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识别技术在侦破恐吓勒索案中的应用

2012-04-12黄娟娟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作案人言语嫌疑人

黄娟娟,肖 辉,韩 莉

(1.湖南警察学院 刑事技术系,湖南 长沙410138;2.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公安局,湖南 洞口422300;3.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湖南 怀化418000)

言语识别技术在侦破恐吓勒索案中的应用

黄娟娟1,肖 辉2,韩 莉3

(1.湖南警察学院 刑事技术系,湖南 长沙410138;2.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公安局,湖南 洞口422300;3.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湖南 怀化418000)

在书写的匿名信中,储存着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用语特点和物证等诸多信息。对于匿名信信件格式、称谓词、程式语、标点符号和物证查找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能分析和认定犯罪嫌疑人,为案件的侦破起到重要的作用。

勒索;言语识别;画像;侦查破案

近年来,犯罪嫌疑人以匿名信、纸条、标语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恐吓、敲诈、勒索等案件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危害后果严重。在没有明确犯罪嫌疑人时,可用言语识别技术,系统研究言语人的言语特点和规律,分析判断言语人的地域属性或社会属性,为划定侦查方向和缩小侦查范围提供依据,为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因此,言语识别技术在刑事侦查,甚至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言语识别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

言语识别技术在刑事侦查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为侦查提供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即“定向”;二是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特征,即给犯罪嫌疑人“画像”。

(一)为侦查工作定向

确定侦查方向和缩小侦查范围的依据很多,但对诬陷信、恐吓信、敲诈信、反动标语与传单、反动信件等案件,在没有明确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用言语识别技术分析方音、方言词汇、地方习俗字及语法结构,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所在地、籍贯等社会属性,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方向。

(二)给犯罪嫌疑人画像

“画像”,也就是勾画犯罪嫌疑人的“脸谱”,即根据书面材料反映出来的言语特征,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是否为精神病、聋哑人等。在确定侦查方向后,用言语识别技术给犯罪嫌疑人“画像”,可以缩小侦查范围,更能具体、准确地查找犯罪嫌疑人。

言语识别除了“定向”、“画像”功能外,还可以为并案提供依据,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认定作案人。下面介绍一起犯罪嫌疑人以匿名信和小纸条标语的形式,对受害人进行恐吓、敲诈、勒索案,文检人员用言语识别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

二、案例剖析

(一)案情简介

2008年9月26日,洞口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谢某某报案称:今年9月份,我多次收到匿名信,声称掌握了我招妓的证据,并对我敲诈勒索。在我没有理会后,作案人又多次捏造我招妓,并邮寄匿名举报信给医院院长,还张贴诬陷我的小纸条、标语,对我的声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扰乱我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二)检验分析

接案后,文检人员对谢某某提供的22封勒索信和58张标语纸条进行分析检验,从案件性质、作案人的籍贯、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作案动机和目的、社会角色、活动范围、生活层面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及时为侦查指明了准确的方向。但是,由于受害人已对以前的勒索信进行了毁坏,只剩下21封内装有书页、报纸、硬纸壳、空白信纸等杂物的信件,58张标语纸条,以及从第一封信上撕下的案犯所留的银行账号信息和26号当天收到的恐吓信。通过对这些文件线索的分析,初步判断出了犯罪嫌疑人的所处地域、文化程度、年龄、职业、性别。

1.地域:洞口县人。信中用到了一些洞口方言的习惯用语及词汇。如:“我服了他了”(洞口方言中重在语气感叹)、“如果......,你也没有什么好结果”、“隔不了几天”等等;犯罪嫌疑人对洞口县的环境很熟悉,知道“老街”这个洞口县比较老的地方,也知道老街的一些特殊行业;22个信封全是手工粘制、描绘,自己送信,说明犯罪嫌疑人熟悉洞口的街道。

2.文化程度:高中文化。信封内有大量崭新的“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书页,字迹清楚,行笔流畅,标点符号准确,行款段落清晰,格式准确。使用书面语言表达,讲究辞藻华丽,句式段落整齐。但是,其社会知识缺乏,话语比较幼稚。如在勒索信中开始写:“谢院长”接着打冒号,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举报信中开始写:“尊敬的杨院长”接着打冒号,另起一行写“您好,您在百忙之中打扰了您了,敬请谅解。”;“敬请杨院长从人民医院五十多年的美誉出发”;“顷刻”;“万般无赖”,“提心吊胆”等。

3.年龄:青年人,年龄在18~24岁之间。思路的严谨性和谋略性低,进攻意识远大于防范意识。动机指向和文字表述直接了当,并且伴有粗野的谩骂,反映了青年人的行为特点。如:第一封信就直接威胁受害人,向他要钱,并且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写上去了;还有“老色鬼”,“老淫魔”,“猪狗不如”等粗野的谩骂,都体现了青年人的特点。其次,22封信虽然不是同一时间书写,但都基本无伪装,笔力、笔速、书写节奏、行间距、字距等宏观特征十分稳定,字体、字形、字的重心偏移等特征稳定,充分显示青年时期学生体的书写特征。再次,作案人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而近于狂妄,甚至显示出幼稚性。每个信封都是手工用信纸粘制,并按标准信封模式用红笔画上格子,且每信封背面都写有恐吓标语,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要被妓女骚动、恶心还去老街泡妓女悲哀”等等。整个作案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20多封匿名信都未通过邮局送达,都表明了犯罪嫌疑人是一个时间充裕、精力充沛的人。

4.职业:学生。信中用到“晕倒”、“我们服了他”、“真是'天大的笑话'”、“花心”等等符合学生用词的语言习惯。综合字迹特征(学生体的字)、语言特征(高中文化程度)、信内物(大量崭新的“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复习资料的书页)特征都反映了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基本特征。

5.性别:男性。犯罪嫌疑人的内心思想比较坦率、直观,心里有什么写什么。信中对女性的描述符合男性的视角。如“如果国庆节前不交就爆光,把照片贴满整个洞口县城,一旦曝光,我们都惨了”,“每次来只和一个身材高大丰满的妓女做生意。其余的还全看不上”,“不要嫌妻子老,没激情没高潮”等。

(三)破案证实

根据以上分析检验,推断出作案人自以为是、猖狂、无所顾忌的心态,判断作案人在未知受害人已报案的情况下,肯定还会再次投信。因此安排人员密切注意谢某某周围符合条件的人员,在犯罪嫌疑人罗某秘密向谢某某再次投信时将其抓获。破案证实,犯罪嫌疑人罗某,男,23岁,洞口竹市人,在楚材中学复读高三(复读第三年),在校外与女友共同租住房子,学校和家人对其管束较少,时间充裕,精力充沛,与分析检验的情况完全吻合。

三、检验体会

(一)全面分析线索

这起案件的主要线索是信件及标语纸条,利用言语识别技术对其分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案件一定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把握,不能局限于检验的要求,必须要吃透、弄通检材,全面分析线索,不遗漏任何与案件有关的信息。文检技术人员对此案的信件、纸条字迹和内容的反复仔细分析,确定其基本情况及作案特性,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找到了突破口。

(二)对作案人的心理进行“画像”

不仅要对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征进行“画像”,还应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刻画,进而再现犯罪的部分环节或过程,促进检验工作上台阶。本案通过对文件书写内容的分析,推断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为确定案件的性质提供依据。如依据每封信中都强调“如果收不到钱就把照片贴满整个洞口县城”、“不要把事情闹大,除了交钱私了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我们想看看你是想要钱,还是想要名誉”等,都体现了犯罪嫌疑人以勒索钱财为主要目的。分析犯罪嫌疑人有充足的时间与充沛的精力,在没得到钱且不知已报案的情况下,肯定还会再次犯案。这准确的心理判断,为制订适时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方案和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犯罪心理学依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完善其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

将语言学的知识作为刑事技术手段应用于侦查破案虽然很成功,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该理论体系仍需要不断地完善与丰富,应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现代化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增加知识含量的广度和深度,以解决新问题。同时,不要单一运用言语识别技术,还必须与其他的检验方法、侦查手段等结合起来如利用犯罪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号查找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1]刘潮杰,张靖.语言识别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J].广东公安科技,2006(1).

[2]孙希俊,书面言语识别在案件侦破中的运用[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1).

[3]王少仿.个人言语风格识别应用于案件侦查[J].中国司法鉴定,2 010(2).

[4]王少仿.个人言语风格识别技术在案件侦查中的应用[J].辽宁警专学报,2009(6).

[5]程建,简论言语识别在文检中的应用[J].中国司法鉴定,2008(2).

[6]齐晓凡.言语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司法鉴定,2007(3).

[7]赵文.社会方言及其在案件言语识别中的应用[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D631

A

1673―2391(2012)08―0154―02

2012—04—28

黄娟娟,女,湖南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

【责任编校:李 烽】

猜你喜欢

作案人言语嫌疑人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
系列抢劫案件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相关问题探析*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三名嫌疑人
关于冬天
浅析刻画作案人出现认知偏差的原因
论现场重建中作案人行为基准线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