-41.

[6] Dickinson, L. & A. wenden.(eds.) 1995. Special issue on autonomy System:23-24.

猜你喜欢

学习者情感高职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失落的情感
情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