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012-12-08焦红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

焦红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3)

0 引言

“媒介素养”出自英文“media literacy”,中文也可以表达为 “传媒素养”、“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识读能力”等。 1992 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1]。 简单地说,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发展服务的能力,而为提高媒介素养而进行的教育,则被称为媒介素养教育。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由来已久,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造成了青少年媒介知识较为贫乏、媒介素养较低的局面。 这种不利局面随着网络等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越发突出。 一方面,传统媒体向网络化发展,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的推进、手机3G 服务的扩展,使互联网成为信息的海洋,强烈地吸引着大学生群体。 另一方面,新媒介(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介形式)自身具有不可控性,新媒介“把关人”角色已经弱化,造成信息鱼龙混杂,真实与虚假、全面与片面、高雅与低俗的信息共存,对大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形成重大考验。 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媒介素养教育就愈加显得迫切。199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于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2],由此揭开了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帷幕。 经过10 多年的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奠定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地位,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10 多年来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探讨, 以促进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1 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国内的兴起

1.1 有关媒介素养研究的论文分析

2009 年9 月8 日,笔者以“媒介素养”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获取相关论文590 篇;在结果中以“大学生”或“高校”为题名再次检索,得出论文117 篇。 2010 年3 月1日,在论文的修改中,笔者再次以“媒介素养”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获得论文680 篇,其中有关大学生的论文136 篇,时空分布如图1 所示。

图1 媒介素养论文时段比较图Fig.1 Comparison of media literacy thesis time

由图1 可以看出,国内媒介素养研究论文经历了引入期(1997~2000 年)、准备期(2001~2003 年)、发展期(2004~2005年)、激增期(2006~2007 年)和持续高涨期(2008 年以来)。 在引入期,有关学者主要介绍了媒介素养的概念以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意义、开展情况等,并提出了在国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在准备期,又有不少学者加入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中,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文章。 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宋小卫发表的 《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3]、张羽发表的《报刊批评与媒介素养教育》[4]、陈新民发表的《媒介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新课题》[5]等。 宋小卫还发表了系列论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本时期的研究文章对国外媒介素养的介绍更为全面、深入,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的认识更加深刻。 在发展期,国内的研究者掀起了一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热潮,两年发表文章90 篇,标志着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时期。2003 年,由复旦大学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研究》是国内出版的首本书名包含“媒介教育”的传播学研究文集;2004 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沈国麟发表的《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6]是国内首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综述性论文。 这一时期,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学者开展了媒介素养问题的调查活动,尤其是对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同时,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也开始出现。 在激增期,两年发表论文229 篇,其中涉及大学生的有50 篇,成果数量超过了之前9 年的总和,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热点研究课题。2006 年4 月23 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作客人民网专家论坛。 关于媒介素养,他认为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从而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同对象问题。 之后,对于大学生、农民工、农村受众、青少年、党政干部、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开始大量出现。2008 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入持续高涨期,更多高校学者开始跟进,研究的领域更为广泛、深入。

1.2 媒介素养研究著作及研究机构评述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方面, 也陆续产生了一些成果。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编著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7]。 2006 年3月出版的《媒介素养概论》(张开著)对媒介素养进行了概括,内容包括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有关知识、媒介的传播效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关问题,以及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等[8]。2006年9 月出版的《中国媒介教育》(邵瑞著)除了对媒介素养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外, 还设计了媒介素养课堂教学的内容[9]。2007 年7 月出版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刘勇、汪海霞著),则对不同媒介的特点、大众媒介的运行机制、媒介与受众等进行了分析论述[10]。其他的著作,还有2007 年7 月出版的《媒介素养导论》(段京肃著)[11],2008 年3 月出版的《媒介素养引论》(单晓红著)[12],8 月出版的 《媒介教育论》(白传之、 闫欢著)[13]等。 这类著作共有十多种,著作主要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理论渊源、教育内容、国外教育模式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针对性,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基础。

在研究机构方面,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是国内最早组建的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的团队之一,也是最早开始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的学术研究小组之一。 该小组成立于2003 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陆晔教授担任组长,数十位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 2006 年6 月23日,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Fudan Me dia Literacy Research Center)正式成立,陆晔教授为研究中心主任。 该中心依托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2004 年10 月1 日,开通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多次参与或组织媒介素养教育研讨会、“离网离视、阳光寒假”等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8 年12 月,由陆晔主编的《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作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国内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2.1 国内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从全国范围看, 上海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一定引领作用。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成立以后,在上海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小组组长、新闻学院陆晔教授经常利用暑假期间在上海书城等地方开设有关媒介知识、信息化社会等方面的讲座,向青少年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小组成员郭虹副教授长期研究青少年观察动漫的行为和影响,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自2004 年9 月起,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向本科生开设了媒介素养公选课,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选修人数高达700 多名[2]。 该校谢金文副教授还编撰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给大学生看的媒介素养教材——《新闻与传播通论》。2005年9 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2006 年9 月,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始在该院2006 级新生中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并出版了教材《当代媒介素养教程》。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了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14]。 与此同时,北京、西安、上海、武汉等地高校都开始了对本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并以讲座、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启动了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总体上看,目前大陆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也没有统揽全局的教育规划。 但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意识到了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探索开展教育的方式。 如,不少高校教师开始在全校开办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指导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开展社团教育活动[15];也有高校教师从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呼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以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16];还有高校教师提出,在高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中,增加网络媒介素养的有关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能力。 这些都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教育的有益尝试。

2.2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误区

尽管我国大陆高校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起步,但是并没有实现常规的课堂教学。 究其原因,首先是对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1)自认为媒介素养很高,教育没有必要。 认为自己受过10 多年的正规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看得懂报纸、书籍、杂志,欣赏得了电视、电影,会上网查阅资料,自认为对新闻事件也有独到的见解,提高媒介素养恐怕不必要。 但细加分析,这些只是媒介给我们的表面现象,也只是使用媒介的基本能力。 如果想要把握媒介规律、抓住媒介本质、驾驭媒介信息,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2)媒介素养很难定量衡量,只能定性描述,“因此作为教育而言,难以界定其教育评价标准”[17]。 个人的媒介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的表现,一个人不可能全有或者全无,因此,不能说在某个点上就不具有媒介素养,或者在某个点上就具备媒介素养。美国学者詹姆斯·波特(W. James Potter)认为,“媒介素养就是一种变化着的量, 而不是一个范畴。 ”(Media literacy is a continuum,not a category)[17]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素养是有程度等级的。 虽然衡量一个人的媒介素养高低有难度,但是通过教育培养、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是可能的。

(3)只要多接触媒介,积累经验,媒介素养自然就能提高。 如对笔者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您认为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方法有哪些”一题,有58%的学生认为“多上网积累经验”或者“平时多注意自然能提高”。 如果我们在日常接触媒介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积累经验、主动地查阅相关知识,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 有媒介素养研究者就提出,各类媒介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承担一个重要角色。 但是,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快、有慢,如果没有正规教育的指导,任个人在媒介信息中摸索,其媒介素养提高的速度可能赶不上媒介变化的速度。 另一方面,在媒介信息包含的隐性价值观、意识形态面前,在媒介浸润式的说服性报道面前,没有理论的指导,是很难进行辨别的。

其次,教育活动主要承担者不明确、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媒介素养的研究者多集中在新闻传播类院系中,他们的教育实践多数只能在本院系内进行, 很难上升到全校范围内。因此,他们所进行的教育只能是探索或者实验。 单靠举办几次讲座、开几门选修课、开展几次问卷调查,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却并不能真正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这种“散兵作战”的方式,就造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不系统、不全面,也难以对其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从而影响了教育的积极性。

以上4 方面认识上的误区,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3 高校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3.1 可以应对新媒介的挑战,构建良好的媒介信息运行体制

新媒介不断发展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多,主要还是强调有关部门强化管理,基本上还是以“堵”为主要手段。 实际上,网络也是一种媒介平台,构建良好的网络媒介运行体制,离不开广大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但遗憾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还没有被社会认可,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还无从谈起,良好媒介运行体制的建立还缺少高素养民众的参与。 而在国外,不仅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而且已经把这些理论转变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行动。 如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已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并逐渐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18]。 这也为这些国家构建发达的大众传媒环境奠定了民众基础, 使他们在应对新媒介的挑战时显得更为适应。大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中的高素质群体。 大学生接触各类媒介更为广泛、深入,具有构建良好媒介环境的强烈愿望和参与意识。 若能够在高校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对新媒介环境的认知能力、鉴别能力、使用能力、批判能力,并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媒介信息活动,那么大学生将很快成为构建媒介软件环境的骨干力量,对我国建立良好的媒介信息运行机制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2004 年,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教育部立项,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引起教育部的重视。 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社会共识,短期内媒介素养教育还不会被纳入正规的小学、 中学教育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困难重重。 面对亟待解决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高校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承担起社会责任。 高校有科研团队、有良好的师资、有一定的教育经验,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 在理论研究上,高校学者已经走在了前列,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由他们完成的;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新闻学、传播学向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扩展。 在教育实践上,从2004 年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在全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尝试,教育活动已有一定基础。

全国普通高校有2000 多所, 在校生规模达2100 多万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对全体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会产生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增强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影响力,从而为其他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示范作用。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块“试验田”,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升理论研究的空间,为政府开展全民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3)利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发动大学生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社团组织,深入农村、社区、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可以直接推动全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4 结语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的管理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尽快担负起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把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不断进行探索, 让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以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开展下去。 信息时代环境日新月异,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应当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突破陈规、打破定势,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角度,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工作,为国民媒介素养的提高贡献力量。

[1] 张开. 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的意义[J]. 现代传播,2003(1):116.

[2] 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1997(1):29-33.

[3] 宋小卫. 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 国际新闻界,2000(4):55-58.

[4] 张羽. 报刊批评与媒介素养教育[J]. 报刊之友,2000(6):20-21.

[5] 陈新民. 媒介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新课题[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6):50-52.

[6]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 新闻记者2004(5):11-13.

[7] 谢金文. 新闻·传媒·传媒素养[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 张开. 媒介素养概论[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9] 邵瑞. 中国媒介教育[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0] 刘勇,汪海霞. 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1] 段京肃. 媒介素养导论[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2] 单晓红. 媒介素养引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3] 白传之,闫欢. 媒介教育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4] 陆晔. 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C]//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媒介素养专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0.

[15] 王勉,程群. 专家学者建议,大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EB/OL]. [2011-12-15].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06/content_15374431.htm.2009. 1.6.

[16] 吴勇. 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 学术论坛,2011(3).

[17] 闫欢. 关于传媒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的思考[C]//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媒介素养专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9-38.

[18] 张志安.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41213/n223464947.shtml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