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诗歌研究的新领域
——读《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2012-04-12陈龙勋

关键词:歌诗乐府魏晋

陈龙勋

(韩国大佛大学孔子学院,全罗道 木浦 530822)

开拓诗歌研究的新领域
——读《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陈龙勋

(韩国大佛大学孔子学院,全罗道 木浦 530822)

长期以来歌诗被简单地当作诗歌,歌诗研究往往局限于纯文本研究,与之相关的配乐、配舞、表演者、观赏者、表演方式,以及受这些要素影响所形成的歌诗文本在语言艺术方面的诸多特点,被人为地忽略了。《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一书,从全新的视角出发,采用新的方法和思路,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不仅结论新颖稳妥,拓展了歌诗的研究领域,对于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有其独特的启发意义。

歌诗;音乐;歌舞;乐府制度;表演性;娱乐性

歌诗与诗歌不同,后者只是用于阅读的语言艺术,前者则是配乐、配舞,具有很强娱乐性的表演艺术。除作者之外,不仅有演唱者、伴奏者、观赏者等各类人员要参与其中,还受到礼乐需求、经济基础等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其构成远比诗歌要复杂得多。20世纪以来,在朱自清、萧涤非、任半塘、曹道衡、王运熙等先生的努力下,歌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十余年来,歌诗研究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新近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刘怀荣与宋亚莉合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一书,堪称这一领域的一部力作。就笔者所见,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全新的视角与方法。以往只重视作者和文本的研究,人为地简化了歌诗本身的丰富复杂性。该书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因而自觉地把歌诗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从学术界长期忽略的“文学艺术娱乐消费”的视角入手,以魏晋南北朝歌诗为个案,立足于歌诗艺术的表演性和消费特征研究,通过全面考察各种典籍,试图勾勒出魏晋南北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歌诗艺术的发展原貌,并对从帝王、贵族到文人、艺人,乃至平民百姓对爱好歌诗的风尚、参与歌诗创作和表演的热情进行细致的考证。全书紧紧抓住歌诗艺术表演、娱乐、消费的特点,以考论结合的方式,探讨了歌诗与音乐、舞蹈、说唱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的深层联系,对魏晋南北朝歌诗表演性特点及其对歌诗的语言、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他门类艺术的影响,做出了初步的梳理。

作者在考察歌诗艺术时,还考虑到乐器制作、乐工水平、贵族、文士、皇室的组织与支持、艺人的参与等多方面因素,指出“在整个过程中,歌诗作者的文本写作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其他环节”。[1](P3)书中还从朝廷礼仪制度、歌诗艺术参与者(帝王、贵族、文士、艺人)的音乐修养、民间歌诗的影响等因素出发,分析了这一时期上述各元素与歌诗生产、消费的关系。这种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方法,不仅抓住了歌诗艺术的消费和娱乐特征,也是该书能够有明显突破的前提。

其二、新颖而稳妥的结论。作者对西邸交游、齐梁士风与梁武帝个人的歌诗爱好、梁武帝制礼作乐等对歌诗的推动作用,葬礼挽郎与挽歌创作现象等个案的研究,立论都很新颖。歌诗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它的产生必须有物质前提,前人的研究较少涉及这一点。作者专门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指出“曹魏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的均田制和三长制,从制度上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保证。而社会财富的增加,有效地拓展了歌诗消费市场,刺激了文人、艺人的创造欲望,使帝王对歌诗的重视、朝廷礼乐,乃至官方与民间葬礼对歌诗的需求,都能在实际生活中落到实处。这是魏晋南北朝各类歌诗全面兴盛,以及歌诗艺术达到较高水平必不可少的前提。”[1](P201)这是前人研究较少涉及的问题。

书中最为精彩的是从艺术生产的角度对歌诗艺术成就的重新审视。如作者通过对邺下后期的公宴雅集与建安歌诗之关系的考察发现,宴集活动中的歌诗表演和欣赏活动,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安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创作习惯,具体来说,建安风骨或者说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美学特征,除了受到以往学者们所指出的建安士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和世积乱离的环境影响外,与清商乐“慷慨悲凉”的音乐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这为“建安风骨”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解说的一种有意义的新说;又如西晋的故事体歌诗,以往的研究大多以为模仿多于创新,不甚重视,甚至给予否定。作者却能从表演的角度,对之做出全新的解说,并指出:“西晋时期出现的一批故事体歌诗,既是汉代说唱文学发展的自然结果,同时,又成为后来说唱文学和戏曲发展的重要源头,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P242)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一点其实也是被学术界长期忽略的,故作者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挽歌诗,作者也能从汉代以来的丧葬风俗与哀挽活动出发,探讨其语言、情感和艺术表现特征,指出葬礼挽歌内容单一、表达方式固定、哀而不伤等特点主要是受葬礼的现场表演性和实用性的影响而产生的,而非葬礼文人挽歌诗虽然摆脱了葬礼的限制,也不再用于演唱,但是其抒发悲情的情感特点,描述葬礼过程的叙述方式以及相关的用词等等,仍然与哀挽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此类的观点,大多新颖稳妥,富有创见。

其三、对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把乐府制度、胡乐和乐器纳入研究工作中,是本书在歌诗研究问题上开拓的新领域。以往学者的研究注重从歌诗文本以及创作的主体入手分析,但创作只是歌诗艺术的一个环节,作者指出“封建时代的文人和艺人大都依附于朝廷和贵族,他们的创作和表演不具备自足性”,[1](P87)因而,从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的演变和经济发展等入手,分析这些变化对魏晋南北朝歌诗特征的影响,不仅对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歌诗有非常大帮助,也拓展了研究领域。

如其中对胡乐的相关论述,就很有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音乐与胡乐有着广泛的交流,后者对魏晋南北朝音乐与歌诗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对此重视不够。作者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梳理了北朝各代帝王、贵族、文士、艺人与胡乐的关系,发现北齐至隋代三代君主、贵族和文士们所欣赏的歌舞音乐中,胡乐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在乐府官制基本相同的表面现象下,北朝与南朝、隋代与魏晋(西晋)在音乐特征以及歌诗生产等方面均有着重大的差异。而胡乐的影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1](P25)不仅如此,“在南北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南朝歌诗也深受胡乐影响”。[1](P88)胡乐的流行作为魏晋南北朝的一大文化现象,往往被作为音乐史的问题来研究,而从音乐文学的角度探究胡乐与歌诗的关系,也有效地拓宽了歌诗及音乐的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

其四,多方面的启发意义。纯文学其实是近代以来从西方舶来的观念,在中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文学从来就不曾与社会现实的其它方面截然分开。不仅各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大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实用功能和娱乐功能,而且古代各类文体之间原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们今天的研究,因太多地受到西方纯文学观念的的影响,往往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该书研究作为表演艺术的歌诗,不仅涉及到礼乐制度、社会风俗、乐器等多个非文学领域,对帝王、贵族、艺人等文本作者以外的其他人物也给予了相应的关注;不仅跨越到社会史、经济史、音乐史、舞蹈史等领域,还旁及诗歌、说唱文学、戏曲等不同文学体裁。因此,其中有一些仅仅点到为止而并非专门论述的问题,实际上对歌诗以外的其它领域却有特殊的意义。比如第十三章对西晋故事体、代言体歌诗与后代说唱文学及戏曲关系的讨论。但在说唱文学和戏曲研究,特别是对二者发生源头的探讨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学术界已经作了很多的讨论,但多年来主流的观点,大多以为中国古代戏曲的产生时代已晚至宋元时期,而对说唱文学的产生年代,也多将唐代变文作为最早的例证。该书通过认真的研究指出:“歌诗是介于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与作为表演艺术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它既兼有二者各自的某些特点,也是连接二者的一个枢纽所在,三者在文学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深层的潜转、交融和互动关系。”[1](P165)因此,从歌诗发展的角度,对于说唱文学和戏曲的发生源头进行重新思考,当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又如书中关于挽歌创作与朝廷政治制度之关系的论述,也很有意义。作者以《隋书·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的记载为据,指出“朝廷文士每人都作十首,作出的挽歌就会有成百上千首。……可以推知,文献所保留下来的那些挽歌,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在上自皇帝,下到民间对挽歌普遍重视的文化背景下,挽歌在魏晋南北朝的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1](P185)这一论断不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政治制度对文学的制约和促进做出了个案分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其它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说也是富于启发意义的。

总之,该书资料翔实,言必有据,视野开阔,思路新颖。对魏晋南北朝歌诗的研究,或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有所深入,或在全新视野下得出新见,或对流行观点做出补充,或于学界所略多有发明。全书流畅简洁的语言与条理清晰的思考,也使阅读充满了愉悦。在诸多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著作中,的确值得一读。

[1]刘怀荣,宋亚莉.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责任编辑 郭剑卿〕

New Research Field of Poetry Study

CHEN Long-xun
(Confucius Institute of Daebul University in Korea,530822)

For a long time,poetry was simply seen the same as poems,and the study of which was limited to the study of pure text.It is easily ignored regarding the related music,dancing,performer,audience,way of performance,as well as the linguistic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 of the poetry formed by those factorsmentioned above.The book Study of Yuefu System And The Poetry During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pplying new methods and materials,from a completely different perspective,further discussed about the questions listed above.The conclusion of the book is unique and reliable.The study not only greatly broadens the research area of poetry,but also has great inspiriting significance when it comes to some other related fields.

poetry;music;dancing;Yuefu system;performing;entertainment

I206.2

A

2011-11-15

陈龙勋(1984-),山东莒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语言·文化

1674-0882(2012)01-0097-02

猜你喜欢

歌诗乐府魏晋
《乐府新声》2021年(第39卷)总目录
歌诗达塞琳娜号与钻石公主号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措施的对比及启示
品读乐府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变革抑或回归:重思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倾向*——从鲍勃·迪伦凭“歌诗艺术”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乐府三首》
《传奇汇考》《乐府考略》述考
歌诗达亚洲战略新布局 大力发展广州母港航线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