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一致性
——兼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途径
2012-04-12李荟芹
李荟芹
(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试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一致性
——兼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途径
李荟芹
(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途径。
和谐社会;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矛盾,社会结构面临分化,利益结构调整不断市场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我国进入社会风险的凸显期和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而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旗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精神、风气的内在灵魂,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价值导向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会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1]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精神动力和维系人民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时代的政治哲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再认识和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伟大尝试,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精神武器。[3]33-36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理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调整社会结构,实现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可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具体地,民主法治,就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就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诚实守信,全国各族人民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尊重创新、支持创新、促进创新、肯定创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涌流;安定有序,就是完善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组织机制,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在实现生产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同步提高,同时又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二)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也反作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多种社会意识形态并存成为一个客观现实。但同时由于价值选择的主体性,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4]
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经济主义盛行、社会道德失范等不和谐因素的存在,社会价值理性缺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当代价值理性的回归,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就是要给予世界和人生以价值和意义,为工具理性追求最佳效率指引方向,使其合乎人的本质规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5]30-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就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理性的重建,是社会主义内在精神的根本体现,在所有社会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特征和目标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会缺乏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评判标准,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集中的价值观念,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价值认同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要求[6]4-1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这种逻辑结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之真、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伦理性之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和谐性之美[7]19-24。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体现出中国特色;既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又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国情;既尊重民族传统,又开拓了新的时代精神;既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又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还体现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各个方面。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价值不断得到弘扬,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现阶段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具有巨大的整合功能和激励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探索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在前进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然要面对国际国内多种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把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结合在一起,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强大的凝聚力。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全国人民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柱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具有导向、调节与激励作用。荣辱观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结合,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特殊伦理价值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气的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直接的规范、指导、调节和激励功能。这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对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性,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一致性,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作为,扎实推进。
第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使民族精神获得理性灵魂而上升到时代水平,使时代精神避免脱离实际而获得民族形式,体现了它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又体现了它面向世界、面向时代的精神气息。[9]14-17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既要求保持我们的民族传统根基,又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二者互相融合而构成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二,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引领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具有包容性。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承认个人具体理想的存在;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认可其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精神风貌;在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行为规范的同时,也肯定其它道德规范对良好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10]78-7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既能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赢得全社会广泛的认同,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第三,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操作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源于一般价值,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一般价值的抽象和升华。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四个方面的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是一个涵盖了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的不同层次的框架结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又能转化为全社会认同和践行的行为规范。[11]
第四,真理性与价值性、广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一切行动的理论基础,不断反映时代进步潮流。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强调广泛的社会共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有益文明成果;重视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关注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12]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途径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社会系统良性运转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应对价值共识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一种价值体系,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达成共识基础上的一种认同性整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从价值观分化与整合的逻辑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去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现实目标、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明晰这个创新的逻辑内涵,不断取得新成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逻辑力量。
(二)坚持以文化人,构建良好文化生态
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之中,不断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与此同时,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14]
(三)注重实践铸造,推进民族品格的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绝非一日之功,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观念中、说教里和少数人的圈子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成为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形态,成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自觉的实践行为,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连续性、稳定性,逐步培养和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教育的协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采取上下良性互动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要保证党的思想主线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灌输,又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民众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尊重人民群众的情感和意愿,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渗透力,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并内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15]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规范引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在日常宣传报道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氛围。与此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条战线,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的形成和确立。
(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规范约束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来保障,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体验以及外部监督等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内在关系,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制度规范建设的良性互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受到制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成为社会的旗帜,而且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
[1]本刊评论员.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J].求是,2011(2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陈林刚.和谐社会思想:一种崭新的政治哲学[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3).
[4]王志强.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N].吉林日报,2009-05-23(7).
[5]郭丽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导向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4).
[6]张雷声,王炳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7).
[7]田芝健,李支连,张庆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力量的实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
[8]《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J].理论参考,2007(3).
[9]庄锡福.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12(5).
[10]白海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探析[J].人民论坛,2011(24).
[11]罗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11-27(5).
[12]段联合,王立洲,桑业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王虎学.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理研究[N].学习时报,2011-10-31(3).
[14]崔志胜.注重人文关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8-10-7(9).
[15]贺新元,邵晓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思考[J].新视野,2007(5).
D641
A
1004-941(2012)04-0109-04
2012-05-20
李荟芹(1977-),女,陕西略阳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西藏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思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