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2012-04-12涂江波
涂江波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国内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涂江波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异化等角度,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探究,提炼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主题、实质、内容和价值。梳理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理论成果,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方向,对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劳动异化;价值
生态伦理研究是近年来应用伦理学研究当中蓬勃发展的一个分支,毫无疑问,作为马克思主义奠基者的马克思,其生态伦理思想理应成为生态伦理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现实是,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曾长期被理论界忽略。究其原因,大体有二:一是由于马克思没有使用过“生态伦理”这个概念,一些研究者便简单地推论出马克思没有生态伦理思想;二是受国外一些研究者的影响,认为马克思把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作为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忽视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限制,由此认定马克思是一位反生态的思想家,进而判定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值得重视[1]。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一状况得到改观,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本文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内容、价值等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基础的研究
对于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目前学术界已取得的共识是: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生态伦理”这个概念,没有创立专门的生态伦理学,但他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却贯穿于一生的思想活动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马克思有关生态伦理思考的历史线索。早在学生时代马克思就开始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很早就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统一。不过,人在自然面前,也始终要受到客观实在性的制约。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如果说学生时代的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还比较零散的话,那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可清晰地看到他颇成体系的生态伦理思想。有研究者认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许多思想原则,其实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就有了发韧[2]。此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都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过,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与马克思的其他思想理论一样,它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一些国内研究者从马克思的相关著作出发,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1.有关其现实基础的研究
在分析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基础时,研究者们试图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马克思不能超脱时代的限制,即马克思不能从问题学的视角讨论生态问题,展开生态伦理思考[3]。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类对技术的依赖还处在低级阶段,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出现根本恶化,还没有全面地暴露出来,整个生态系统尚未发生实质性危机,因此,马克思不可能用专门的书籍或文章来论述其生态伦理思想。一定意义上,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必然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产物。
第二,虽然马克思没有从问题学的角度去研究生态问题,但他却从哲学的高度极富前瞻性透视到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点。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断裂,马克思已有所觉察。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并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预测,马克思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所以也可以说,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又超越了它自身得以形成的那个时代,是马克思所希望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事实证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在现时代仍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不但和当代生态伦理学具有一致的旨趣、惊人的共识基础,而且还为当代生态伦理学走出困境提供了必要而又合理的理论切入点。”[4]
上述两种论断看似矛盾,实际上可以共立。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危机。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存在两个维度,“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包括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危机;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包括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和生态危机”[5]。这两种危机,其实质是同一危机在两个领域中的不同表现。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意识到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认为,离开社会领域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只有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2.有关其理论基础的研究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具有两方面的内涵:
第一,指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生成的思想背景,也即其外部理论来源。在此意义上,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与马克思的其它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蕴涵着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与多重思维向度的交织、碰撞,既包含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又有青年恩格斯、赫斯-蒲鲁东的社会主义批判理论的思想印记”[6]。
第二,是指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自身的哲学根基:马克思哲学。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根基在于马克思的自然观,将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放置到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进行考察,由此就构成了所谓“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7]。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何在?这是生态伦理学必须回答的基础性问题。首先,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从基源上将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统一体,这就为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做了确定无疑的证明,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损害自然就是损害自己。其次,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揭示了劳动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基本的生态伦理原则,为人类的实践和生态伦理立了法: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旦人的主体能动性过分膨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遭受自然的报复。再次,如上所述,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是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自然观,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就预示着: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乃至技术发展模式。
二、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内容的研究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集中在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中论述的,而是散见于他的很多著作当中。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研究者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内容的研究也并不拘泥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概括来讲,学术界的研究路径有三种:基于文本的研究、基于线索的研究与基于体系的研究。
1.基于文本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分析最多的文本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部著作,又是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考虑到它的写作时间,可以把书中表述的思想概括为“青年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不过,更多的研究者认为,这部著作集中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成熟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确立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的认识论基础,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奠定了生态伦理学的基调”[8]。研究者的论证思路如下: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发点是对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首先,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虽然自然与人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但自然具有相对于人的先在性,即在人类出现之前,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之前,自然就客观自在地存在了,并且它还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在运行着。因此,人类及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人与自然又是统一的。在坚持自然的先在性和客观性前提下,马克思又肯定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自然是基础和本源,人依靠自然界而存在;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需要,自然界作为与人类交往的现实世界,离不开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表达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始点在于,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9](P95)。同样,从实践领域来看,自然界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这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因为自然既是人的“精神食粮”,又是“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对待自然的态度便是对待人的态度。由此推论,践踏自然无异于践踏人的生命。所以,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对待自然,对自然只能实行“人道”的占有。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尊重人及其生命[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加摒弃了抽象的自然观,再次强调了他在《手稿》中早就提出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历史的联系[4]。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0](P20)
2.基于线索的研究
有研究者专门对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做了梳理,认为物质变换思想是理解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线索。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首次提出“物质变换”概念,他说:“劳动首先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1](P201)马克思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自然界的形态变化来理解,这种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11](P201)。有研究者从中发现:“马克思关于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思想,既为重新确认生态伦理学存在的合法性提供了正当理由,也为生态伦理以善恶为核心向道德权利与义务为核心的转向奠定了基础。”[12]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是由人自身的活动引起的,并且受人自身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从物质变换思想出发,“生态伦理何以为善的根据不再是人的利益,也不再是自然本身的权利和内在价值,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正是这种物质变换决定了人类拥有向自然界提取自己所需物质资料以养育自身的道德权利,也规定了人类必须承担反馈自身的能量以养育自然环境的道德义务。”[12]
还有研究者从马克思对“实践”内涵的界定来透析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13]。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具有两重性: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与此对应,具有实践本质的人也就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而其中,人的自然属性是基础,是人类存在的前提,社会属性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人的两重属性也决定了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来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层次,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看,必须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的生命过程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为了人与自然的共同生存和进化,人类应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理性地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由生产劳动构成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基于生存论本体论的实践维度来谈论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出路,也为我们指出了当前阶段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向和根本途径。
3.基于体系的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双重思维向度和理论语境[6]。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成与其对劳动和人的本质的界定相关。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具有广义的伦理内涵:它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过劳动,“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同时人还可以“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9](P97)。这不仅包含了劳动的伦理本质和伦理功能,而且也蕴涵了劳动的伦理价值。马克思从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思维向度出发,揭示了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人本身、人的活动机能、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类同人相异化,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同时也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变成了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在理论阐发中,马克思主要采用的是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伦理话语。
有研究者从人与道德的关系角度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认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由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原则和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构成。马克思在自然主义维度上论述了人在生命存续的意义上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自然界对人类最终的决定作用,此为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或人对自然的“人的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就是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原则,生态道德原则一共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对自然界的人道占有”,即平等的原则;第二,“为物而同物发生关系”,即爱护的原则;第三,“按照美的规律重塑自然界”,即修复的原则。然而,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只是从生存论上揭示了前述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人对自然的应然的道德态度,而且跃进到社会历史的深度,阐发了生态道德的育化机制和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14]。
还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由内涵、伦理建设原则、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三部分组成。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包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化的自然、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马克思生态伦理建设的原则包括:“主体是人”的处理原则、尊重保护自然的原则、“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然”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马克思提出的消解生态伦理危机的路径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伦理危机的根源,因此,要解决生态伦理危机,应该从生产关系入手,消灭产生剩余价值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1]。
三、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价值的研究
1.关于其理论价值的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体现在:其一,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点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这有利于人的价值理念的转向;其二,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即人与自然的“和解”,这是理解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论的钥匙;其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境界是变革社会制度,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以实现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这有利于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15]。
有研究者则认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发展观的转变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双向互动和双向建构的思想,有助于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发展观转向把追求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相结合的发展观;马克思对环境问题的现实意识与前瞻意识相结合的思想,有助于从传统的单纯追求当前的富强和幸福的发展观转向把追求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的发展观;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说明发展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有助于从只是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发展观,转向把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发展与关注别国和别的地区的发展乃至全球整体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观[16]。
还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通过强调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由此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其次,尽管马克思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看作任由人支配、奴役的对象,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但是对于如何克服生态危机,马克思并没有如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放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而是主张应该树立起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认识到人的生存发展仰赖于自然,要求我们对待自然不能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珍惜与保护,以维持和自然不间断的交换,持续人类的生存发展[17]。
2.关于其现实价值的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人们从根本战略上解决当代严重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思路启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昭示我们,要树立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其次,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思想要求我们,要从只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转向关注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乃至全球整体生态发展的发展观,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共创世界生态文明[18]。
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充分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人类对自然的不尊重、对自然规律的违背;必须从“自然—人—社会”系统发展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新型的自然价值观;必须确立绿色文明的思想和行为方式[19]。
四、对国内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简评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对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比较薄弱,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例如,除少数几篇文章外,仍缺乏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由此导致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解存在着某些偏颇性与片面性,有简单化之嫌。
第二,研究的内容与时代主题的契合程度不够,囿于传统的视野,往往对新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解释乏力,缺少应用性的解释维度。研究者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即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习惯从已有的结论中寻找阐释根据,而缺乏原创性观点,这些都表明了在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中主题狭窄的现实。
第三,缺乏比较研究,目之所及,只见到一篇将马克思与江泽民生态伦理思想加以比较的论文。比较研究是拓宽研究主题的一种好方法。由于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学术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在研究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时,既可以将其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实现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共通融合,又可以将其与西方国家的生态伦理价值文化及西方其它思想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对话,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广泛的思想资源。
总之,笔者认为,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应注重采取研读原著的方法,要全面掌握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有所创新和发展。此外,生态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生态伦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因此,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学术研讨之内。既然实践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构建的基石,研究者也应坚持从实践出发,探寻马克思提出的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观点及思路,利用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
[1]刘胜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2]周东启,周景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发轫[J].求是学刊,1992,(2).
[3]李承宗,谢翠蓉.马克思与江泽民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倪慧芳,李韬.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兼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6).
[5]房尚文,吴斌.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10,(4).
[6]陈爱华.论青年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7]黄斌.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11).
[8]张莉,陈爱华.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曹孟勤.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与生态伦理重构[J].道德与文明,2009,(6).
[13]吴成瑞.从实践概念的内涵看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J].文学界(下旬),2010,(7).
[14]关春玲,张传辉.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态伦理向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15]李承宗.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6]贾华格.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批判向度及生态伦理建设启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2).
[17]贾礼伟.超越虚妄与浪漫:马克思生态伦理观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J].求实,2011,(4).
[18]陈靖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发展的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9]徐启刚,邹强.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J].求索,2007,(3).
涂江波(1982-),男,汉族,江西丰城人,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2009级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
B 82
A
1671-7155(2012)01-0088-05
10.3969/j.issn.1671-7155.2012.01.017
2011-12-10
(责任编辑 何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