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安全教育对策

2012-04-12汪建家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汪建家

(泉州经贸学院 慈山分院,福建 泉州36241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安全教育对策

汪建家

(泉州经贸学院 慈山分院,福建 泉州362411)

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前奏。只有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减少或避免不安全问题的困扰,对完善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在招生规模、办学主体、后勤保障、育人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校园社会化日趋明显,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高职院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与此同时,各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治安案件、危及学生人身财产案件、诱发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时有发生,给高职院校客观上造成了诸多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安全教育,强调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也采取了一些安全教育措施,但是安全教育工作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导致学生安全意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安全意识欠缺

从高职学生自身内因来分析,他们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具有人生观不明确、做事麻痹大意、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警惕性、遇事欠思考、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等特点。这些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惑。

(二)行为单纯,安全防范能力弱

高职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虽然大部分已成年,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普遍年龄较轻,缺少社会经验,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缺乏一些常规性的安全知识,很容易上当受骗、被偷、被盗,并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表现不沉着、不冷静等。

(三)安全意识“厚此薄彼”

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最关心的是个人人身财产安全,而对交通、卫生、防火等关注则明显不足,对突发事故等安全意识较差。他们认为“车祸、传染病”之类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出现了人身财产放心上,交通卫生无所谓的现象。

(四)自控能力较差,靠义气解决纠纷

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对社会风气和行为没有分辨能力,易冲动,相信暴力和义气。有一大学调查机构专门为此进行了调查,让人意外的是,80%以上的同学选择了“讲义气,讲团结,让别人不敢欺负自己”。

二、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意识的形成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

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具有加速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同时也能够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防灾抗变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安全意识的形成是保障高校安全和保护人才资源的需要

加强对在校生的安全教育,对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能够使他们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

(三)安全意识的形成是适应复杂的治安形势的需要

高职院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必备的安全防范技能,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从而预防和减少高校中违法犯罪对大学生的不法侵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对策及途径

仅有安全意识的教育是不够的,真正要使高职学生处于安全状态,安全意识必须要与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和事故发生后的妥善处理能力相结合。因此,全面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全方位提高高职学生安全意识,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校内。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卫干部和学生辅导员是主体。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搞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本身也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因此,还需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鼓励团队教学。同时依靠党、工、学、团组织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院校报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结合开展法规及案例等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张贴宣传画、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牌、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在有关安全的特殊日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要善于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事)件、事故,以增强宣传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中

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呢?最客观、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安全教育进课堂,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从而使安全管理能力成为学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拿出一定的课时,使安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安全教育进课堂是学生提升自我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全面普及安全常识为目标,遵循针对性、阶段性、倾向性的原则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每学期学生第二课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放在低年级实施,并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列入基础必修课,并从师资、教材、课时等方面给予保证,在考评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的考查一样进行考试考评,并将结果进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同时落实相应学分。

(三)突出安全教育特色,加强实践教育环节

在参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安全意识,使学生头脑中的安全概念转化为能动的安全意识,重在实践锻炼。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安全防范能力训练。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防范训练重点是进行防火、防盗、防骗、防毒、防抢劫、防侵害、防自然灾害事故等常规安全防范训练,教给他们一些应对安全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丰富他们的间接经验,提高他们防范安全事故的自觉性和实际应对能力。二是学生自律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分析因自身缺乏安全防范知识和能力而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例,增强他们健康成长、遵纪守法、保证安全、珍视生命、预防犯罪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切实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应急能力训练。采用现场演示、实战模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临灾应急心理、防护技术的训练,提升应急能力。如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等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使其能在意外灾害事故发生时镇定自若、主动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四)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让高职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如组建学生自卫队、经常召开各班学生干部会,讨论安全管理问题,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日常安全管理,通过各种模拟安全事故现场来锻炼学生安全意识的能动反应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常抓不懈。学校教育不仅应该传授书本知识,更应该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会保护自己。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1]杨得志.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编写组.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4]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试论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3):46-49.

D631.15

A

1673―2391(2012)04―0187―02

2012—01—25

汪建家,泉州经贸学院慈山分院政治处。

【责任编校:边 草】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