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2-04-12孟庆武郝艳萍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海洋

孟庆武,郝艳萍

(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青岛 266071)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对策研究*

孟庆武,郝艳萍

(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 青岛 266071)

海洋装备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产业高度关联,可影响和带动冶金、机械、电子、新材料等50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对于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开拓海洋高新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山东省海洋装备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山东;海洋装备业;对策建议

海洋装备业又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备、海水综合利用设备、海洋矿产勘探采集设备、海洋环境探测仪器设备、修造船设备等。其中,海水综合利用设备主要在海水综合利用业进行研究,这里重点研究山东省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矿产勘探采集设备和修造船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由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产业高度关联,可影响和带动冶金、机械、电子、新材料等50多个行业的发展。尽管其科技含量不及海洋生物技术产业,但在中短期内对于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国民经济的作用却高于生物技术产业。因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对于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开拓海洋高新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国内外海洋装备业发展概述

1.1 国际海洋工程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回升向好,市场需求明显扩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并逐渐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1.1.1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上升期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油气资源需求和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目前在役的海洋工程装备多为20世纪建造,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集中期,因此,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新增需求和大量老龄化装备的替代需求同步上升。

1.1.2 产业布局呈现梯度转移趋势

纵观全球,欧美国家继续垄断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和关键配套领域,并逐步退出中低端装备制造领域。新加坡、韩国等抓住机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制造水平,在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地位。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阿联酋船企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力量。而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也在积极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呈现错位竞争、梯度转移的趋势。

1.1.3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呈高科技化发展趋势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呈现深水化、大型化、高科技化发展趋势。①深水化。海洋工程装备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不断创造新的记录,新一代钻井平台、钻井船作业水深已近4 000 m,钻井深度超过12 000 m。②大型化。海洋工程装备甲板可变载荷、平台主尺度、载重量、物资存储能力等性能指标大幅提升。其中,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甲板可变载荷能力由最初的2 000~3 000 t发展到7 000~23 000 t,主机功率由3 000~7 000 k W发展到20 000~40 000 k W,大型化趋势明显。③高科技化。海洋工程装备业逐步向高附加值、智能化和系统化发展,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1.2 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力量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力量。

1.2.1 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明显提高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体系逐步形成,国家能源局依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骨干企业集团,先后成立了国家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等。同时,一些船舶企业分别建立和加强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自主研发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1.2.2 重大装备制造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建造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包括出口美国的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亚洲首艘具备3 000 m作业能力的深水起重铺管船、深水三用工作船等。产品范围越来越宽,作业水深越来越深,有些产品已实现批量接单。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建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完成7 000米级海试,标志着我国深海技术装备研制开始走向世界前沿。

1.2.3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依托大型造修船基地、新建专业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战略布局基本形成。

1.2.4 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据统计,2010年,我国企业海洋工程装备订单金额24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11%,较“十一五”初期不足5%有了显著提高。2011年以来,我国企业抓住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繁荣的时机,积极开拓市场,加大接单力度,截至2011年8月,已累计承接钻井平台、辅助船等海洋工程装备订单金额达46亿美元,为实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2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海洋科技先进国家相比较,存在着较大差距。

2.1 高端技术对国外依赖性强

诸多核心技术,尤其是深水核心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深水工程技术能力十分薄弱,成为与国外海洋工程技术水平主要差距之一。

2.2 研发能力不足

大部分船舶、海洋工程及重装备企业缺乏复合型领军人才,科研经费投入较少,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总体水平落后于先进国家15年左右,因此,大力发展海洋工程事业,开发海洋工程核心技术和装备,将是今后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的主攻方向。

3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在全球海洋经济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在不断地深入推进落实,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海上新城、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蓬勃发展,同时,正在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和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些都需要海洋装备业的大力支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发展海洋工程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度高,涉及领域广,关联度大。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对于发展海洋产业、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现状

随着海洋产业发展,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规模实力不断增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全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配套规模以上企业150余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1]。2010年山东省船舶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536.3亿元人民币,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业实现产值116.42亿元和3.61亿元,这一数字分别是“十五”末的5.2倍和30倍。

山东省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中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以东营为中心的浅海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北海船舶重工的10万载重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起重铺管船,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的固井设备,山东海洋仪器研究所的海洋浮标等仪器设备,青岛华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的海水淡化超滤膜设备,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海洋环保油水分离设备,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德国埃斯倍传动系统(青岛)有限公司的海洋风电装备,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口机械厂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16~40 t门座起重机、32 t带斗门机等系列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2 山东海洋装备业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山东海洋装备业水平与江苏,广东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起浙江还要强一些。但是在改革开放后30年中,山东与这几个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对海洋装备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在过去多年时间里,山东省对海洋的开发一直把眼光局限在渔业、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上,对海洋装备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在最近几年,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业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是,由于基础差,对市场的敏锐性差,市场意识差,尽管有所作为,但在上项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3.2.2 规模化程度较低

船舶企业规模化程度不够,现有大型造船企业基础设施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更新改造速度缓慢,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新的造船形势发展要求,造成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该行业的新技术孵化和提升,同时,技术发展的瓶颈又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怪圈。

3.2.3 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

海洋装备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行业和技术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从目前山东海洋装备业来看,行业融资担保难。船舶工业尚没有建立融资担保的主渠道,企业投融资能力受到明显的制约。在技术开发领域更是缺乏资金,科研投入较少,研发队伍不强,设计能力薄弱,产品研发能力不足。所以,资金不足对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2]。

3.2.4 欠缺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在行业发展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山东地区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因此该领域中高端人才非常欠缺。山东青岛虽然有海洋科技城的美誉,但是其科技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在海洋生物,海洋基础学科领域的科研人才占绝对优势,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等应用型领域科技人才却非常欠缺。人才的欠缺和缺乏对该领域人才的吸引力是影响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3]。

4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山东发展海洋装备业,必须要紧跟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前沿,坚持陆海统筹,发挥比较优势,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水平,大力发展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装备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关键装备,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大省,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4.1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1.1 扩大招商引资,打造战略合作联盟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招大引新,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围绕基地建设和集群发展,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省内空白项目、配套产业链延伸、新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鼓励引进大项目国际知名企业在山东建立研发中心。积极争取环渤海产业圈、长江三角产业带、珠三角产业带的优势资源向山东转移,探索联动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4.1.2 实行陆海统筹,促进企业联合发展

推进陆上装备制造企业与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陆海结合的产业格局,实现联动发展。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上下游产业的战略合作,建立行业间以重点产品或共性关键技术为纽带的协作同盟,协调解决产业合作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相关产业既有专业化分工、又能协作共赢的良性合作格局。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相关配套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化供需双方在技术、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的交流与协作,加快建立协作加工、区域配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4.1.3 提高科技创新,加快高端产品研发

巩固提高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依靠科技创新,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搞好产品认证工作,推动企业创建产品名牌和服务名牌,支持企业申报著名商标认定,加大名牌和著名商标宣传力度,建设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围绕人才培养及产学研活动,广泛开展企校合作。坚持引进培养结合,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结合企业招商引资、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重点创新项目建设,通过集智攻关、团队引进及高薪聘请等方式,引进学科技术带头人和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落实中央和省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完善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参与山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

4.1.4 加大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利用省级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产业技术研发资金、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等,要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完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体系,探索银企合作促进机制。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按规定对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套)海洋工程装备给予奖励。制定土地和海域使用规划时,应考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需求,对重点项目所需土地、岸线、海域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域使用规划。

4.1.5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推进机制

发挥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作用,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相关政策,努力为企业发展服务。建立完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强化行业管理与协调服务,抓好行业规划、行业政策、行业法规、行业标准的落实,建立完善行业管理体制和统计调度、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法律援助等工作机制。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在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2 山东海洋装备业的发展重点

4.2.1 海洋油气装备业

以烟台来福士、中海油(青岛)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武船重工、蓬莱巨涛海洋工程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研发制造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固定式桩基平台、移动平台、深水浮式平台设施、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浅海固定采油平台、大型模块等钻井平台;起重铺管船、半潜式起重铺管船、半潜式自航运输船、半潜式深水钻井船、多用途工程船、举力式半潜船、钻井船等海洋工程船舶;以东营科瑞控股集团、胜利高原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加快研发海洋石油钻采设备、压裂成套设备、固井成套设备、液氮泵送设备和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等海洋油气井下作业设备[4]。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化、深海化、专业化海洋油气装备集群。

4.2.2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装备

立足国家海洋石油与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战略需要,加快研发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设备、无废开采综合设备、高效自动化选冶大型设备、低品位与复杂难处理资源高效利用设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突破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技术和安全开采技术,重点研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设备、大洋金属矿产资源海底集输设备、现场高效提取设备等;突破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重点研发异常环境条件下的传感器、传感器自动标定设备、海底信息传输设备等;突破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重点研发海洋遥感设备、声学探测设备、浮标、岸基远程雷达等;适应水下观测、海上作业及救捞工程等需要,着力突破水下运载技术,生命维持系统技术,高比能量动力装置技术,高保真采样和信息远程传输技术,深海作业装备制造技术和深海空间站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生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水下探测打捞深潜器、浅海管线电缆维修装置、海底管道内爬行器及检测系统;规划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等科学工程。

4.2.3 海洋仪器设备

适应海洋仪器装备高集成、多平台、数字化发展趋势,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青岛国科海洋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发展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海洋台站自动化观测仪器、深海可视抓斗、无人机海洋遥感监测设备、海洋腐蚀监测机器人等海洋监测设备。鼓励有实力的单位研发深海环境监测设备、海洋油气矿产勘探设备、海洋观测探测设备、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设备、海洋气候和极端海洋天气过程预测、海洋灾害频发区和脆弱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估设备、污染监测设备、大洋渔业信息技术设备等。适应人口及经济要素向海岸带聚集的趋势,着眼于逐步扩大海洋空间利用,围绕辽鲁跨海通道工程、上海海上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台湾海峡光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海上机场、海底储藏基地、人工岛、海上娱乐场、大型海上公园建设工程,着手研制相关的海洋工程装备及设施[5]。

4.2.4 海洋装备

重点推进豪华游船、滚装船、冷藏船、液化天然气船(LNG)、军用舰艇、特种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提升船舶配套的国产化率;优先发展深海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适时引进动力定位系统、中央集成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提升海洋工程配套的国产化率;大力发展海洋仪器设备制造,积极开发深海水下探测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重点支持超级油轮、大型集装箱船和散货船,大型船舶推进系统,自升式钻井船、深海浮式生产储油卸油(FPSO)船,水声探测潜、浮标系统等项目。

[1] 中国海洋年鉴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2] 孟庆武,孙峰德,宋建光.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6):70-75.

[3] 孙吉亭.蓝色经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4] 谭晓岚.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7):12-16.

[5] 孙吉亭.海洋产业资源与经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011年省软科学重大项目“山东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11RKMA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装备海洋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北斗RDSS在海洋工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