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高校MPA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2-04-12任磊

关键词:专业学位管理发展

任磊

(大连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4)

当前我国高校MPA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任磊

(大连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4)

我国MPA教育从新世纪伊始逐渐发展,到今天已有相当规模。但是随着高校MPA教育的逐渐发展壮大,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国内高校发展MPA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既关乎我国高校MPA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关乎国内MPA教育与其他国家MPA教育的接轨。

公共管理;MPA教育;教学内容;师资建设

一、国内MPA教育发展概述

MPA是公共管理硕士的英译缩写,全称为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十个设立的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从1998年左右开始表述,2001年正式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将近十年的历史。

在这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内各高校的MPA教育主要是通过介绍及翻译外国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书籍等为主,表现出一股明显的“拿来主义”倾向。同时,各高校的MPA教育在学习国外经验的时候又自觉地结合本土实际,探索并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教育模式。通过近十年来的稳步发展,中国的公共管理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为主的一批知名综合类高校,依托其政治和管理方面的学科优势及积淀,逐步成为了我国高校MPA教育的领军代表;以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的理工科大学也陆续建设公共管理科目,并且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外,我国各地方性省级综合类大学及财经、政法类大学也开始涉足MPA的教育。截止到目前,我国MPA培养院校已达到100所,在各专业学位培养院校中居第三位,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与其他之前之后设立的专业学位相比,我国MPA学位的发展表现出了起步晚、发展快及社会影响力大的明显特点。这是MPA专业学位教育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培养的主体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正因为如此,我国MPA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令人关注问题。

二、国内MPA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MPA教育发展缺乏理性思考,存在资源浪费自2001年国家大力发展MPA教育以来,我国许多高校逐步开设MPA教育课程并申请到相关学位授予权。我们承认高校在发展我国MPA教育中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但是,很多高校在开设MPA课程前并没有仔细分析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办学特色,表现出比较盲目的从众心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MPA教育是由于其自身的办学条件比较完善,基础比较好,尤其在政治、管理等学科方面有着相对优势,能够在短时期内建构起开展MPA教育的平台。与之相比,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丰富的师资,也没有过硬的学科特色,仅仅是跟在很多高校后面亦步亦趋,没有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条件与设施,导致在申办MPA专业学位后发现招生工作难以开展,和自身预期目标值相差甚远,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无端损耗与浪费。

(二)高校MPA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存在脱节MPA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很明显,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MPA的培养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应用性,关注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因此,MPA的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与政府的需求,尤其是公共领域内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MPA教育才能适应政府与社会所需,培养出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

遗憾的是,国内很多高校的MPA教育并没有按照MPA教育应有的方针与目标展开,和MPA的实际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差距。从很多高校为MPA开设的课程来看,大多是高校行政管理本科的课程,并没有针对MPA教学专门编写及安排相关的课程。同时,高校为配合MPA教学所安排的各类讲座也比较老套及死板,缺乏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衔接与沟通,不能真正地做到与社会公共领域的现实问题挂靠。不言而喻,我国高校的MPA教育课程体系存在模糊化、笼统化及导向不清晰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高校MPA教育仍旧偏重于理论探究环节而忽视课后实践过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偏离,违背了MPA教育的初衷。

(三)MPA教育的师资建设不能与教学发展计划同步作为新千年伊始才开始的专业学位建设项目,MPA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且正处于上升阶段。任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MPA教育要想发展壮大并结出硕果,就必须花大力气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高校MPA的教学质量才可以保证,MPA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MPA专业学位教育所需要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丰富经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胜任MPA教学与教学实践的双重要求。MPA教育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较高,而目前我国开设MPA教育的各大高校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在任教师比重偏低,这也成为了影响我国MPA教育发展的软肋。由于上述原因,我们的MPA教育就无法围绕社会及政府的工作实际来组织教学,继而影响了我国务实型MPA人才的培养。

三、我国高校未来MPA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实事求是,审时度势地发展MPA教育MPA教育的发展已有近十年历史了,高校MPA教育在这十年中收获了不少心得。很多有专业特色的高校在MPA教育之初并没有认清自身的教学优势,没有充分论证自身开设MPA教育是否合理。这样的结果是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继而导致社会对其办学质量的质疑与否定。

因此,高校在未来的MPA教育中要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来开展MPA的教育。同时可以学习国外的办学模式,比如依托各自的教学资源及学科优势来搞联合办学,做到资源的整合利用。MPA教育是一个涵盖多个专业及学科的宽口径的教育类型,它的教育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每个高校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同时,积极寻找外援,不断完善MPA教学。当然,高校与其他院校合作开展MPA教育的同时也是提升自身层次的过程。MPA专业学位的建设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面广,所需时间也较长,同时对资金投入的要求也比较高。高校开展MPA教育,加强和其他院校的合作交流,这本身就是以MPA教育为点来带动其他院系的建设,继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层次。

(二)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积极拓展实践教学MPA教育主要是培养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各高校MPA的生源以政府公务员居多。这就要求各高校在搞好传统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多地要关注MPA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而现实是我国高校传统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显得比较薄弱。而国外的MPA教育更多地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教学为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在MPA教学中虽然也开始援引实际案例来阐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但是,这些案例的选取或是以国外居多,或是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生所需。鉴于这种状况,未来我国高校的MPA教学应该立足本国国情,选取典型事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全面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国外开展MPA教育的各个学院对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视,有的学院建立了自己的大型教学案例库,从各种渠道搜集了大量行政管理案例。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搜集了1300多个教学案例,供学员在学习期间使用。

此外,高校应该在课程之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考察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就实践活动内容展开研讨,努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外研究表明,现场观摩学习在MPA教育中的作用很大。学生在现场的观摩学习中感受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情况,近距离地接触行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学习他们的处事方式及处理问题的方法,自身经验值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三)加强师资力量,提升MPA教学质量水平MPA教学质量要提升,师资力量不容忽视。随着近几年我国MPA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适合MPA教学的高水平师资愈显匮乏。MPA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生教育,它要培养的是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我国很多高校的MPA教师大多是从相关学科的专任教师中选拔而出,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MPA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美国为例,MPA教育的师资力量由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构成。专职教师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教授理论为主的专任教师,他们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学生传授必需的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而兼职教师则是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具有丰富的政府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管理者。他们了解政府的日常运作程序,掌握大量的政府内部信息,能够更好地结合理论讲授政府工作的实际经验。这有利于提高MPA教育的质量,强化学生的实际能力。

所以,我国高校要想在现有国情下发展好MPA教育,就必须加大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大力引进在政府或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管理素养的专家作为教师。在实施“引进来”方针的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加强与党政机关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定期定量地委派高校MPA的专任理论业务教师到政府机关等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或实习,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国外很多开展MPA教育的院校的教学实践证明,MPA师资力量的加强对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很多教学模式的展开也要求教师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管理的双重储备。

四、小结

MP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既是顺势而行,又是任重而道远。我国高校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地开展MPA教育,尽管目前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与矛盾都是暂时的。随着高校MPA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学界对MPA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如何在未来的时间中壮大并完善我国的MPA教育,成为摆在很多学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管前途多么坎坷,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MPA教育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与世界接轨,并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硕果。

[1]陈振明.MPA专业学位教育与新型公共管理者培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1):76-80. [2]杨述厚.关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走出困的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4(6):141-142. [3]卢文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尹蔚民.努力推进中国MPA教育新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8-10.

[5]王乐夫.中国MPA教育的发展与期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7-9.

〔责任编辑 郭剑卿〕

Problems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PA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Solutions

REN Lei

(MPA Education Center,Dalian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Dalian Liaoning,116024)

MPA education,start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in China,enjoys a considerable scale today.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of MPA education,many problems arise at the same time.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wo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because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level ofMPA education in higher schools,butalso has a great impacton domestic MPA educ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joining trackswith international MPA educ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MPA education;teaching contents;enhancementof teaching staff

G643

A

2011-12-02

任磊(1980-),男,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高校管理。

1674-0882(2012)01-0106-03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